瘦竹:何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为什么会关注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与您从事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什么联系? 何仁富:最早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是在2004年。那一年的孔子诞辰日,山东曲阜举办祭孔典礼,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现场直播。我组织宜宾学院唐君毅研究所的全部师生全程观看直播,深受感染!之后,在组织面向学生的经典读书活动时,便将礼乐教化的一些理念和形式呈现在活动中。2005年到浙江传媒学院工作后,这个阶段的主要精力都在生命教育的探索上,这期间也参加了国际儒联普及委员会组织的“中华美德推广行动”及其他相关活动,还组织学生建立了“国学社”,假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但比较深入和系统地参与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则是从2014年参加“绍兴幸福人生”课程的学习及之后的义工活动开始的。 “绍兴幸福人生”创办于2010年。第1期“绍兴幸福人生”公益讲座从2010年2月20日(庚寅年正月初七)开始举办,人数80人,封闭方式,为期3天整。从第4期开始,举办时间调整为4天整。参加人数不断增加,最多达到250人。到2014年3月份我参加时,“绍兴幸福人生”公益活动已经举办了35期。 “绍兴幸福人生”的课程内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课程包括早操、读经、观看视频课程、电影课、音乐课、力行、学员分享等内容。整个“绍兴幸福人生”课程的安排,不管是内容的教授、顺序的安排,还是形式的选择,都体现了儒家关于人性、人格、人伦、人道、礼乐以及生命教育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比如对孝道的重视、对家庭的重视、对人性善的强调、对教育的重视等。同时,将这样一些核心思想内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事例呈现出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 何仁富先生主办的“生命教育”活动 “绍兴幸福人生”的教学环节,特别注重儒家的礼乐教化精神。“礼”和“乐”不仅作为专门的课程被纳入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其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的各个环节。就礼而言,从学员报到开始,礼就在每一个学员面前被直接呈现出来。学员不仅在报到之初被礼所包围,而且在整个学习生活期间,也能感受到礼无处不在。幸福人生课程的乐教不仅体现在专门的音乐课上,还体现在课堂内外随时的音乐浸润。课前课后,教室里都播放着热爱生命、孝亲敬人的“善乐”。 “绍兴幸福人生”注重以儒家教化为核心的教学情境设计。儒家教化在教学方式上,特别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受教育者。用生命教育的话语说,便是以生命影响生命。另一方面,儒家教化也特别强调环境、情境对人的影响,强调通过环境、情境的设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绍兴幸福人生”在这方面传承了儒家教育智慧,并在实践中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我和我的家人以及一些学生,先后参加了课程学习,然后又在里面做义工、做辅导员,后来做讲师。所有参加学习者,都在发生改变,都在获得生命成长。这样的参与,让自己在儒家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尤其是在研究现代新儒家唐君毅的思想与生命过程中获得的很多观念、智慧,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印证、实践和更生命化的体悟。 瘦竹: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21年初教育部也发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您对中央和教育部近年来发布的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有什么样的理解和认识?请您做一下简要的解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何仁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是两份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价值、内容和途径。文件强调:“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并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维度规定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可谓高屋建瓴!文件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横向而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纵向而言,要“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经过四年的准备,教育部于2021年初颁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可以说是在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非常详细的操作大纲。文件规定非常细致,对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如何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两个文件相配合,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了实在的抓手。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 瘦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您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立德树人有没有优势所在?如果有,如何发挥这一优势?除了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育还具有哪些功能? 何仁富:中华传统文化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主体内容就是立德树人、成就君子人格的,所以在内容上,具有直接的契合感。二是形式上,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和语义的丰富性,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体验。三是价值上,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胎记”,实际上已经内化为普通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在百姓生活生命中“日用而不自觉”地存在着。 要发挥这些优势,关键是要通过经典阅读、诠释,同时结合生命实践,来落实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是一整套生命的教育,所以,最好是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来推进传统文化的教育。 瘦竹:有专家主张要单设一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有专家主张以“课程国学”的形式开展。您认为哪种方式更科学合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的学科教育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何仁富: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开设单独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因为有学时的保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有专门的师资,在形式上可以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师资的保障,估计绝大部分中小学很难有完全合适的师资,而要在短期内培养出大批合格的传统文化教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是有可能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由于课程化,就意味着有考试要求,有知识要求,在老师没有根本的转型的情况下,很容易将这门课当成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课程,如此,有可能背离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课程国学”的提法,很显然是借鉴了目前被大力宣扬和推进的“课程思政”的模式。在现有情况下,可能是一种更加方便而有效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犹如“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则可以借助学科知识点,实现精准“思政”一样,在“国学课程”还无法真正有效落实和推进的背景下,先以“课程国学”的形式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但是,这种形式更需要领导的魄力和专家的推动力。因为如何结合各具体学科,尤其是政治、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以及校本教材,来进行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立德树人”的教学设计,这是需要规划的。 从长远来说,应该是“国学课程”与“课程国学”两条腿走路,并行推进。 瘦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讲授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怎么把握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何仁富:如果按照“六艺”来说,个人认为,依据个体生命成长不同阶段的生命特质和生命任务,不同阶段的确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 小学阶段应该以诗、乐为主,逐步增加礼的内容。学习历代优秀诗歌,学习欣赏著名古典乐曲,学习一种中国古典乐器,学习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可以将“四书”中关于礼、乐、诗等的内容纳入小学阶段学习。 中学阶段应该进一步深化礼、诗的教育,同时增加《书》的内容。继续学习历代优秀诗歌;增加其他类型(文、赋、曲、小说等)的文学经典学习;选择《礼记》中的内容学习;选择《书》的部分篇章学习;《大学》全文;《论语》《孟子》部分篇章的学习。 大学阶段应该进一步深化《书》、礼的教育,增加《春秋》《易》。学习《论语》《孟子》《中庸》;《史记》选读;《易》选读;涉猎诸子,包括佛、道经典。 小学阶段以“熏染”为主,注重趣味性、生活性、可读性,同时展现积极的人格养成和人伦关怀。 中学阶段以“阅读”为主,以尽可能的广泛阅读,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形成自觉阅读传统经典的习惯;同时以社会化的生命视角,通过“礼”“书”而对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有所认识。 大学阶段以“研读”为主,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注重义理的分析、解读,以精读重要经典为主,在思想脉络、义理分析、人文精神上接续传统文化。 瘦竹:您理想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您对当前大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有怎样的观感? 何仁富:我理想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生命教育。本质上,中华传统文化都是生命之学、人学,用孔子的话说,是“为己之学”,是“成己”“成人”“成物”之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到儒释道三教合一,对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意义建构、价值塑造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何仁富《生命教育演讲录》书影 “儒家”是“儒学”“儒德”“儒教”的统一体,是“信”“德”“慧”的三位一体。用现代术语说,“儒家”是哲学、道德、信仰的三者合一,是即哲学即道德即信仰的综合性事业。“儒学”是哲学,但又不只是哲学:一方面,它要把自己的学说践行到生命实践中去;另一方面,“儒学”又即天道以言人道,对客观的真、善、美、神圣,持以“当下即是”的信念。“儒德”是道德,但又不只是道德:一方面,它有一整套关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以及个人成长的伦理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这些规范又不只是就事论事、就物论物的,而是依据于仁心、仁体的自然流露,并与天德流行自然统一的。“儒教”是信仰,但又不只是信仰:一方面,它强调行必有所信;另一方面,它关注的是主体的“能信”而不是作为客体的“所信”,它既信超验的天地,又信经验的祖宗、圣贤,它既坚持“当下即信”的道德信念的作用,又强调对仁体的体认和自觉的重要。儒家是人类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既是学又是教,既是行又是知,是精神信仰与道德实践的哲学,是哲学智慧与精神信仰的道德,又是哲学智慧与道德的信仰。 儒家尽管是精神信仰、哲学智慧、道德实践三位一体的事业,是信、德、慧三者合一的事业,但核心的和根本的,则是实践的道德精神,是能够体贴他人与万事万物的无限的胸襟和心量,是仁心、仁体的自觉敞现。儒家的信仰,可以从当下一极小的事中有所信之道开始。比如,见孺子将入于井,当下动恻隐之心即往而救之,此“救孺子”的行为源于实践者的“不忍人之心”,并自信此“救孺子”之事本身就有仁道在,是自己当做之事。但是,这一当下的偶然道德实践还只是人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还不足以为儒者道德实践之道。要真正自觉此所信之道的全副含义,必须不断地自觉扩充这原始的当下一念,并力求尽量地加以实践。这就是一无尽的践行仁心的道德实践,也是人之所以为士、为君子、为贤、为圣的终极之道。 何仁富《儒家与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唐君毅说儒》书影 儒学是生命的学问。儒家对生命的理解是贯注着天道性命的,是一种视大如小、视小如大的宇宙生命与个体生命合一的“天德流行”的生命。这样一种生命观,正是对治现代工具理性化的生命困顿的良药。这药,既是“营养”,也可“治疗”。儒家历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教育本质上就是把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打通为一的生命教育。儒家教育即“儒教”,根本上便是生命的教化;而儒家者,便是以生命的学问从事生命的教化并以之为事业之“家”。 就如一部《论语》,既不是纯粹理论的抽象演绎,也不是感性经验的直接归纳,而是生命自觉艰苦而兴发的应然理想,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学习,追问天道、人道、正道、大道的体验真切的实录。其中最核心的是,孔子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功夫和修养进境,体认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人不只是存在,本质上是价值的存在;人不只是活着,也可以庄严地活着。孔子,作为凡人中的非凡者,他在人生的不可超越的“现实命限”之外,开出了一条“义理当为”的路。如此,生命就不只是“实然”的事实存在,也是“应然”的价值存在了;生活也就不只是无奈地活着,也是庄严地活着。所以,梳理儒家独特的生命学思想,可以为“人当是人”“中国人当是中国人”“现代世界的中国人当是现代世界的中国人”的华人生命教育,提供极有现代价值的学理基础。 当前大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非生命化”,传统文化被当成了固化的“知识系统”“人文典故”,而不是活生生的“生命的学问”。学习传统文化者,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生命,更多的只是学习知识、应付考试。讲授传统文化者,自己对所讲授的内容缺乏真诚的信仰,信不深、讲不透、落不实。传统文化的教育要真正得到落实,必须从“信”开始,真正相信她、信仰她,让她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才能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犹如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生命样态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教科书,而不是任何关于生命的知识或者理论。尽管知识和理论也是需要的,但知识和理论的力量必须依靠传播者身上展示出来的“说服力”,才具有教育的力量。 瘦竹: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遇到诸多困境和挑战,如教育主管部门政策不明朗,功利化思维的阻碍,对其重要性理解认识不到位,考核评价机制的缺乏,师资的匮乏,课时的限制等。您认为哪个才是根本性的问题?如何破解?还有哪些困境与挑战? 何仁富:客观上说,挑战很多。有些挑战也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老师、学生就可以克服和解决的,而是时代本身还没有发展到那一个阶段。比如,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大挑战。 不过,我们可以立足当下可以做的事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更多人认知、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而要实现这样的“阶段性核心目标”,改变观念,尤其是学校领导的观念,最为重要。在传统文化教育更多还只能以“融入方式”展开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各门课程中去融入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何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课时等,是需要集合全体老师来推动和落实的。而这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有效组织。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可以从校长培训着力,改变一个校长就改变了一个学校,改变了几十上百位老师,改变了成百上千的学生。 第二个着力点,应该是组织大学老师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中小学各主要科目老师一起,尤其是语文、历史、音乐、政治、艺术类教师,研发一套“课程国学”指导书目,让中小学老师在实施“融入式”传统文化教育时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瘦竹:您认为,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动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教师各自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角色? 何仁富:教育主管部门当然负责倡导、宣传、政策支持。学校则负责组织、推进。教师负责钻研、学习、传播。这三者中,教师是基础,但学校是关键。 瘦竹:您认为目前我们的中小学老师,应该如何完善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提升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力?教师的传统文化涵养提升,对其自身发展有何益处? 何仁富:传统文化涵养的提升,对老师自身发展的益处,当然是不言自明的,这是由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其“生命学问”的气质所决定的。读书可以改变气质,“相由心生”,传统文化润泽教师生命。当然,这是一个过程,特别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德性的过程。 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尤其是“课程国学”的老师来说,他们不太可能有“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认知力以及传播力,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比如《弟子规》《近思录》等,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将传统经典化整为零,从不同经典中分解出不同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按照特定的传统文化精神观念,重新编辑分析,以此展现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瘦竹:您对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何意见与建议? 何仁富:我对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比较高的期待,对其争取成为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标杆,有几点期望: 第一,组织人员编撰一本中小学老师开展“课程国学”的指导书,方便所有课程老师结合自己课程开展“融入式”传统文化教育。这个可以按照思想观念、美德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来展开。 第二,开展针对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改变行政者的观念。 第三,开展中小学分阶段、分学科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目前的情形下,不能寄希望于几个老师专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而应该形成所有老师、所有科目都自觉地融入和传播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氛围和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 何仁富,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现代新儒家、儒家生命哲学、生死学以及生命教育的研究。主编大陆简体字版《唐君毅全集》,出版《道德与生命》《唐君毅与宋明理学》等著作十余部。 瘦竹,本名宋立林,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 原文标题:《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何仁富先生访谈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