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教子学《诗》《礼》,孔子在开小灶吗?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解放日报 李小白 参加讨论

    
    儒法兼取仁与严
    构成家庭教育两条路径
    在先秦社会,君王、贵族和平民的家庭教育,在内容和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诸侯、国君主要接受治国方略和君德的培养;贵族则围绕立身处世、保全家族和维系世卿世禄地位等目的,教导子弟学诗礼、忠君主、尊长上,做到谦恭勤谨、去奢戒骄;平民家庭的子弟一般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君王家”,以功名求利禄,从而实现社会身份的上升与转变。
    尽管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有别,但先秦诸子还是提炼了一些教育原则。如强调家国一体,要维护社会秩序和家园国土的稳定,要以礼规的形式对成员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由此,一些符合家庭需要的道德规范甚至惩罚措施应运而生。继而,后世逐渐形成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其中,孝慈被视为“五教”的核心。
    这一时期,孔子崇尚周礼且推陈出新,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强调孝悌为仁之本的家庭伦理教育理念。孟子承孔学,倡导仁政,明确家庭伦理关系中父子、夫妇、长幼之间的亲别有序。
    荀子崇礼法、重仁义,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强调中和、孝慈、宽恕、诚信、恭敬、礼让、自强、廉俭、节制等。墨子则强调兼爱,尤为提倡忠、信、孝、慈、节。
    道家虽主张自然无为,但视仁义为立人之道,依然认同家庭教育中的孝慈、诚信、谦虚等规范。兵家出于实际需要,着重提倡忠、信、仁、义、智、勇。
    法家在家庭伦理教育中与儒家所取方式有别,但二者在本质上可谓殊途同归。韩非子出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抛去孔孟脉脉温情的仁爱面纱,强调家教当以薄爱、用严为原则。厚爱不能治家,乃在于人性多是受宠便骄、得势便横,承认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故要以法为教,家庭成员的行为亦不能超出法度之外。
    总的来看,先秦诸子的说法侧重不同,但彼此主张有共通之处。这从侧面说明,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异说纷纭,但仍能保留相对稳定的家庭伦理秩序和理念。特别是,儒法兼取仁与严,恩威并重、互为补充,构成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两条路径。
    孔子“诲人不倦”
    慈母促儿“贵而不矜”
    诸子著述中,最为知名的当属《论语·季氏》中的“庭训”一则。
    其中记载,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听到什么特别的教导吗?”孔鲤回答说:“没有。有一次,父亲问:学过《诗》没有?我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如何说话。我就回去学《诗》了。又有一次,他问:学过《礼》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如何立身处世。我就又回去学《礼》了。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导。”
    陈亢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点收获:其一,懂得要学《诗》;其二,懂得要学《礼》;其三,知道君子不对自己的儿子有偏爱。”
    唐以前的古注和朱熹的集注都提到,陈亢怀揣私意,认为孔鲤系孔子之子,应该会有“开小灶”的机会。然而,透过孔子与孔鲤的问对,生动展现了孔子的高尚为人与家教原则。他对自己的儿子没有过多的偏爱和私厚,甚至还远远不如教导平民弟子们来得“诲人不倦”。
    不同于孔子的“有教无类”,先秦时期的士人阶层为防止出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情况以及改变“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的状况,在家庭教育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春秋时代,鲁国大夫文伯之母敬姜亲自纺丝绩麻,以引导儿子勤于政事。敬姜认为“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即君子应该做到贵而不矜,才能成才和有为。
    战国时代,田稷之母要求田稷“修身洁己,不为苟得”,提出“不义之财,非吾财也;不忠之子,非吾子也”的观点。原因是田稷之母得知儿子受下吏之金百镒之事,一方面严肃批评儿子,另一方面又心平气和地向他讲明道理。田稷羞愧难当,不但归还所受之金,而且还向国君请罪,知耻而后勇,终成齐国贤相。
    至于说孟母为子寻求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三迁其居,还因子废学而引刀自断机织,促使孟子幡然悔悟,在民间更是广为传颂。乃至于西汉王陵之母为巩固其子效忠刘邦的志愿,不惜伏剑自刎,更是无不彰显了家庭教育的独特魅力。
    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让儒墨道法理念各有侧重
    先秦诸子针对家庭教育有着明确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既可视为时代之反映,也可作为先秦学派的理想化实践要求。
    先秦宗法组织的基层单位是家庭。家庭之中,父慈子孝、长幼有序是求得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将这种观念扩充到整个宗族乃至社会,就自然而然衍生出忠君、尚贤等理念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
    具体来看,儒家涉及道德知识教育的论述很有启发价值。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基本的道德知识教育,成为孔子展开德育观念的前提。由此,孔子认为,将人培养成仁人君子关乎道德情感、道德实践与内省改过。
    孟子、荀子身处社会更为动荡的战国时代。他们师法孔子,但家庭教育观念更为实际。孟子关注学子的独立创造精神,以及从事学问之道所需的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精神毅力。同时,他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这说的是,环境能改变人的习性,适当的环境对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荀子则提出,人需要礼义法度的约束才能“化性而起伪”,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人性。
    相较于孔子意在培养仁人的教育理念,墨子迫于挽救社会和国家危局,注重培养兼士、贤士,强调教育的实用功能。
    老、庄针对教育的观点有不少相合之处。例如,他们对现实教育大体持否定态度,“绝圣弃智”的话语背景是认为教育束缚人性、不合自然的轨度。但是,老、庄又各为学派,涉及学派传承,就不能不对教育发表意见。庄子主张行不言之教,认为教育要潜移默化,以精诚的态度感人,利用模范效应才能带动教育。学习目的在于实践,因而要与所学内容名实相符。
    法家的主张最为实际,堪比后世实用主义的某些观点。他们论及教育方法时,强调实际效果,轻视不着边际的言说,尽力要让民众知道国家提倡和禁止的内容。同时,法家依照法制精神,着重教育实践,认为教育必须经得起考验。
    总的来看,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儒、墨、道、法四家关乎教育的旨趣各有侧重。简单来说,儒家倡导仁义德治,道家倡导自然无为,墨家倡导兼爱节用,法家强调法制精神。有鉴于此,举凡克己复礼的仁义之士、无为逍遥的至人、视彼犹己的兼士以及明法行法的法士便成为四家理想化的教育目标。
    这些家庭教育观念大致与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背景相吻合:封建贵族日失其权,世卿世禄尊位不保,平民阶层渐脱桎梏。原有的社会结构趋于解体,让个人成长乃至个性发展无复拘束,人人以才能寻求身份转变,生活竞争加剧。这就迫使家庭教育在保持固有观念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强家族子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