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杨朝明:把握儒家思想精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中国孔子网 newdu 参加讨论

    
    杨朝明,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委员。
    学术荣誉
    在三十多年的学术研究中,杨朝明主攻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周公事迹、鲁国历史文化、儒学文献等领域多有创获,先后出版学术专著、丛书20余部,多部译为英文、韩文等出版发行。2016年,杨朝明被省委宣传部选聘为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称号,还被选聘为首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
    杨朝明积极、耐心地向弟子、学生传授读书、治学心得,他的学生中涌现出一位山东省泰山学者、三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两位济宁市尼山学者特聘专家,十几位教授、副教授等优秀青年学者。他也多次获评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并于2009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和“山东省师德标兵”。2010年,杨朝明调孔子研究院,担任院长职务,成为这家“国字号”孔子、儒学专门研究机构的学术掌舵人。
    在孔子研究院具体工作之外,杨朝明以饱满的热情和紧张的激情,投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作为当代儒学工作者,尤其是孔子研究院院长,他知道自己有更大的责任思考如何弘扬孔子、儒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孔子、儒学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交融。
    学术观点
    儒家理想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孔子创立儒学后,“儒”强调的不仅是洗干净身体,还要洗干净心灵,让我们成为重德尚礼之人。儒家理想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什么叫道?道其实就是为人之道。公,就是公德意识和公共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属于家庭、属于单位、属于社会。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只考虑自己,不能太自私,必须在家庭、单位、社会中尽义务,思考如何立身处世,作为“社会人”该怎么办。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就不成问题了。
    什么是儒学?儒学就是教导人与人相处的法则、原则,这就是传统的道和德。道就是价值体系,就是“信什么”的问题;德是行为方式,就是“怎么做”的问题。孔子创立的儒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孔子继承了他以前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又影响了他之后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因此儒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儒家思考人性和人的价值,让人活出自己的意义来。
    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落地
    要“讲清楚”首先要“弄明白”。对于学者来说,要踏踏实实地搞研究,要有宏观宏阔的学术视野,要有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思维。要正本清源地说清楚,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落地。具体怎么做呢?我认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点,就是学校。不言而喻,我们要抓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育有教育的规律,要适时而教,这是孩子成长的根基之所在。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要抓住孩子成长时期这个关键,如果价值观形成后再进行教育,收效显然不如少年时期。因此,在思想最活跃时期,要打好底色。要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走进青少年、走进中小学。
    人能明其明德,才能用明德引领风尚
    明德就是大学之道。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是什么?讲的就是培养有境界、能起到引领社会作用的“大人”。儒家的经书“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大学》讲的就是大学之道,就是关于培养“大人”的学说。那什么是“大人”?“大人”是社会的管理者,是有格局、有德行的人,是德、行相统一的人。今天我们说的领导干部,在古代就属于“大人”。领导干部应该为政以德,他们就应该是一批知荣辱、明是非、能担当、敢引领的人。当然,文艺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社会的引领者。所以,笼统而言,这个“大人”其实就是引领社会的人。
    孔子说:“政者,正也。”在孔子的语境中,为政的“政”就是正确的“正”,为政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正,就意味着你是非观扭曲,价值观混乱。你如果知道什么叫正,当然就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你如果言行一致,内外兼修,那么孔子说得好,“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自己正了,才能引导天下的正。
    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我关心传统文化如何落地的话题。因为传统文化不是虚的,它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国是农业大国,整个国家振兴需要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所以,我的提案是关于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古代,乡贤是指在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的人,他们关心乡里公共事务,虽然不拥有行政权力,却有在基层社会的道德权威,其共同点在于“贤”。因为以知识、道德为底色,他们可以为乡村公共空间提供精神支撑与道德导引,具有沟通官民、扶翼政教的双向功能。同时,他们也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推动力量,有益于加强文化教育、改良世道人心、稳定社会秩序。
    应该这样读《论语》
    其实,中国汉字的奇妙,远远不止表现在象形、指事、会意等字形上,而且在读音中也有意涵上的通联。比如,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礼者,理也;智者,知也……。仁,就是爱,就是修养,是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义,就是应当如此,就像人行走应当在路上那样;礼,就像道理的“理”,就是与天理、人情相呼应,就是理应如此;智,就是明白通达,就是清晰地知晓。
    读《论语》,要用“心”读。入进去,才能找到感觉。只有仔细品读,或者对照孔子的其它相关材料综合思索,就能慢慢“品味”出其中关于人生的“品位”来!《论语》其实是“生命面向生活”的思考,孔子乃至《论语》的编者想告诉人们,面对生活的各种状态,每个生命都应该有理性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去自觉信奉、遵守人们共有的道德,从而活出生命的精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