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阜鲁国故城东北角五泉庄的一片普通农田里,农夫们夜以继日地俯身劳作着,无人会在意他们身后那座古老土堆里被尘封的故事。而这座土堆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 让岁月的记忆回到两千多年前。 公元前202年,乌江亭,人们分不清哪里是血,哪里是残阳。“若死,便只能死在自己的刀锋。”西楚霸王站在乌江亭头,过去一切直下百二秦关气吞如虎的功业都消失在那道寒光中。而再威武的霸王一旦兵败,也不过是一具用来邀功的尸骨,楚地尽降。 鲁国,旌旗似火,刀戟如林。“禀报汉王,久围鲁地不降!”“不降?这世间难道还有刀剑战胜不了的事情?”“兵临城下,鲁人仍以礼乐习咏,弦歌鼓琴,拒不降汉,决心为鲁公尽忠死节。”于是刘邦警悟,急忙命人取来一个匣子,眼中原本锋利的目光此时却颤抖起来。 “将军,看!”鲁国守将只见汉军中挑着一个长杆,上面挂着一个头颅。“项王!”守将忽然匍匐在地,长跪不起。鲁国降,守将亦安然拔出宝刀……这时,已是天下之主的刘邦以鲁公的礼仪把项羽的头颅葬在了鲁国古城东北角,终于落下一滴眼泪,或许他突然记起昔日的情义。 这便是那座土堆的故事。那个位于曲阜五泉庄的土堆,是一座汉墓,俗称霸王坟,据说便是项羽头颅所埋之处。坟堆旁边还立有曲阜市政府所立的碑,上面写着“五泉庄古墓”。原封土直径约50─60米,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在鲁城东里许,俗称为霸王冢。”《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古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兵围籍(羽)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弘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汉。以鲁公礼葬之于谷(古)城。” 而究竟那座坟墓是否就是相传中霸王头颅的坟冢呢? 自1958年,该墓被疑为东汉墓葬,霸王坟之说被疑为讹传。此外,还出现了多处“霸王坟”: 今河南省河阳县有项羽墓,传是项羽自刎的地方,即今日的乌江浦,在安徽省和县东北,留有祠宇,号为西楚霸王庙。 位于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也有项羽墓,传说当年项羽的人头就埋在这里。《水经注》便认为项羽墓在东阿县。 泰安肥城有资料显示,肥城旧县也有项羽墓,位于旧县乡驻地的旧县三村东。传说为项羽头颅墓。谷城,即今旧县乡。 项羽墓之多,实在难辩虚实,也许项羽死后其身分别葬之,但其头颅却只有一个,言葬其首者多以“谷城”为据。文献多以《史记》集解、正义以谷城为东阿,故东阿项羽墓逐为正说。 然则,考谷城为今东阿县,却与理不符。项羽与东阿县没有任何关系,非生地、非卒地、亦非楚地、亦非鲁地。考东阿为齐国之地,有大小谷城之分,《水经注》济水下注:“济水侧岸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余里,是谷城县界。故春秋小谷城也。齐桓公以鲁庄公二十三年城之,邑管仲焉。城内有夷吾井。《魏土地记》曰:县有谷城山,山出文石,阳谷之地。春秋齐侯、宋公会于阳谷者也”。大小谷城均属齐国之地,齐相管仲便被封邑于谷城。而项羽是楚国人,曾被义帝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按古代丧葬的一般规律,要么葬在自己的郡望,要么葬在自己的封地,抑或葬在卒身之地,此三地均与东阿无关。而《史记·项羽本纪》中分明写道“以鲁公礼葬之于谷城”,为安抚鲁地人民,刘邦是按鲁公礼仪安葬项羽的,怎么会把他葬到齐国的地界上呢?更何况项羽之首已确定无疑地运到了鲁都曲阜,岂有再以鲁公远葬齐国之理呢。 鲁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早已成为古城了,其西南方向为孔庙所占,东北则一直被称为古城,鲁国故城内的布局为左宗右市,鲁国儒生习礼仪均在左上位,汉军攻鲁时所闻礼仪乐舞之声定在鲁国故城的东北方向,那么,汉军以项羽首示鲁也必定是在东北方向。鲁人开城降汉,也应该首先开的东北门。鲁人为项羽生而守死节,为项羽死而开城降汉,也必定因主公亡而大悲泣之,刘邦因此被鲁国人所感动,才下令以鲁公之礼安葬项羽之首,并陪同鲁人哭项羽,然后“泣之而去”。五泉庄汉墓的位置恰于此情此节相吻合。近墓之地有古城,此地所居之村落亦称古城,并且直到现在仍叫做古城村。 1995年,五泉庄汉墓被盗墓贼开一洞口,文物保护部门及时发现,并将盗墓者抓获归案。经文物保护人员初步勘查,盗墓者并未进入墓室。由于这一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揭开了五泉庄汉墓的许多秘密:五泉庄汉墓并非东汉墓葬,该墓葬双重墓室,由大砖砌成,带有回廊,属于以砖代木的“黄肠题凑”墓室结构,这种葬式在西汉以后极为少见,实属西汉早期高规格的墓葬形制。而当地发现的东汉较高规格的墓葬,基本都是石砌墓室,有的还有汉画像石刻。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帝王身份的标志。五泉庄汉墓尽管不是木制墓室,但它与“黄肠题凑”的基本结构是完全一致的,由此证明了五泉庄汉墓是至少属于西汉早期的公侯墓葬。秦至西汉,做过鲁公、鲁王的除张偃(高后吕雉外孙,因被封时年纪太小,未到封地,后因坐罪除国)外共有七人,其中包括项羽和西汉六王,而西汉鲁王墓全部在曲阜城南九龙山及其附近早已确定无疑。因此,项羽便是五泉庄汉墓唯一可能的墓主了。 因此,位于五泉庄的汉墓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霸王头颅的埋葬之处。当年乌江自刎之后,项羽的头颅和身躯为刘邦部将王翳、吕马童、吕胜、杨喜、杨武所取邀功,此五人也被刘邦封为杜衍侯、中水侯、涅阳侯、赤泉侯、吴防侯。随后,楚地楚将尽皆归降,其中甚至包括项羽的叔父项伯也投降刘邦,并被赐姓“刘”封为射阳侯。而这时却“独鲁不下”。直到刘邦把项羽的头颅展示给鲁地守军时,鲁地才归降,并据说守将“李将军”降后以表忠心而自刎。刘邦感动于鲁地的忠义,又因项羽曾被义帝楚怀王熊心封为“鲁公”,最终按照鲁公礼仪将项羽的头颅厚葬于鲁国故都曲阜即被讹传为“谷城”的“古城”。 “独鲁不下”、“为主死节”,其中我们看见的是鲁地人民坚贞的忠义。多少年过去了,虽然楚汉之争被视为帝王之间的权力争夺,主动投降的叛臣们也被美化为推动统一的“识时务者”。但我们却不能不感动于鲁地人民面对“黑云压城”时的“威武不能屈”,任何时代,都应该崇敬那些恪守忠贞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