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这是我们常常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另外,虽然现实生活中,礼乐传统颓坏,国人的礼乐修养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媒体,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谁也无法否认礼节、礼貌的价值,“失礼”依然是公认的可耻的行为。其他如婚丧嫁娶之礼,很多地方依然或多或少保存着传统的礼节。这些都能唤起我们自古以来的礼乐文化情结。然而,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传统礼乐文化逐渐式微的时代了,若无积极的引导和恢复,礼乐文化给予我民族的人文教养将会更快地减少。 一 礼乐对于中国文明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很久以来即被视为华夏文明的根本特质。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服章亦是礼乐文化题中之义,华夏所以为华夏,与礼乐文化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两千多年以来,礼乐不仅是一套安排社会生活秩序的文化样式,而且让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塑造了民族的性格,塑造了文明的灵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