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从“天人合一”到“生命共同体”——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孔子文化》 张慧 参加讨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与儒家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一脉相承,是对优秀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
    在儒家哲学观念中,“天”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自然之天”,有着自身运行规律,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二是“道德之天”,所谓“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道德之天”的护佑下,万物生长,和谐有序。“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秉承中庸,才能参赞天地之化育。农耕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与气候、时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粮食就难有好的收成,百姓就难以吃饱穿暖,国家就难以发展。所以,儒家认为人与自然必须和睦相处才能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也成了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具体而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儒家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并非就人论人,就物论物,而是放眼整个宇宙。儒家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生命体,在这个生命体中,人与自然都是“天”的造物,有着同源性,人与自然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天地之间,山川河流、草木鸟兽以及人类各得其生,各得其养,皆得以成全,就是世间最大的“德”——使万物和谐有序地运行。万物萌发、成长、衰老、枯萎,本身就构成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天”运行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而非毁灭,在于促进而非遏制,在于培育而非奴役。
    其二,天地生物是“天”之“德”的集中体现,是一个道德过程,而非仅仅自然过程。朱熹将“天地生物之心”明确为“仁”,并将自然万物与人类被创造的过程视为“仁”的具体落实。在儒家看来“仁”是统摄众多德行的最高道德,因而,人和自然也都有了道德属性,而不再仅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如此,自然对于人就不仅是工具,而拥有了其自身内在的、独立的、平等于人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人的德行源自于“天德”,“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通过对天的参悟,感悟“天德”,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实践中,这是道德层面的“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以一种内在的态度观察天地万物,体悟自然,自然以其无言的德性回应人类的体悟,共同创造了一个相互照应、生意盎然的世界。
    其三,儒家认为自然与人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在本源上具有同一性。朱熹认为“论万物之一源,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答黄商伯四》,《文集》卷四十六)。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在“理”上是相同的,在“气”上是相近的。“天”不仅创造了人类和自然万物的真实存在,也为其赋予了相同或者相似的价值本性,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尽管从单个个体来看,每个人、每个物的“性”有所不同,但所有人、所有物,以及人与物的“性”在内在本质上又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同一性——与“天道”内在同一,因此人之“性”与物之“性”没有本质的差别,也因此,《中庸》讲“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另外,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以“阴”“阳”相生相克的力量形成其内在的联系。“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敦颐集•太极图说》),人和自然万物都由相同的物质元素构成,不同之处仅在于元素的配比和组合不同。并且,人与自然还可以相互“感应”,在实体层面上,人的生命节律与自然运转存在内在的联系,如果自然阴阳失序、六气不合,人就会生病;从道德层面上,人,尤其是人君是否遵从道德的要求行事,会影响天地运行的秩序,进而产生祥瑞或灾异。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大旱是因为国君德行失当。董仲舒则建立了一整套“天人感应”学说。
    其四,“天人合一”的重点在人,人负有更高的责任。在儒家看来,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同质性,但并非没有区别。儒家认为天地之间“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誓上》),“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对儒家“天人之分”的理解,不能片面套用西方伦理学理论,简单地认为这就是儒家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应还原中国传统语境。“人”与“天”分类,才能展现人的价值功能。万物与人虽然同源同构,但遵循之道各不相同。儒家向来有“人禽之辨”,《周易•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仁义礼智”四端,而禽兽不具备四善端;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有知有义”;董仲舒认为万物莫贵于人,因为“惟人独能为仁义”(《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大部分儒家将人与物的根本区别归结于是否具备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能力。如果说物是被动地从属于天地,那么人因为其独特的道德能力而成为一种特殊主体,负有特殊使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敬畏天地,关照其他生命,维护天生万物的生生不息,一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张子语录》)。需要注意的是,儒家并不认为人类具有“天地之心”的特殊地位就可以肆意妄为,掠夺自然,而是任何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都必须以遵循“天命”,也就是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对自然取之有节、取之有法,对人类自身欲望和贪婪始终保持克制。
    二、“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超越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于农业文明背景之下,囿于人对自然理解有限,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单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是人类被迫顺从自然,人对自然的认识也难免有借助超自然的认知来解释尚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情况,于是“天”带有着一定程度的神秘色彩。如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经今非昔比,现代生物学从科学的角度证实,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各种生物间存在着关联和支撑作用,生物间的循环作用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元素的变化,生态系统在这种变化中实现动态平衡。如果将地球视为一个生态圈,那么人与自然万物就都是这个生态圈中的一员,人类与自然的命运息息相关、密切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其中既有科学的认识,也有对儒家生态哲学的传承,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遵循方向。
    首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位居其一、单列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家顶层设计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马克思说:“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可能遭到报复。”虽然导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原因,目前科学界尚无定论,但科学家普遍认为与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非法捕猎与食用不无关系,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挤压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对它们的残忍猎杀又将人类尚不了解的各种病毒带到越来越密集的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灾难。可以说,新冠疫情本身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报复、一次警钟。人类必须谨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生物,源于自然,终将回归自然,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走弯路。二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脱贫攻坚过程中,不少地方在山水上做文章,发展旅游扶贫、绿色种养,用活自然风光等要素,找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脱贫道路;三要坚持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充满强烈期盼,对优质生态产品需要日益增长,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依然“不平衡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条件。
    其次,坚持系统治理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环境的“系统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深刻体现了儒家万物“生生相息”的观点。从治理对象上看,系统治理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不仅要把生态环境相关的各个要素都纳入到治理的范围内,还要研究思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综合施策。从治理主体上看,系统治理要统筹多方合力,环境治理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作用,既要加强政府及各部门的内外协调配合,也要统筹发挥社会各方合力。从治理环节上看,要统筹环境治理的全过程,不仅要重视源头预防,也要重视过程管控,还要重视末端治理。
    最后,坚持“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但这个过程中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能源资源问题,单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已经难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方面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治理国内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多项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方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向世界分享中国生态治理方案和治理经验,宣传中国特色的生态理念,加深人类对自然生命价值的理解,并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率先垂范,倡导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加大对外绿色援助,加强绿色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共建美丽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表明人与自然万物是“生命共同体”,也表明人类本身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要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才能赢得这场人类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