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杨朝明|孔子“施教”的逻辑顺序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春秋讲坛 第五十八讲 杨朝明 参加讨论

    据《孔子家语·卫将军文子》记载,孔子弟子子贡来到卫国,卫将军文子和子贡有一段对话,阐述了孔子“施教”的逻辑顺序,其中说:“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可见,这个过程是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而完成的,促成人在德性方面的成长,即“成德”。
    什么是道德?“道”是一种信仰层面的东西,就是价值体系。因为有这样的信仰,所以才会有相应的行为方式,而这个行为方式就是“德”。我们每个人的德性,我们每个人的素养,每个人的境界,每个人的格局,基础怎样奠定呢?其实,孔子的教育就是希望成就人的德性,成就人的修养和教养,这就是“成之以文德”。
    (一)“先之以诗书”
    “先之以诗书。”诗、书本来是两种科目,后来孔子编定了教本,这就是《诗》《书》,其代表的是经典。
    为什么“先之以诗书”呢?《左传》载 “诗、书,义之府也”,什么是“义”?“义者,事之宜也”,事情应当这样做,我就这样做,这叫“义”。我们说见义勇为,见到我们该做的事,就去做,这就叫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未必就是要做出很大的牺牲。比如,我们从路边走,看见一个水管在哗哗流水,我们去把它关上,这就是见义勇为,也就是说,事情应当这样做,我们就这样做。而诗、书,谈到的都是“义”的问题,是“义的府库”。
    《左传》又说:“礼、乐,德之则也。”什么是“德”?“德”是行为的标准,“则”就是榜样,“德”的榜样其实就在“礼”“乐”里面。《论语》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过于质朴,不可以;反之,过于文饰,过于注重一些表面的细节,可能就过了。文质相应,叫“文质彬彬”。所以,这个“礼”,实际上就是礼文,就是人的文饰。“乐”就是教化人们如何去行礼。
    当然,“礼”的内涵很丰富,比如,祭祀之礼,“以祀礼教敬,以阳礼教让,以阴礼教亲”,这是“礼”的不同的功能。“礼”“乐”,其实是广义的“礼”。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利的时候,“利”和“义”是什么关系?先“义”后“利”,或者以“义”为“利”。说到底,落脚点还是在“利”。但是,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利”来得更加正当,所以孔子“先之以诗书”就是“以诗书先之”,而“以诗书先之”的原因就在于“诗”“书”是义的府库。
    孔子曾经编订《诗经》和《尚书》。《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大家都很熟悉,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什么把《关雎》作为第一篇?其实这涉及到古代的教育制度,古代的教育制度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八岁入小学,学什么?学“有什么”“是什么”;到了十五岁,就学大学。小学称为“小子之学”,就是指小孩学的东西,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不仅是年龄概念,更重要的是人的内涵。一个人有了境界,有了气象,有了格局,有了内涵,这才是“大人”。所以说,不是你年龄大了就是大人,大人是有德性的人,有社会性的人。十五岁这个年龄非常重要,一个人到了十五岁,就基本上开始懂事了,而《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表达的就是一个孩子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表示因为喜欢而思念对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因为过于思念对方而寝食难安。这时候,他必须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里讲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发乎情,止乎礼”。
    古代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个重要的年龄,就是十五岁。人在十五岁就进入了青春期。佛家讲“戒”,其实儒家也讲“戒”,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论语》里面教导我们的,其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个“色”很关键,《孟子》里有一句话;“食色性也。”吃饱穿暖是物质需求,色就是精神需求。这种感觉非常美好,也非常正常,孩子到了十五岁,情窦初开,而教育的最佳时机恰恰就是这个时候。孩子进入这个年龄,进行诗、书、礼、乐之教,《诗》第一篇就是要告诉孩子,在你刚刚懂事的年龄,你不是一个纯粹的小动物,你是具有社会性内涵的人。中国传统的教化思想很了不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什么叫礼?礼者,理也。礼者,理万物者也。《礼记·礼器》说:“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乎鬼神,合于人心。”这个礼,有一个内在的道理,这个礼是对人的行为的人性思考。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研究人性和人的价值。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有双重属性,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人,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性,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自然性。但我们不仅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考虑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如何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甚至与自然处理关系。作为一个自然的人,是我“想怎么样”,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就是我“应怎么样”了。一首好的诗歌,一定起于一种情感,终于一种智慧。这种情感发乎自然,所以我们高兴的时候就手舞足蹈,这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外露,但发乎情还必须得止乎礼。
    人心教化要“适时而教”。什么是适时而教呢?就是教于当教之时。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学”是一个名词,大人之学,大人如何学?“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师之传道才是最重要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老师不传道,这个老师就是一个教书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老师的,如果不传道,如果不传承价值观,那这个老师顶多就是知识比别人多一点。《大学》说“安其学而亲其师”,老师承载着学,承载着境界,承载着信仰,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能都承载道,所以当一个学生“安其学”的时候,才能“亲其师”。“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里“学”与“道”是同位词。适时而教,教的是道,教的是修身做人。“发乎情,止乎礼”,这个“礼”也就是“道”,就是行为的标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的“止于至善”说的就是方向。培根说过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我认为,后面还要加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力量需要方向。”我有很大的力量,要看这个力量用来做什么,如果用这个力量来做坏事的话,力量越大危害就越大。文化强调方向,有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话怎么理解?有两个要点:第一,起点;第二,方向。方向对了,跑的慢点没关系;方向错了,跑得越快越糟糕。
    中国文化特别讲究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至善”,所谓“止于至善。”中国文化讲“知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怎样把握“至善”呢?首先就要明确方向,只有知止,才能穷理、正心、明德、知止。
    中国典籍里面谈到“止”的地方很多。“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作为君王,要做一个仁君;作为下属,要敬于执事;作为子女,要孝;作为父母,要慈。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说这句话是强调君权、父权。其实,孔子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角色都是复合的,无论是君还是臣,都是相对的。我们既然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那么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样做好自己呢?应该明白自己的社会定位,作为君,就要“止于仁”;作为父,就要“止于慈”。只有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儒家大学之道,就是教人们去做自己该做的去做。
    那么,如何“知止”?我个人理解,在社会中,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敬”。如果这个社会充满了爱,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敬,那问题就好解决了。
    儒家文化有两个东西最重要,一个是仁爱,一个是敬畏。儒家特别讲究仁爱,“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不仁,那礼乐秩序怎么办呢?很多人说法律很重要,法律当然重要,但“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制定法律很容易,但又有哪一部法律能够保证法律得到执行呢?人如果不自觉遵守礼,那礼乐秩序怎么办呢?再好的规则,到了没有素养的人那里,都会变得漏洞百出。                                       
    (二)“道(导)之以孝悌”
    儒家为什么特别重视孝悌呢?孝就是孝亲,悌就是敬长。人来到世界上,首先得到的就是父母的关爱,没有父母,就没有这一切。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然后就是我们的兄长。那么,爱父母,敬兄长,把这种爱和敬推广开来,社会就不缺少爱与敬。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爱与敬的培养,是从孝悌开始的。
    《论语》开篇第一章就讲“学而时习之”,第二章讲“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为什么是为人的根本?因为孝悌是培养爱与敬的。
    《孔子家语·大婚解》载,有一天,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古之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婚为大。”最后落脚点是,“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我们为政、管理社会,就是要让社会充满爱和敬,要让人们懂得爱和敬。当人们有了爱心、有了敬畏之心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是政治的根本。
    为政者从孝悌出发,以孝悌来引导一个人,来培养其爱与敬,这就是为政之本。儒家讲的爱,是从父母的亲情之爱开始的,《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只要是个人,就应当有爱心,有爱心的基本表现就是“亲亲”。只有“亲亲”,才有可能“不独亲其亲”,才有可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有可能“泛爱众”,进而“仁厚及于鸟兽昆虫”。这种亲亲之爱,放大以后,推广开来,才有社会的爱,才有可能把家庭伦理变成政治伦理。一个人连在家庭里面做人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到了社会上忽然有了满腔的爱心,这是不可想象的,也不符合逻辑。
    儒家特别讲究忠恕,讲究从修己到推己。修己,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人修己就是“忠”。把这种修己之心推展开来,就是“恕”。修己是“忠”,推己是“恕”,“忠恕”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之道、儒家之道,无非就是“忠恕”,“忠”是根本,是修己,一个人只有修己才能推己。同样,只有推己才能更好地修己。
    “忠”和“恕”之间哪个更重要呢?子贡向孔子请教:“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就是:“其恕乎。”什么是“恕”呢?孔子接着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就是换位思考。这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具有道德修养的社会的人。
    (三)“说之以仁义”
    所谓“说之以仁义”,就是以仁义“说”之,就是告诉大家一定要做到仁义。什么叫“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个环节虽然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有一个英国作家说:“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也许你不会马上就喜欢,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比人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而要发现这个“更多的智慧”,实际上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从修己到推己。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人,每个人都是利己的,都是考虑自己比较清楚。由修己到推己,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很难。
    这里,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说”,即反复说,反复强调。儒家为什么反复讲“仁义之道”?“仁爱”的“仁”,古体字的上边是身,下边是心。这个字,意思不是让人心里想着自己,而是让人“反省自身”。一提到“仁”,大家想到的就是仁者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其实这个字更强调修己。一个人只有“成己”“克己”“为仁由己”“敦于反己”,这个人才有可能做到仁爱。儒家仁爱的逻辑,首先就是修己,然后是推己。只有修己才能孝亲,修己的基本表现就是孝亲,只有孝亲才能爱人,进而才能爱物。这就是儒家的仁爱学说。
    儒家讲仁义,什么是仁义?首先是修己以安人。忠,就是修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天下”。儒家很多典籍讲的恰恰就是推己及人的问题,《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有些人在讲“道”的时候,讲得“道”像雾、像雨、又像风,讲的“道”不可捉摸。当然,“道”确实很难捉摸,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但“道”又离我们很近,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人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自己的人生境界,一举一动都彰显着自身的素养,所以真正有境界的人,会把自己的普通岗位当成自己的道场,所以“道”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
    《孔子家语》里面有“三恕篇”,其中说:“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恕”,其实很简单,“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即要明白三“恕”的根本,而其根本就是修己。“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好,反而要求别人怎么样,是肯定行不通的。《中庸》还有一段说法:“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希望别人对自己怎么样,先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很多人对自己很宽容,对别人却很严格,这就“非恕”也。所以,仁义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乃以修己为前提。
    (四)“观之以礼乐”
    礼乐可以表演,所以可以观。由此,我们想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之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礼,作为一种外在的形式,一定表达着深刻的内涵。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一定有内在的修养。周代的礼乐教化,就非常注重人心的教化,周代的大司徒职责有所谓“十二教”,摆在首位的是“以祀礼教敬”,即用祭祀之礼培养人的敬畏之心。
    “以祀礼教敬”很重要。比如,我们祭祀黄帝,礼敬的是人文初祖,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礼敬孔子,尊重的是孔子本人,同时更尊重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价值观念。此外,“十二教”的内容还有很多,如“以阳礼教让”,阳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活动,培养的是一种礼让的品质;还有“以阴礼教亲”,祭祀之礼的深层内涵,一定是尊尊而亲亲,亲亲就是宗法观念深入人心;还有“以乐礼教和”,“乐礼”就是礼乐,礼然后乐。《乐记》云:“乐,通伦理者也。”有些音乐是感人至深的,所以教化人心“莫善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其实,这些都属于礼乐的范畴。
    《孔子家语·观乡射》谈的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观礼的事。比如孔子观于乡射是观射礼,观于乡是观乡饮酒礼,观于蜡就是观蜡礼。观礼,学什么?比如射礼,很多人在“射礼”上迷失了,看到射礼,就以为孔子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实,在小学“六艺”里面,射是指射箭,是属于兵战教育;而在大学六艺里面,射指射礼,属于礼的范畴。观于乡射是指乡射礼。射礼考虑的是人们的中正,或是人道,比如说“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论语》里有句话叫作“君子无所争”。一个境界高的人,又有什么可争的呢?境界高了,就无所争。如果有所争,“必也射乎”,意思是如果要争的话可能就是射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说观射礼,比的是人的中正。所以“观之以礼乐”,在“观”礼乐的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教化和醇化。
    何谓乡饮酒礼?到了年终,把老人请来,对老人尊敬、序齿。传统中国,年龄越大,境界越高。因为那时,很多知识都是靠口耳相传的。咱们常说,有些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面都多,有些人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都多,所以,对这些人要尊重。《孟子》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年龄大,得到的尊重就多。《论语》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杖者”就是拄拐杖的老人,老人出来以后,我们再走。乡饮酒礼是尊老礼,观这种礼仪,就可得到敬的教育。
    观于蜡,蜡礼就是年终的时侯集合众神,把祭祀对象都请来进行祭祀。《孔子家语·礼运》篇载,孔子做大司寇的时侯,鲁国举行了一次大的祭祀,孔子做傧相,就是相礼的人。可能是在做礼仪活动的时侯,有人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存其仪而失其义,有仪式而无内涵。所以孔子很感慨,参加完那种礼仪之后,与子贡讨论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举行完仪式后,大家都高兴,一国之人皆若狂,到了年终时大家都要放松一下。这个时侯,孔子想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在礼仪中悟出了很多道理。我们参加一些礼乐活动,可以培养一种“敬”。这种“敬”,通过观礼,会得到一种心灵的改变,这就是“观之以礼乐”的效果。
    这就是孔子教育体系的顺序:“先之以诗书,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境界才能真正提升。今天弘扬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并不是上两次课,讲两次儒学,人的德性就提高了,它是慢慢融化于心,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