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张立文】礼乐文明与文化自信——在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礼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致辞

http://www.newdu.com 2023-01-27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张立文

    作者简介:张立文,男,西历一九三五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和合学概论》、《新人学导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船山思想研究》等。 
    

    

  


    礼乐文明与文化自信
    ——在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礼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致辞
    

    作者:张立文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正月廿五日庚寅
               耶稣2015年3月15日
    中华传统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体现,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是中华文化核心的、首要的价值,也是实现人的道德和培养人格的、使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实践的活动。《礼记·乐记》曰:“礼者别宜,乐者敦和。”礼讲分别,乐的核心是和谐。礼乐在中华文化中,是作为制度来规定的,在“二十四史”中,《史记》称“书”,如《礼书》、《乐书》。《汉书》称“志”,如《礼乐志》。圣人“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志”是记载国家的大礼,是天地万物的位序,社会礼仪,伦理道德等的总和。礼乐作为国家制度是人人必须遵守的。
    
    人的任何活动都应该合于礼、合于乐,如果不合礼乐,就不能说是合法、合理的。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讲服饰文化,服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符号,是这个民族精、气、神的表征,是这个民族所以是这个民族的个性象征。现在我们出国,或者接见外宾,都要求穿“正装”。所谓“正装”,应该是指中华民族的正统服装。西装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不能说是“正统”服装。我在这篇文章中,就讲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穿服装,才是合乎礼。在“二十四史”,如《后汉书》中《舆服志》记载:“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说明穿衣服是一种国家制度,必须合乎礼。穿西装就不合乎中华民族的礼义。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璀璨的、辉煌的服饰文化。虽自古以来不断沿革,但都是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汉书·礼乐志》)。“后王”继承、损益“前王”的礼乐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如唐代的服装既传承又创新,非常漂亮华丽,明清的服装也是如此,即使是民国时期孙中山制定的中山装(前面是五个扣子,寓意五族共和,从中国传统思想来讲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四个兜兜,这个不是让你去贪污的,装得多,而是要关爱士农工商、国之四民。《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每个袖口有三个扣子,可以讲是天地人,是有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另外,唐装的五个扣子和两个兜兜是讲阴阳五行)。都是传承损益中华民族传统礼乐文化来制定的,可是西装有什么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没有。这是不合乎礼的,照搬、照抄西方服饰,是没有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尊的表现。
    程颐说“推本而言,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天下无一物无礼乐。” “天下无一物无礼乐”,就是说天下每一事物都渗透着、体现着传统礼乐文化。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出国,都穿民族服装。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的标志和符号,是不能丢的,在国际舞台上,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哪个民族的代表,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和精神。
    
    《荀子·乐论》:“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乐是不可废弃、变易的,礼乐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乐的起源是防止纷争,《史记·礼书》载:“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以维护宗族安全,社会稳定。礼乐具有不同的功能:“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礼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汉书·礼乐志》)。乐治内而和亲,以移风易俗,礼修外而畏敬,以国治民安。其社会功能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方面:
    一是经国序民,伦辈定位。《左传》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是管理国家,稳定社稷,使老百姓都遵守秩序,又能使后来子孙得利。社会首先要有秩序,古代的礼当然具有等级意识,公侯伯子男不能相互僭越。这个秩序要求每个人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如果没有秩序天下就乱了,所以中国古代很讲秩序,譬如《周易》卦画,六横是从下到上,代表天地人,最上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地,最下两爻是人,这是次序,所以《易传》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三才之道,六个字代表六个爻。比如乾卦,从下到上六爻的秩序分别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有秩序社会才能安定,没有秩序,社会就要乱套了。过去一段时间内,人际关系称谓无序,所有人都称同志,父亲是同志,领导是同志,老婆是同志,儿子也是同志,都是同志。到了“文革”,所有人都称师傅。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分别。中国古人很聪明、很睿智,将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归为“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依据不同的伦辈关系,制定不同的道德规范,以便于遵守执行。当前,应该依据社会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概括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搞清楚现在究竟有几伦之后,制定相应的伦理道德,才可具体的去实践。社会秩序与伦辈关系有密切联系,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要确定下来,比如父亲对儿子应该讲义;母亲对儿子应该讲慈;儿子对父母应该孝敬等等。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当领导的就要像个领导的样子,当父亲就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当儿子就要像个儿子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人依据其所处的伦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社会有序,就不会乱套。这就是经国序民,伦辈定位。
    二是克己复礼,教化正俗。《论语》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人要自身行仁,就要“克己”,简单地讲就是约束自己。“克”字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周易·蒙九二爻辞》“纳妇吉,子克家”,这里的“克”不是克除、去掉,而是“成”、“能”的涵义,有成就、能成家的意思。“克己复礼”,是说要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什么呢?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欲望不能膨胀,人的欲望是无底洞,一些人贪了很多钱,觉得还不够,还要贪更多的,无穷无尽,结果毁了自己。又如权力欲,有这样的一个现实的例子,一个人原来在一个部门工作,刚开始是一个一般的职工,他追求这个部门领导的女儿,结婚了,得到提拔;之后又认识了比他的丈人更高职务的领导,于是就故伎重演,去追更高领导的女儿,结果成功了,职务又提升了;后来见到更高领导,他又离婚去追求领导的女儿。这说明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种把结婚作为满足权利欲的工具、手段,而完全不讲基本道德,以牺牲别人的青春和幸福,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现实中很多人欲望膨胀,最终导致身败名裂。“克己”就是要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我们并不是要禁欲,灭人欲,如果说一个社会、一个人一点欲望都没有,那人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而是说要“克己”。
    怎样“克己”?孔子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就是“看”,“非礼勿视”就是不要邪视,要正视。“听”就是要听正言,不要听那些拍马屁的话,现在很多人喜欢听歌功颂德的话。“文革”的时候,经济到了破产的边缘,还说莺歌燕舞,形势一片大好。有的人喜欢听奉承、吹捧的话,之后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听”应该听不同的意见。《春秋左传》中记载晏婴与齐景公有一段对话,在讲到和同分别时,“君所谓可而有其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其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君主认为是对的,作为大臣,应该指出还有不对的地方,使对的方针政策更加完善;如果君主认为不好的,就应该指出里面还有合理的部分,使方案更完善起来。晏婴认为和与同的区别就在这里,君主应该听从不同的、正确的意见,才能使方案更加完善,不要偏听偏信,不要独断专行。“同”,就是君主说好,他就说好;君主说不好,他就说不好,这就是佞臣。 “非礼勿言”,“言”也要正言,不要造谣生事,编造假信息,讲话要负责任。“非礼勿动”,人的行为活动应该符合伦理道德,符合礼的规范。“正视”、“正听”、“正言”、“正动”,如此,就会堂堂正正地做人。
    礼乐具有教化的功能,《论语·子路》记载,孔子讲:“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礼乐如果不兴盛,刑罚便不能正确地判别,刑罚判别不得当,百姓就会连手脚都不知道摆在哪里才好。春秋时“礼崩乐坏”,季氏作为大夫,却潛用“八佾舞于庭”,违反了礼乐制度,孔子知道后,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是天子乐舞,诸侯是六佾乐舞,大夫是四佾乐舞,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破坏,伦理规范的伦丧,刑罚也就不得当了。孔子又讲“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人就立不起来。《论语·宪问》曰:“文之以礼乐,亦可为成人矣”。遵守礼乐教化,人就可以成为一个人了。《礼记·曲礼》中讲“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以礼教化人,人就知道与禽兽的区别了,这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懂得礼,懂得礼义,做人如果不懂得礼义、礼貌,那么这个人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也就不那么完全了。
    三是和合心性,培养人格。礼乐能调整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健全人的心性。《荀子·乐论》记载:“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怎么来调和自己的心性,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理想,但究竟怎样算是人格理想?佛教要成佛,要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道家要成仙,通过修炼成为一个长生不死的人;儒家要成圣,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儒释道都有一个理想人格,指出人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目标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就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人格理想是调节人的心性的一种方法,孟子讲,要“尽心知性知天”,要“尽心”,彻底认识善心,然后体认本“性”,进而“知天”;《周易》中也讲“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穷理”就是要知道事物的本来的性质,才能“尽性”,认识事物的本性,进而才能掌握“命”。“命”就是事物的规律性、必然性。一个人如果认识了天,掌握事物的必然性,那你的心性就会达到一个平衡、和谐、和合。这也是讲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就像雅典德尔斐神庙讲的“认识你自己”。从人类产生到现在几万年,尽管人一直在认识自己,但还是没有认识完,人是一个谜,对于这个迷,我们现在依然在不断地求索。但人心是最基本的求崇对象,人的活动、观念、道德的出发点是人心,就是佛教讲的“一念”,一念恶就是恶,一念善就是善。人往往掌握不了“一念”,比如说贪污,刚一开始肯定很犹豫,如果一念善,坚决不要;或者一念恶,收了,这都是心的一念之间。
    《汉书·礼乐志》讲:“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乐节制、和谐人民的心声,使人改恶向善,消忿而和。荀子讲“导之礼乐”,民众就会很和睦;乐如果中平,民众就会“和而不流”;乐如果比较庄严,民众的道德就会齐一而不会乱。
    人之为人,应该有一颗善心,应该具有不忍人之心,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就去救他,孟子讲这并不是为讨好某人,不是要得到某种利益,也不是为了得到名誉,而是出于仁者的一种本然的不忍人之心。现在有老人摔倒在路上,没有人去扶;孩子被车撞到,没有人去救,比较典型的是南京的彭宇案,这都是我们社会的风气不正,造成人心冷漠。要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精髓,改变社会风气,建设人间和谐社会。
    四是礼乐善心,感天通神。《礼记·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认为礼乐能够治理人心,荀子《乐论》中也讲到,父子兄弟在一起听音乐时,就会受到一种和亲的感悟;君臣上下在一起听音乐,则莫不和敬;长幼一起听音乐,就会心情愉悦而和顺。古人在吃饭的时候听音乐,可能是有助于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过去有一个报道,说奶牛听音乐,产奶就会增加,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有的音乐也会激起人的一种奋斗的情感,比如《十面埋伏》。嵇康在他被迫害致死的时候,奏了一曲《广陵散》,嵇康笑着面对死亡,就像苏格拉底。人的生与死本来就是自然的事情,就像庄子妻子死了,鼓盆而歌,天地与我为一,齐万物,齐生死。音乐能够使一个人的心灵平和、和谐。
    现代社会应该加强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使人有倾诉自己心里苦闷、焦虑的场所,使人的心结解开,让人从苦恼、焦虑中解脱出来。人怎样解脱自己?需要提升道德修养,礼乐也可以使人的品质修养得到升华,《礼记·乐记正义》中讲“乐能感人使善心生矣”。调节人欲,使人向善,符合天理。《汉书·礼乐志》讲“故乐者,圣人所以感天地,通神灵,安万民,成性类者也。”乐具有感天通神的功能。《周易·乾文言》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礼乐可以使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礼乐的功能,对于改善我们的心灵,求得心灵的平衡,提升我们的道德,健全我们的人格等等,都有很大的作用。中华民族本来是礼仪之邦,现在我们反而不太讲礼乐,文明礼貌缺失了。礼乐文明应该从细小事做起,这才无愧礼仪之邦的荣誉。中国古代八岁上小学,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洒扫应对之道,包括待人接物的基本道理和行为。礼就是讲文明,《周易·贲·彖传》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早把人文与文明联系在一起,没有人文精神,人们的素质不高,就没有礼貌,没有文明的行为。其实,文明就是教化,礼乐也是教化,我们要大力发扬礼乐文化,这是中华文化自信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