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37条 :格物即正心 作者:严思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常州市孔子思想研究会 网站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初一日丙申 耶稣2016年3月9日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1】。喜怒哀乐非人情乎【2】?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3】。事变亦只在人情里【4】。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5】”。 【1】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 《传习录》87条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疏解: 阳明先生一贯主张在事上磨练心性,“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本条“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所谓“无事”是相对孟子“必有事焉”而言,“无事”即无心上功夫。若离了人情事变而悬空去做所谓静时功夫,“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 “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喜怒哀乐非人情乎 《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3】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 《论语·颜渊》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中庸》14章:“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事变亦只在人情里 《传习录》3条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9条:“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现处用功……发现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现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现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 《传习录》104条:“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疏解: 所谓“事变”,是指此心在事变上做格物功夫。阳明先生曾对“主一”与“逐物”作出区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著空”。“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涵义即是:“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或者说格物(物犹事也)只能向内心去格,向外去格则是所谓“逐物”,故阳明先生以“正心”来解“格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5】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中庸》首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疏解: “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即是由格物穷理而诚意正心。此心“正”且“大”就是中和之“中”。需注意,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此“正心”从语法上说是“动词+宾语”的结构,“勿正心”即“勿助长”,与《大学》“正心”涵义不同。 但“中”字难言,一般均以“和”来说“中”,阳明先生所谓“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致中和”,“致”为功夫,实现喜怒哀乐之情“发而皆中节”,此心尽精微自然也致广大,故中节之“和”即未发之“中”。 “其要只在致中和”,把格物功夫落在存天理上,随时随处在天理之发见处用功,从而实现“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阳明先生曰:“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大学》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此心本来很大,周流六虚,但心如果落在视听言动上,则有所视,有所听,心被物化而自小其心,且被固化(著相)。故君子修心养性,正是要实现“心不在焉”,其实是反求诸己,复归自家心性。孟子曰:“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存”与“在”在现代汉语合成为一个词:存在。但孟子所“所存者神”,“存”为“成物,知也”。 “致中和只在谨独”,谨独即慎独。《中庸》首章由“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而说“慎独”,“慎独”乃 “中和”之功夫。“独”从心性上说,“独”即不贰,通“性”与“中”。“致中和”之“致”如致良知之“致”,是从致广大上说格物,到了极致即是《中庸》所谓“成物,知也”;“慎独”之“慎”,则从尽精微处说正心,到了极致即是孟子所谓尽心知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