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传承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以礼乐文化为鲜明特色的文明,“礼”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其中就包括传统礼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人生礼俗体系及其价值系统,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进程中,认清传统人生礼俗的历史底蕴,切实发挥其时代价值,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 一、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概念与内涵 中华传统人生礼俗,又称中华传统生命礼俗,是指自先秦时期以来形成的贯通个体生命所有重要人生节点的一系列礼仪活动和风俗习惯,是中国古人生命礼仪进程的基本遵循。传统人生礼俗大体涵括诞育礼,入泮礼,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婚礼,社交礼(燕礼、饮酒礼、射礼等),养老礼(三老五更礼),丧祭礼等。这些内容囊括了一个人一生当中所有的重要生命节点,是传统礼乐文化系统中区别于“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另外一条礼仪线索。 诞育礼包括孕中祈福、产后送祝米、办满月酒、过百岁、命名、抓周等内容,表达了对新生命的重视,也是人生礼仪进程的开端。《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让新生男儿把玩玉璋,希望他将来能够知礼入仕;让新生女儿把玩纺锤,希望她将来可以善于女红。 古人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则要举行入泮礼。周代王都学校四周设有圆如玉璧的环水,名为“辟雍”,而诸侯国的学校则是半水环绕,称之为“泮宫”。入泮就是入学,入学需要举行拜师礼,入学之后还要按时举行释奠、释菜诸礼,礼敬先圣先贤。 男子20岁举行冠礼,女子15岁举行笄礼。加冠、加笄是成人的标志,举行成人礼也就意味着脱离了幼年,所以长辈会以“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仪礼·士冠礼》)等语加以祝福和勉励。男子成人以后才有资格参与乡里的社交礼仪。 聂崇义《新定三礼图》冠礼之玄端服、皮弁服、爵弁服 婚礼,古作“昏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大环节。古代亲迎礼需在黄昏举行,文化人类学家认为这是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孑遗。乡射礼和大射仪分别是卿大夫与诸侯主持的习射比赛,宴饮之礼则包括燕礼、饮酒礼等,这些礼仪都是古代社会社交活动的重要形式。尊老奉老、祝寿庆生、三老五更等内容则构成了一套养老礼体系。郑玄认为“三老五更”是说老人熟稔“三德五事”,孔颖达疏云:“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礼记注疏》卷三九《乐记》) 老人离世之后,后人需举行丧礼送别,其中又包括殡礼、葬礼等环节。守丧需要穿丧服,丧服的轻重根据血缘亲疏关系而定,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到清代,子女都要为父母守丧三年,因为一个婴儿只有过了三岁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孔子曾说:“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三年丧期过后,每到清明、中元、除夕等祭祀节点,后人还需到墓地或家庙进行祭拜,以表怀念之情。中华传统人生礼俗涉及中国古人的每一个重要生命节点,中国古人也因此一生有礼可循。 二、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历史底蕴 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历程,其最早的成熟体系见于中华元典“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仪礼》奠定了传统人生礼俗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精神,后世循之而有所变革,典型代表如《大唐开元礼》《朱子家礼》《大明集礼》《孔氏家仪》等。渊源有自、传承不息的传统人生礼俗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框定了他们的人生礼仪进阶,作用于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从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入手,深刻影响着家庭、家族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结构、特质与发展。 传统人生礼俗的历史底蕴根源于其所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诞育礼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血脉延续的责任意识。入泮礼则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价值导向和向往知识的人生追求。“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礼记·冠义》),成人礼体现了对成年人社会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期待。“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礼记·昏义》),婚礼体现了合两姓之好、成一家之亲的家庭伦理观念。“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射者,所以观盛德也”(《礼记·射义》),社交礼体现了庙堂君臣之间和乡里长幼之间的敬慎、尊让、序齿、崇义、循礼、重德的交接原则。“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揔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礼记·祭义》),养老礼则体现了统治者引领民众尊养长老的行为示范。“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礼记·祭义》),丧祭礼体现了孝子慎终追远、孝亲尊祖的德行。《礼记·昏义》载:“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足见传统人生礼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丰富而深刻的,既有尊重生命、慎修德行的个体价值,又有孝亲尊祖、慎终追远的家族礼义,更有和睦乡里、敬长护邦的社会责任。 《礼记·郊特牲》:“礼之所尊,尊其义也。”礼的重要性并不完全体现在仪式层面,更为核心的当在礼义。礼义就是礼仪活动所蕴含的义理原则和人文精神,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礼义思想即为其背后的一套价值系统和伦理准则。因此,中国古代不仅有完整有序的人生礼俗体系,还有与之相应的更为深刻和影响深远的人生礼义系统。传统人生礼俗的历史底蕴既在于其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又在于其拥有深厚的精神层次,其中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和思想品格。 三、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时代价值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人生礼俗不绝如缕,其文化功能和社会意义一直在延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鉴于传统人生礼俗所具备的历史底蕴,应当探寻其时代价值并设法加以实现。 增进个体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民众的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应当被重视起来,传统人生礼俗就是直接有效的历史资源。生活需要仪式感,文化认同一样需要特定的仪式活动来提升,每个人在自己的重要生命节点都有对礼仪的特定诉求。事实证明,传统人生礼俗在满足当代人这一诉求的同时,无形之中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例如,不少幼儿园在开学仪式上举行开笔礼、启蒙礼,儿童在这一过程中被礼仪气氛所感染,在心底埋下了刻苦学习、崇德向善的种子。“写汉字、说汉语”的中国人如今要重新“行正礼、立大义”,在践行中国风格的礼仪活动中体悟中国气派的道德仁义,家国情怀也因此油然而生。在传统人生礼俗沁润每一个国人生命底色的同时,个体的文化认同聚集成势,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便可计日程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传统人生礼俗作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文化资源,可以而且能够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传统礼仪研修中心束脩礼展演 助益家庭社会和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家”是中国社会最为基层的血缘组织,也是每一个个体的心灵港湾,在“家国同构”的文化背景下,家庭的和谐程度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传统人生礼俗的作用对象是个体,实施环境则是家庭和社会。家庭在为其成员举行人生礼仪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凝聚力,成员间的感情得以深化,优良家风家训得以传承,其组织和谐度自然也随之提升。例如,多年的同胞矛盾在父母丧礼中涣然冰释,紧张的夫妻关系往往会在子女入学或成人过程中得到缓解,这表明当代家庭伦理方面的危机和焦虑能够由人生礼俗的践行而得以缓和或化解。传统人生礼俗的作用力还体现在家庭以外,比如乡里街坊、亲朋好友,大家在共同参与仪式的过程中磨合关系、化解矛盾、寻求共识、走向和睦,起到合欢聚众、取亲乡里的作用,正如《吕氏乡约》所谓“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故而,人生礼俗活动为社会成员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和机制,也为国家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贡献了传统智慧,有利于新型公共生活秩序的建立健全。礼乐是传统社会人伦秩序的润滑剂,在以关系本位为特征的文化心理之下,传统人生礼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礼仪开展过程中教育着每一位参与者,使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诚敬当先的交接原则、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每一个心灵。这些人文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传统与现实在实践中得到巧妙融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起到了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功效。 四、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其所具备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传统人生礼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传承发展成为重要命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它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认、再造、普及之路径。 学术研究与古礼复原。由于历史等多重原因,传统人生礼俗自近代以来渐趋式微甚至部分断裂,而相关文献记载又不易为人所解,加之其固有的艰涩性、复杂性,使得传统人生礼俗的现代传承难度较大,必须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基础性的古礼复原。首先,应当基于历代礼学文献梳理出传统人生礼俗的历史发展脉络,认清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线索价值和对传统社会的维系作用。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具体研究,从纵向上探索每一种人生礼俗在各个时代的因革损益,从横向上探索各种人生礼俗在同一个时代的生态关系。由于经学研究范式的崩解,传统人生礼俗研究需要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献学等诸多学科的介入,以便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历史真相和文化面貌。其次,应当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对古礼进行复原和再现,让传统人生礼俗从典籍中复活出来。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仪礼》成书是礼仪从活态传承到固态文本的一次转换,而今人研读礼学,需要将文本形态还原为活态的典礼仪式。只有通过多媒体手段复原出原汁原味的礼仪现场,才能让人们真切感受古代礼仪制度,拉近历史与现实、民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早年间孔德成先生成立的“仪礼复原实验小组”,近年来彭林教授主持的“《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重大项目,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为接下来更为广泛的复原和传播积累了经验。 曲阜尼山圣境婚礼展演 遗产保护与创新转化。传统人生礼俗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应被视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婚礼等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历史传统,对于先人创造的依然具有时代价值的人生礼俗遗产,我们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加以传承和弘扬,在学术研究与古礼复原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和利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就有以“韩国人的一生”为主题的礼乐文化展览,这启示我们一样可以通过民俗博物馆展览的形式向大众呈现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礼,时为大”(《礼记·礼器》),传统人生礼俗当中存在重男轻女等不适宜时代进步的内容,所以要加以抛弃。对于具有时代价值的部分,则要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其适应现代社会。不能原封不动地把学术复原的古礼铺向社会,而应当对其礼仪形式加以适当改造,对其人文精神进行现代性阐释,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制礼作乐”。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就曾提议编定《国民通礼》,如此既能配合国家乡村振兴中建设文明乡风的战略安排,又能充实当代人的仪式生活和精神世界。 礼仪践行与传承教育。“礼因人心,非从天下。合诚饰貌,救弊兴雅”(《史记索隐》卷二九),传统人生礼俗的庄重典雅需在践行中感受,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需在践行中体悟。礼仪践行是发挥传统人生礼俗时代价值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方式。以创新转化后的人生礼俗作为当代社会个体的礼仪践行内容,既可以满足个体对生命仪式的需要,又可以带动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在有形的礼仪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了无形的道德与精神。铭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走进历史才能理解当下,传承传统人生礼俗需要通过普及教育来进行。在教育中普及,在普及中濡化,传统人生礼俗可以通过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激活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强宣传教育等多元化方式,影响当代人的生活实践,提升当代人的精神境界,从而切实发挥其时代价值。 历史上,中国凭借礼乐文化在世界独树一帜,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之邦就在于其中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重要生命节点都有礼可循,全民知礼、守礼、行礼,则社会风气可为之一变。所以当前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人生礼俗的珍视,创造性转化其礼仪形式,创新性发展其礼义精神,实现其时代价值的新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警惕复古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在与其他文明交流的语境下理解传统礼俗,如此方可真正将人生礼俗的传承置入现代社会与进步思想的构建中,达到“关注生命状态,回归生命本真”的文化目的,在理解礼乐文明精神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对话。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