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综述日本近年来元明清诗文研究的情况,显示日本学者在选题和方法上的特点,以及与我国学界研究旨趣的异同。 关键词 日本;近年;元明清诗文 元明清诗文的研究在中国古...
美国中国史学界把中国广大国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历来成为风气。[1]然而,2 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研究中国史的学者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逐渐将研究的焦点从过去的整体研究转到地...
一 让我盼望已久的仓石武四郎《述学斋日记》,终于在中国面世了。而且,一下子,还出了两种本子。先是看到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论集》中,由陈捷作文介绍并点校的《述学斋日记》,本...
1880 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汉学家王西里在世界首部中国文学通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对中国儒学典籍《诗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在研读大量原文史料的基础上提出...
1996年夏,我有机会出席东京的学术会议,在东洋文库的地下书库里,我发现了莫理循文库,其收藏品非常丰富,令我惊异、感叹。莫理循文库的收藏品是日本人从莫理循手中购买的。我心中暗...
16至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向欧洲介绍中国各方面情况的文字报道里,中国的历史著作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研究中国文明的汉学在19世纪初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纪律,对汉学的兴趣最初...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的《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于2000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由于该书的许多观点与以往的认识迥异,立即引起美国中国学界的强烈反应...
纷繁复杂的线条交织成的五光十色的旧上海社会、经济、政治,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作家饶有兴趣涉足的领域。近些年翻译出版的爱狄密勒《上海冒险家的乐园》、霍塞《出...
记者介绍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人发现美洲之年》一书的文章和专访,春节前在本报6版发表后,接到许多有意引进此书的出版界人士的咨询,有些问及该书是否戏说之作。记者...
概况。2005年讲谈社出版了《中国的历史》系列著作,其中魏晋时期的有金文京《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时代》和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两本专著。这套系列丛书...
编者的话:中外学者在对中国大战略的关注点上具有明显差别:国外侧重于中国大战略的安全与外交等内容,他们关心中国大战略的对外行为和对外影响;而中国学者更关注包括经济增长、政...
关键词 日本的民间文学研究 中国民间文学 概述 在日本民俗学创立初始,作为民俗资料的民间文学就是田野调查的主要对象,逐渐积累至今,已拥有相当庞大的数量。利用这些反映民众...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个李约瑟谜题的主要提出者李约瑟博士生前最终研究成果将于今年年底发表。李...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实质性交流应始于明末清初的耶稣会入华,荷兰当代汉学家许理和认为这是中西文化之间最纯粹的一次文化交流。胡适则认为17世纪耶稣会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就是文...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先生是享誉国际汉学界的历史学家,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史景迁之名,乃取景仰司马迁之意。他的历史传记《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以下...
内容提要 本文曾提交2000年中国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主办的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06年7月韩国东亚朱子学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会议,现应浙江省儒学学会吴光常务副会...
近年,海外汉学界对中国出土简帛的研究已日渐与国内同步。简帛的发现在中国,但简帛的研究已属于世界。综观海外学者的简帛研究,可有如下基本认识。 一、积极推进郭店楚墓竹简...
大国政治的悲剧循环 911事件及随后的反恐战争,似乎重写了大国关系的新篇章。不少乐观人士就此得出结论,断言冷战后时代终结,另一部分较为清醒的人士则认为,以反恐为轴心的大国关...
编者按:罗素的《中国问题》(1922)是一部名著,姚小平教授从现代角度对罗素关于汉语、儒学和科考等三个方面的论述做了富于启发性的解读。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曾在1920年来到中国,并...
托马斯阿罗姆(ThomasAllom,1804-1872),一个没有到过中国的英国人,所画的中国风景却成了西方最早,也最有名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图画本教科书。而今,阿罗姆的画又不约而同地受到了国内出版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