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 [观点争鸣] 关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 2017-12-14

    2013年2月,89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举办大型系列公益讲座“中国古典诗歌吟诵与教学”。 吟诵作为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特有的传统方式,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

  • [观点争鸣] 方启:考古应自己撕去面纱 2017-12-14

    方启 时下,公众考古已成为一个热词。公众从未像今天这样将如此多的关注赋予考古领域,全国各地的公众考古活动层出不穷。 但是冷静地看一下就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公众考古活动...

  • [观点争鸣] 解开《尔雅》性质之谜 2017-12-14

    元大德刻本《尔雅》 过去几十年,学界曾对《尔雅》的性质问题,作过深入研讨,有的说是同义词典,有的称是类义词典,有的认为前3篇是同义词典、后16篇是类义词典,更有的以为只...

  • [观点争鸣] 文化评析: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 2017-12-14

    清明节实现了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享受美好生活时想到逝者,不至于轻浮放浪;追思故人时看到生活之清丽美好,不至于过度沉重。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

  • [观点争鸣] 陈来:世界意义的儒家 2017-12-14

    陈来 编者按 前不久,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海上儒林——《何谓普世?谁之价值》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当代儒家学者上海论坛”召开。会上,专家学者就...

  • [观点争鸣] 国学博士论坛:论《恒先》的万物生成论 2017-12-14

    周耿 周耿,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2011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先秦道家人性论研究》。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张松辉...

  • [观点争鸣] 国学博士论坛:《易传》与忠德 2017-12-14

    桑东辉 作为传统道德范畴的忠德,早在《周易》中已有萌芽,特别是《易传》中蕴涵着丰富的忠观念内容,并对中国传统忠德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易传》天...

  • [观点争鸣] 徐刚:编撰现代《四库全书》说易行难 2017-12-14

    中国早已摆脱饥饿,但精神上的饥饿不容忽视。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认为,如今我们这么大的国力、财力,可以集中一批有识之士和专家,对于我们自身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把哲学...

  • [观点争鸣] 刘辉:“汉承尧运”的汉画像解读 2017-12-14

    刘辉 《史记》和《汉书》均说汉取代秦是承天命、继尧运。在刘邦的故乡沛县,至今也流传着刘邦为帝尧之后裔及神龙转世的传说。这些故事,汉画中会有吗?在《武氏祠汉画像石》中...

  • [观点争鸣] 中小学生应该学点繁体字 2017-12-14

    对多数人来说,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使用繁体字的机会毕竟不很多,但是,繁体字又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有时也确实会用到繁体字,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 繁体字是与简体字相对而...

  • [观点争鸣] 郭万金:国学商品化的精神背离 2017-12-14

    国学之根,在中华之道的承载、宣扬,其当下的炽热并非健康的生命体征,而是功利的病灶,如果没有精神的注入,终将行之不远。 近年来,国学很有些兴盛的意味。图书销售榜上常有...

  • [观点争鸣] 马执斌:反用典故不是李白的创举 2017-12-14

    我国古代文人作诗填词喜欢用典。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引用前朝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如投军报效,曰“请缨”,属于事典,见《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

  • [观点争鸣] 晁会元:《本草纲目》珍贵祖本的发现与研究 2017-12-14

    晁会元 我是民间的一名业余古籍收藏研究者。前几年,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寻找稀见古籍。一名书友告诉我,伏牛山里的村民有套明版列女传,我到那里后,见是民国影印本,挺失望。村...

  • [观点争鸣]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闽南文化与朱熹思想形成发展 2017-12-14

    朱熹是宋明理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与闽南地区有不少关联,作为朱熹“过化”之地,闽南文化受到朱熹思想的重要影响...

  • [观点争鸣] 鲍鹏山:被扭曲的道德 2017-12-14

    《论语·公冶长》: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甜蜜花巧的话语,奉承讨好的脸色,过分做足的恭敬,...

  • [观点争鸣] 王家范:司马迁“三代文化论”释读 2017-12-14

    作者:王家范 司马迁的“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的真意,决不是要让文化重新返回夏代的状态,而是主张返璞归真,尊重“自然之道”。与《史记》相比,后来二十余史显然身形...

  • [观点争鸣] 申超:清华简《系年》与息、楚史事初探 2017-12-14

    申超,男,西北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本文出自博士论文《清华简与西周及春秋若干史事考》。 博士导师:西北大学教授田旭东 通信评委:中国孔子研究院教授杨朝明美国达...

  • [观点争鸣] 谢柏梁:如何纪念世界文化巨人汤显祖 2017-12-14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日程表上,2016年将在全世界范围内隆重纪念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作家:中国的汤显祖、英国的莎士比亚和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这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们...

  • [观点争鸣] 文学性缺失:当下诗词之弊 2017-12-14

    今天不少的旧体诗词已经成为一个“文学”问题。只要冷静地观察与思考,对比着中华古典诗词,就会发现差距在哪里。 时下,大多数旧体诗词在重复古人、重复他人、重复自己,令人...

  • [观点争鸣] 杜诗“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中匡山在何处 2017-12-14

    唐代大诗人杜甫与李白私交甚密,两位老友久别后,一直无鱼雁消息,杜甫对故人甚是想念,遂赠诗一首,题曰《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