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视频、游戏等内容,读书的吸引力大为逊色,阅读特别是整本书阅读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于深度阅读、系统阅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温儒敏教授对学校和家庭有何...
您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为什么喜欢天文学?从小就感兴趣吗? 江晓原:实际上我谈不到热爱天文学。考大学之前,我初中毕业后在工厂工作了近六年,对工厂生活有些厌...
您出版过《红楼梦》的相关著作,如《风起红楼》《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红楼二十讲》等,《话说红楼梦》还有韩文译本。能否谈谈,您所理解的《红楼梦》在众多红学家中有何...
您的枕边书有哪些?这些书为什么会成为您的枕边书? 陶慕宁:我的枕边书有个变化的过程。开始卧读是“文革”初,因为没有资格作红卫兵,便成了“逍遥派”。无所事事,家里有些...
枕边书系列之52 枕边书是读书人的标配 您也有枕边书吗? 易中天:当然,那是读书人的标配。没这个,只能叫爱学习,不能叫好读书。 读书与学习有什么不同? 易中天:学习是生存需...
■受访人:曹文轩 ■采访人:赵晖 采访人:曹老师好。北大百年校庆时,您写过一篇题为《背景》的文章,当初您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角度来谈论北大与您的关系? 曹文轩:百年校...
儒家讲“仁学”,强调人的自觉性。现在人类走进了死胡同,成为物质的奴隶,活得像机器。实际上,相比于物质生活,人更需要的是丰富的精神生活。健康的生命体,不需要太多的物...
□《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很多人不假思索就说当然是孔乙己,中学语文也是这样讲的。其实不然。 □前一段社会上流传说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大大减少了,其实不是事实。 □读...
枕边书系列之51 您主编过《补天——科学文化名人访谈录》,主编过“科学大师传记丛书”。据您了解,科学名人的读书生活有何特点?您推崇怎样的读书生活? 刘兵:《补天——科学...
时间:2020年1月24日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光明网 主持人:李兵(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嘉宾: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徐勇...
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参与编写的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获首届全国高校文科优秀教材一等奖、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中国图书奖、教...
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常开玩笑说,自己是一个好的教书匠,不是什么“家”。但是,在学生们眼里,宁先生是南开大学“四大才子”之一,是“典型的文人才子”,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挥...
您曾在一次讲座中谈到读书的体会:书要越读越薄,甚至将一本书浓缩成一句话。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越读越薄”?重读、读透? 王立群:对!是这样。有些书,特别是跨专业、跨研...
您是国内首位文牍学博士后,研究文牍学有何契机吗?做学问做到博士后,读书一定很有方法,愿意总结一下吗? 郦波:应该说是命运的选择吧,当时自己也想继续读博后,而另外一方...
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读书较多?还是对学习有天然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开发主要来自什么? 吴国盛:之所以15岁就上了大学,不是因为我成绩好,...
20世纪90年代,您在《美文》上开“再读圣贤”专栏,引起很大反响。您是从什么时候起意“再读圣贤”的? 鲍鹏山:90年代初,我在青海,一个朋友在《青海青年报》做编辑,我那时主...
您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自己是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之后才开始经典作品的阅读。在这之前,您的阅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王彬彬:我不记得说过这种意思的话,这可能有些误会。进入...
精神传统 郝倖仔:史语所内部的学术环境,或者说是精神传统,一直保持下来了。被聘到香港任教的李孝悌教授,就说自己“对史语所是无尽的怀念”。因为有一点他在所里时不曾留意...
您的枕边书有哪些?您的枕边书会经常变化吗? 吴承学:很惭愧,我枕边并不放书。我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和书一起度过,书本是我的日常必需品,有如工人农民的劳动工具。劳作之人...
您在初中时就迷恋雨果的作品,有什么契机吗? 叶兆言:没什么契机,很偶然的原因,无意读到了,发现雨果这本小说好看,就看这本,然后发现那本也好,也好看,于是就喜欢上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