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 [国学理论] 中国古代瓷器和制瓷技术在东亚的流布 2022-11-09

    中国与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不仅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而且在古代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彼此交流较多,起源于中国的制瓷技术和中国产的瓷器在中国本土以外的生产与使用也最早出现在...

  • [国学理论]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颜谢”与浙南瓯江山水诗路的形成 2022-11-09

    温州古名“瓯”,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建郡,名“永嘉”,唐朝时始称“温州”。“颜谢”,即颜延之与谢灵运。浙南“瓯江山水诗路”即以瓯江水系为主线,以温州城区,...

  • [国学理论] 《通湖山摩崖石刻》与纪功刻石叙事转向 2022-11-09

    东汉边塞纪功刻石《通湖山摩崖石刻》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额里斯苏木通湖山顶,地属汉代西北边境的凉州武威郡辖地。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发现,也有一些学者做过介...

  • [国学理论] 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写在契丹文字出土一百周年之际 2022-11-09

    图一 图二 图三 2022年6月21日是契丹文字出土一百周年。1922年6月21日,四件灰色砂岩质正方形哀册从辽兴宗的永兴陵中被挖出。这四件哀册分别是契丹小字和汉字版的《辽兴宗皇帝哀册...

  • [国学理论] 秦文化的天下观 2022-11-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

  • [国学理论] 汉武帝与西王母信仰 2022-11-09

    西汉武帝一朝,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经营西域。张骞受汉武帝之命而进行西域探险的直接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断其右臂,彻底解除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但大月氏新迁中亚,...

  • [国学理论] 学术圆桌:天人合一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2-11-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

  • [国学理论] 域外《尚书》学传播与流变 2022-11-09

    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之一,《尚书》不仅在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层面有重要价值,其在东亚文化圈的重要作用亦不容忽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尚书》流入西方世界,成为西...

  • [国学理论] 由祭祀到礼制: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玉器视角 2022-11-09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

  • [国学理论]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拓宽文学道路 展现文学力量 2022-11-09

    新时代文学新气象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文学在投身时代、书写人民的过程中表现出新特点新气象,为丰富文化生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 [国学理论] 悌之道 2022-11-09

    《论语》开篇《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弟”通“悌”,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人道,其根源在于孝悌。孟子则进一步提...

  • [国学理论] 文学争鸣·刘学锴:可否换一种思路读《清明》 2022-11-09

    对于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不说“考”,而说“读”,意味着这首诗的相关问题,包括时代、作者和那个“杏花村”,光靠“考”是很难考出来的。也不是哪位权威学者可以“一锤定...

  • [国学理论] 科学家书札的时空解读——以地质学先驱章鸿钊友朋书札为例 2022-11-09

    “书牍者,所以通情愫,商学术,传见闻,道阔契者也。”书札,或作尺牍、书翰,是山海难平、路远迢迢的时代里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书札不仅是思想交流的载体,也是文学书...

  • [国学理论] 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2022-11-0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演变而经久不衰。直至近代,中华文明遭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一个在经济、政治、军事全方位超越中国的西方文明,使得中国人发出了“数千年未...

  • [国学理论] 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跨文体成就比较 2022-11-09

    对作家创作成就的界定,是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一项基本任务。这种界定,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完成的。文学史研究者将某位作家与他的前辈作家、同代作家及后代作家...

  • [国学理论] 《诗》《书》《礼》《乐》是最早的教科书 2022-11-09

    六艺可以全提,可以合论,亦可分论。现在请合论《诗》《书》《礼》《乐》。《诗》《书》《礼》《乐》为何可以并提合论? 盖缘于此四“艺”实有其特殊性。这涉及最早的学校设...

  • [国学理论] “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中国传统耕读教育浅谈 2022-11-09

    【读史札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耕读”是安身立命和治家的根本之道。早期儒家传统尊“劳心”贱“劳力”,孔子在回应“樊迟请学稼”时表示:“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

  • [国学理论] 学术圆桌:弘扬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天下观 2022-11-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中华文明史上,协和万邦的...

  • [国学理论] 从正体与俗体演变看繁简字 2022-11-09

    汉字由殷墟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400多年历史。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时常分化为正体和俗体。 裘锡圭先生说:“我们可以把甲骨文看作当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而金文大体上可...

  • [国学理论] 敬天法祖信仰可追溯到8000年以前 2022-11-09

    每每看到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说法。但正相反,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数千年而至今充满活力,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华民族始终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古代中国人的深层信仰当然不是宗教,不是...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