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到阿瑟丹托的艺术的终结、劳伦斯卡弘的哲学的终结、卡尔博格斯的政治的终结以及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学术界弥漫着浓厚的终结论的氛围。当...
从前人的研究说起 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三者相提并论,可以反映出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种说法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今天,有相当数量的杂剧剧本。我们若查检《中...
学者们认为,日本民族学的发展,从1883年起经过萌芽时期、奠基时期和战后调整时期,1964年以后进入了大规模开展世界民族研究时期。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制约...
对文学终结这个问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我们通过对他们的文章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他们除了都是在说文学的未来的命运之外,说的其实不是一回事。 误解一:文学观...
李鸿章曾经说过,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儒家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 本报记者 谷重庆 马娟 北京报道 编者按: 数千年前一个老人认为“天下有道,...
前言 这篇文章是应编者的建议,将我以前发表的两篇文章,即《日本人和鲁迅(上)》(《人文学部纪要》4、5号合刊,1971年3月,和光大学人文学部)与《在日本的鲁迅(上、下)》...
——访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长江商学院人文委员会主席杜维明教授 教授简介:杜维明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荣誉教授、长江商学院人文委员会主席,曾先后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真正西化成功的都是儒者 《21世纪》:已故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Mary C.Wright)曾在其代表作《同治中兴》中提出了中国传统思想无法与现代体制相容的观点,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
作者:薛雯,文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艺术系。 内容提要:颓废是一种艺术化的精神,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看,它是颓靡与颓放的结合,执行自我原则,尊重生命的行动力,以艺...
内容提要:叛逆的生活、欲望的沉迷以及狂欢后的虚无,这一切使卫慧小说弥漫着浓厚的颓废气息。这不是从流行意识形态所作出的道德审判,而是从艺术的角度所捕捉到的审美体验。...
西方的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身成长与衰落、优越与缺憾的历史。 马可·波罗时代的旅行家用几乎程式化的套语赞叹中国。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方冒险家、商人在中国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近年“海外汉学”或曰“海外中国学”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这当然是因为今日的海外研究,早已远远超越了数百年前西方了解东方的初衷,而成为...
最近阅读俄罗斯当代诗歌,遇到一首诗,题为《中国长城》,不由得联想到过 去翻译普希金的诗,翻译俄罗斯侨民诗人的作品,也有诗作出现过长城形象,把这些与长城有关的诗歌放在...
汉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就狭义而言,英文Sinology一词,主要指海外学者对中国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同时也包括某些“专学”研究,如敦煌学、考古学等...
2002年6月入选法兰西学院(IAcadém ie Fran caise)院士的法籍华人程抱一以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评论家的身份为世所知,但事实上,程抱一的名字也曾出现于国际汉学史著作,他的一...
内容提要:朱自清的刹那主义虽然根本上不免颓废气息,但他强调的是抓住现在,实现刹那的人生意义与价值,这种刹那主义既没有佛教的幻灭感,也与追求感官享受的及时行乐者的颓...
作者:张晓波 两年前,在杭州一个爱好思想的朋友家里小住,朋友对我说,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马上要出版了,看得出来,他是一脸的兴奋,那是2002年的一个夏天。两个月...
从话语学的角度看,经翻译者翻译后形成的文本已不同于原文的底本,而是翻译者读解的话语文本。这一译者话语文本,是由译者的研究方法和认知观(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也包含在内)而构...
《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学》是汇集我父亲阎宗临在1937年至1943年间发表的关于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的论文而编成的。这些论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传教士与法国早期汉...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1864-1912)(注:陈昭瑛选注:《台湾诗选注》(台北:正中书局,1966)〈春愁〉,页162-163。)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