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 [其它] 陈君:《大学》《中庸》的经典化及其现代意义 2024-07-19

    《大学》《中庸》原是先秦儒家的两篇文章,为孔门“七十子后学”所撰,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大学》主要讨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主要讨论性...

  • [其它] 徐渊:吴承仕先生与《三礼名物》 2024-07-19

    1926年1月10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廿六),吴承仕上书章太炎论“古今文”(《华国》第二期第十二册)。是时,吴承仕正任课中国大学,为诸生讲《尚书》,“拟仿刘申受之例,别作集...

  • [其它] 郑治文:“礼者,人道之极”:荀子对“礼”的创造性转化 2024-07-19

    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之于儒学发展的典范意义在于昌明周孔之教、增辉礼义之道,建构了以“礼”为第一原理的新型儒学思想体系,从而继孔孟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对“礼”的...

  • [其它] 张学谦:纬书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2024-07-19

    所谓“纬书”,是指兴起于西汉末、定型和尊崇于东汉的一类冠以“河图”“洛书”及七经之名、伪托上天及圣人神化儒学的文献,东汉人习称“图谶”。“纬”名的出现实际上迟至东...

  • [其它] 陈丹:儒学阐发不只注疏释义,需多些时代之问 2024-07-19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通过对话开展文明交流互鉴。其中的儒学“登峰”研究,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智慧,提升儒家文化传承创新话语权...

  • [其它] 陈来:成中英哲学的“本体” 2024-07-19

    1、哲学的智慧 成中英认为,哲学不仅是“爱智之学”,还是“知人及己“之知”、爱己及人“之爱”,是一种“智慧之知、智慧之爱”。因为无论你追求什么,总是要在知识的基础之...

  • [其它] 张立文 温海明:走向“和合学”之路——张立文先生访谈录 2024-07-19

    编者按: 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极探求儒学学者个人的思想学术如何与社会变迁相交融...

  • [其它] 孙丽华:过错与成长——《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2024-07-19

    摘要: 《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其中关于人的过错的论说颇多。文章梳理了《论语》中有关过错问题的观点,阐释了孔子及其弟子对待过错的态度与方法,分析了其思...

  • [其它] 孔祥安: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2024-07-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居安思危”出自《尚书》。“《书》曰:...

  • [其它] 王宇:道统中传道者的老师一定是传道者吗? 2024-07-19

    在历史上,是朱熹第一次提出周敦颐传道于二程兄弟,不仅二程兄弟是道统谱系中的传道者,周敦颐也具有同样的地位,此即“周程授受”命题的由来。问题在于,二程反复强调其对“...

  • [其它] 赵培:两周学术生态变迁中的《书》学 2024-07-19

    作为《书》类文献权舆之《坟》《典》类文献,其存亡情况,章学诚云:“左氏所谓《三坟》《五典》,今不可知,未知即是其书否也。以三王之誓、诰、贡、范诸篇,推测三皇诸帝之...

  • [其它] 张强:何为“儒家律师” 2024-07-19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叶士心发起了一个“儒家律师”公益项目,号召有儒家情怀的律师积极参与普法、支教和儒家文化推广的事业。我们同为“儒士社”的成员,对于“儒家律师”的概...

  • [其它] 薛福成致袁昶手札三通考释 2024-07-15

    摘要: 浙江省博物馆藏有薛福成致袁昶未刊手札三通,均写于1891年。其时薛福成任驻英法公使,袁昶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薛福成在信札中向好友兼同僚袁昶提到了中英在喀城、...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