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光明谈:对于错误,博物馆不可草率对待 2017-11-24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日前被网友指出了9处错误,包括展品命名错误、说明牌信息过时、说明牌张冠李戴等。目前,博物馆表示,已连夜排查纠错,虚心接受网友的批评指...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7-11-24

    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证明,‘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积极的...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7-11-24

         2017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中指出:“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我们要以‘长风破...

  • [国学漫谈] 名家读经典·史家的“童心”:《史记》阅读体验 2017-11-24

    《史记》(全十册) 中华书局出版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前90年) 《左传》有“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的说法。《史记》沿袭了这一记载。《鲁周公世家》载:“昭公年十九,犹...

  • [国学漫谈] 不喧哗 自有声——聚焦“文化节目热” 2017-11-2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近期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网络平台和社交网络。文化类节目的“火爆”从何而来,...

  • [国学漫谈] 弦歌不绝 国土重光——“七七事变”八十周年重温文化抗战 2017-11-24

      一天会比一天美好 何兆武(历史学家、翻译家) 我是1921年秋天出生的,1937年秋天离开北京时刚满16岁。 那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完高中一年级,暑假里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我那...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保护性破坏”如何终结 2017-11-24

    近日,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在建设中被曝“野蛮施工”“破坏文物”,一位作家在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工人们用电钻把旧砖撬掉,换上仿古新砖。有关部门在调查后认为,“该工...

  • [国学漫谈] 《淳化阁帖》中的二十四节气·小暑 2017-11-24

    大热帖(书法)王羲之 《说文解字》将暑解释为热,七月初的小暑节气,表示炎热的天气开始了。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这时的物候,首先就是“温风至”,可见此时,...

  • [国学漫谈] 人民时评:涵养温暖向上的大学之道 2017-11-24

    大学生正处在走向精神成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导引,需要大学帮他们扣好价值观的“扣子” 这两天,有一则小消息颇有趣味: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校区宿舍楼的洗衣房门...

  • [国学漫谈] 新论:为青少年打开中医的大门 2017-11-24

    中医药进校园,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更年轻的基点,也为青年人树立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土壤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走向未来的根,而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

  • [国学漫谈] 代表委员手记·朱永新:办好中小学图书馆这一“精神食堂” 2017-11-24

    前不久,有朋友给我寄来整整两大箱图书,里面有一部分是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穿越玄幻、恐怖惊悚的图书。他告诉我,这些图书都是通过公开招标进入中小学校的,并说目前中小学...

  • [国学漫谈] 暑天西瓜冰雪声 2017-11-24

    蔬果图。钱选/绘 西瓜自古就是消暑解渴的首选食品。 在没有电风扇、空调设施的古代,炎热酷暑是一段很难捱的日子。《燕京岁时记·颁冰》载:“京师自数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

  • [国学漫谈] 金台论道:看视频能代替读书吗 2017-11-24

    近年来,以《罗辑思维》《晓说》等为代表的知识性脱口秀节目在我国互联网上大量涌现,其中不少是读书类节目,有的节目把几本书的主要内容浓缩一下,由主讲人口述精华,以讲故...

  • [国学漫谈] 申遗成功不是句号 2017-11-24

    北京时间7月7日、7月8日,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先后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遗”大国。...

  • [国学漫谈]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获奖感言·张忠纲:心甘情愿为杜甫卖命 2017-11-24

    我们师生三代人接力,历经36年而完成的680万字的《杜甫全集校注》,荣获图书奖。我特地从美国赶来参加颁奖典礼,可谓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1978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萧涤非先...

  • [国学漫谈] 网言: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 2017-11-24

    近年来,我国已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日前,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国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

  • [国学漫谈] 书界观察:摒弃“伪校点”“伪注解” 2017-11-24

    日前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揭晓,点校本《史记》修订本、《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和《杜甫全集校注》获得图书奖。在近十几年出版的古籍整理著作中,这三种书的体量不算特别...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流动的博物馆”更有文化价值 2017-11-24

    据媒体报道,自8月10日起,由来自故宫博物院的168件乾隆年间的文物,与来自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常州博物馆等机构的数十件文物构成的共计200余件展品的《盛世天子——清高...

  • [国学漫谈] 文学经典阅读调查:影视改编无法取代经典阅读 2017-11-24

    作为“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的一个子课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对文学经典判定标准的认知中,思想深度是当前大学生最为看重的主导性标准,它不仅贯穿在大学生...

  • [国学漫谈] 卢国龙:怎样读《抱朴子》 2017-11-24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分别属于儒道二家,但作者是同一个人,即东晋时的葛洪。将《内篇》归属道家,将《外篇》归属儒家,是由葛洪自己首先提出来的,可见于《外篇》的《自叙...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