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帝京篇》组诗由十首诗和一篇序文组成。序文交待了写这一组诗的意图,这十首诗则是唐太宗实践创作意图的产物。其中的第一首描写了皇宫之恢弘与壮丽,第二首至第九首则...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热病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化的服饰制度。香港文汇报今日刊文称,这种制度不但为礼教所维护,而且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逾越。然而...
细数中国历朝统治者,不乏碌碌平庸之辈。其间,少数几位活跃于权场的女性权柄操纵者,却个性鲜活,政绩突出,可令须眉汗颜。 吕雉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掌皇帝权,行天子事...
内容提要: 本文比较分析了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与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揭示了两者的相同之点在于都是挚友之间友谊与分歧的产物;都显示出博大的胸怀与恢宏的气...
作者简介: 彭华(1969-),男,四川丹棱人,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古代思想与文化、近现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研究。 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钱穆语)、...
(一) 在大自然中,禽兽足爪践地,原始人则是手足赤露,攀缘行走。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为了抵御风寒,防止刺伤,发明了鞋。最初的鞋只不过是裹在脚上的兽皮。我国大约在50...
前几日,读了一本明代洪应明著的《菜根谭》。仔细品来,颇有味道。古人云:“性定菜根香”,菜根者,弃物也,如此书,多不为人知;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能解;如此书,唯静心...
窗,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不过是房屋的一项构造。然而,它在古代诗人的心中,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它折射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人非常讲究窗的制作。...
亚里士多德与老子对人类社会之思维方式相似,且与孔子或柏拉图不同。亚氏与老子之思维是以已存,已知之政治制度为起点,分析其内涵,优缺,与倾向;然后加入自己之意见,在理...
用人名对对子,也是联对的一种。早在唐朝武后时期,文人游戏已兴此风。那位赋诗敏捷的东方虬曾预言:后世文人必用自己的姓名与西门豹联对。然而,千载之下知音还难觅啊!清人...
服饰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因此她把服饰放在人类生活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首位。在我国的史书中,人们不难从《舆服志》上找到当时社...
唐代绯闻最多的诗人是元稹。 唐代官至宰相而又开一代诗风的人是元稹。 唐代忠诚于爱情和友情而又被指责为薄情寡义的人还是元稹。 元稹身上缠绕着太多的重重迷雾…… 一 对元稹...
长久以来我对词的认识总喜欢停留在某个时期 (宋朝)或者某个词人(李煜)的阅读当中,而对他们以外的作品却知之甚少,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个时候涌进了我的视阈。那是在大学读书的某...
长安的春天,不只是霸陵飘拂的柳丝,不只是青阳门里胡姬酒家,不只是曲江岸边杂花生树,不只是芙蓉园里的歌吹;长安的春天,还在那饱满着青春气象的诗歌里…… 一 唐代的社会...
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刘、焦两人的殉情而死,历来为人们同情和赞颂。很多文章在对悲剧产生...
一直以来都酷爱李义山的诗,到没有太多可以说得清的原由。似乎总能从他的诗歌里找到一种味道,忽闪忽现地在记忆里回返。 林庚先生谈起李商隐的诗时,觉得李诗中具有“词的风情...
观今中华诗坛上,甚是荒凉。检点一下,问题很多,就我所见,有三点至关重要,今且列将于下,还望我中华诗人,能暂放争议,走出梦境,携手共振,愿我中华人民深剖己过,励精图...
“有”、“无”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可以说这二者与“道”是并列的。无独有偶和“道”一样,历来对“有”“无”的诠识总是飘浮不定、公婆异说的。从古到今关于对“有...
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读书亲近儒臣。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 ——《新唐书·仇士良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