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古今绝对续句拾趣 2017-11-23

    作者简介: 钟胜天,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古往今来,因背景独特或技巧出奇而长时间无人能对的出句便被称为“绝对”,也称“绝联”或“悬联”,甚至美其名曰“片玉”。这些绝对...

  • [国学漫谈] 影视作品中对皇帝“三呼万岁”浅析 2017-11-23

    摘 要: 现在在银屏上,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诨,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作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不符。...

  • [国学漫谈] 悲兮壮兮陶渊明 2017-11-23

    作者简介: 竹人,女,硕士。供职于浙江省余姚市文联 陶渊明的诗是那么的美丽,而他的生活却是很心酸;陶渊明的归隐是诗意的,而他生活的年代是混乱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成功...

  • [国学漫谈] 乌烟瘴气的明成化时代 2017-11-23

    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位网友对明朝十六帝做的评价。对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那位网友说:“拨乱反正,以德报怨,前期明君,后期乌烟瘴气。”“拨乱反正”,笔者...

  • [国学漫谈] 《红楼梦》中咏淮诗 2017-11-23

    一部《红楼梦》,共有120回,约73万余字。 《红楼梦》写的是金陵、石头城里的皇亲大府里的故事,却也有诗咏到了淮阴。 此诗在书的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三 2017-11-23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的动态感特别强,有的诗人或读者也特别欣赏这种动态感,例如杜甫,就常用动态感来称赞他所喜爱的诗篇,如称赞岑参的诗作是“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夜听...

  • [国学漫谈] 世博圆梦 妙联焕彩——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妙联赏析 2017-11-23

    上海世博,展画的元素,涌诗的素材,击舞的节奏,唱歌的时代。她让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世界则通过她正展示着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值此中华民族百年圆梦并引以自豪...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 2017-11-23

    一、何谓理趣 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 [国学漫谈] 一场理论与实际的激烈碰撞——谈街亭之战中的马谡与王平 2017-11-23

    公元228年,甘肃街亭,南山。 一位将军不顾左右部下力阻苦谏,满脸面带愧色,极其绝望的对着南山下的魏军咆哮:“再让我冲一次,我一定要把街亭夺回来!”。 这就是三国史上著...

  • [国学漫谈] 中秋望月说曹诗 2017-11-23

    秋风渐凉,又是一年中秋时。举目苍穹,难免让人生出似水流年、岁月蹉跎的悲壮来,在这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中,不觉想起曹君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

  • [国学漫谈] 网络言情小说的社会潜意识 2017-11-23

    当下网络小说借助便捷的网络支付方式,自成一产业。源源不断的写手、操作娴熟的运营商、乐此不疲的消费大众共襄盛举,将乏人问津的当代文学置于脑后,甚至有压倒影视作品的趋...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词的荒诞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五 2017-11-23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苑中,有的诗词看起来似乎违反常理,让人觉得很荒唐,例如六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的噪声怎么会使林间更加寂静呢?同...

  • [国学漫谈] 俞樾是如何评价《聊斋志异》的? 2017-11-23

    晚清大儒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曾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过比较精辟的评价。其言曰: 纪文达公尝言:《聊斋志异》一书,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先君子亦云:蒲留仙,才...

  • [国学漫谈] 冯友兰——三史六书的诗意风景 2017-11-23

    作者简介: 胡正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国学院研究员。 一 夜读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自序》,对其中的“一别贞江六十春,问江可认再来人,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四...

  • [国学漫谈] 佳句咏仙境 妙联话桃花——桃花源妙联新作赏析 2017-11-23

    作者简介:钟胜天,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花源,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而举世闻名,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曾沿着陶令的足迹来此巡...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词的结构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六 2017-11-23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内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韵,外在的则是辞采、声律和结构。但是,任何内在的美感都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意境的和谐和混成,必须靠文字的声律、辞采来体现...

  • [国学漫谈] 二王书法至美而亡 2017-11-23

    犀因角丧,雀缘羽殒,虎为皮亡。世间至美之物皆因至美横陈,世间尽善之事皆因尽善捐生,所谓红颜薄命、香消玉陨,所谓礼崩乐坏,每况愈下是也。精妙书法,人所共爱,清雅丹青...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词的辞采美——《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七 2017-11-23

    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诗人内在的气质、秉性,外在的生活环境、美学趣味,诗歌的构思、意境、语言等。但在众多的因素中,语言诗歌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无论...

  • [国学漫谈] 开卷有“乐” 2017-11-23

    人常说开卷有益,我却感觉时常是开卷有“乐”。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直接出自《渑水燕谈录》,书中有一则说到宋太宗一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就对臣下说:“开卷...

  • [国学漫谈]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一 2017-11-23

    按: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笔者陆续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和台湾大学访问或作客座,教学研究之中,结识了诸多学者。其中成功大学文学院张高评教授是来往较多的一位。张教授...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