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 [其它] 道家伦理的精神哲学意义 2018-01-01

    道家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尤其与中国人的伦理精神相始终,是不证自明的事实。道家在中国道德哲学体系中的结构性意义,在理论与精神两个层面都得到确证。理论的层面,道家始...

  • [其它] 峨眉山作为道教名山的早期历史刍论 2018-01-01

    摘要: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但最初并不是作为一座佛教名山而存在的。在远古时期大山崇拜情结作用下,华夏先民赋予了峨眉山以神奇的功能,使其承担、分有了神话传说中...

  • [其它] 海外华人道教的历史与现状 2018-01-01

    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秦汉以前,但道教教团组织的正式创建是在东汉时期。明清以来,随着东南沿海移民的步伐,道教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地区,成为海外华人宗...

  • [其它] 道经中的“解冤释结”思想论析 2018-01-01

    道教在创立之初,就涉及到解冤的问题。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谈到了许多解冤结的思想[1]。在《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中,以解冤为主题的道经就有《太上道君说解冤拔度...

  • [其它] 唐代宫廷乐舞《上元乐》中的道教元素 2018-01-01

    唐代是中国古代宫廷乐舞的高峰时期,不仅具有严整的雅乐祭祀乐舞,而且构建了完备的燕乐体系,其乐舞构建接纳和借鉴了大量的佛道文化因素,如《菩萨蛮》、《上元乐》、《紫极...

  • [其它] 道教文化与诗歌意象——以有关天台山道教的唐诗为对象 2018-01-01

    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物,创设诗歌的艺术境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数诗歌都是这样。诗人在创作时,面对丰富多彩的景观物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取舍。客观地说,...

  • [其它] 浅论道教写经之讲究 2018-01-01

    在道教教内,真经不同于一般的书籍,是用特殊的方法制作的。至晚出于唐初的道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写经品》讲: 凡有十二相,以造真经:一者金简刻文,二者银版篆字,...

  • [其它] 以人为本、应天顺民 —道教文化与科学发展观之我见 2018-01-01

    发展是人类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经济发达、科技倡隆的当今社会, 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无偏社会形态、经济模式、政治...

  • [其它] 狂追《芈月传》,竟不知少司命是何方神圣? 2018-01-01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很多人开始好奇少司命是谁,权利有多大?为什么芈月刚出生就被丢弃河中,其母向氏最终在水中的少司命神像下将其找到?之后,为祭祀少司命,楚国设六礼...

  • [其它] 唐代中秋玩月诗与道教信仰 2018-01-01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的八月十五日夜,旅居长安的欧阳詹与他的乡人探访朋友,在朋友所寓永崇里的华阳观,写下了这段《玩月诗序》: 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庭前...

  • [其它] 道教与元散曲的虚幻意识 2018-01-01

    作者简介:贾先奎,硕士,讲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社科部,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内容提要:元代道教盛行,对当时的文人创作影响甚大,在元曲特别是散曲作品之中,体现...

  • [其它] 从祠庙信仰和雷法的演变看宋代浙江道教史 2018-01-01

    宋代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这个时期不仅仅是对自古而来之传统的集大成,更是一个直接连通现代的新传统的诞生期。一方面基于宋王朝着手道藏的编纂为日后明代之《正...

  • [其它] 一座道教名山与一个人的武术传承 2018-01-01

    (资料图) 道教,一个中国原汗原味的古代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崆峒山,其实就是平凉的一张精美的地理名片。登临一座名山,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中壮美的自然景观,重要的...

  • [其它] 千面女神西王母信仰的演变 2018-01-01

    在中国古典神话中,昆仑神话是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宏伟的一个体系。西王母神话及信仰是昆仑神话的重要内容,正如苏雪林先生所说:西王母与昆仑山原有不可拆分之关系,言西王母...

  • [其它] 持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功德无边 2018-01-01

    东极青华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等号,简称救苦天尊。道教说盖系玉清元始天尊之化身,誓愿救度一切众...

  • [其它] 近代道教与地方社会互动——以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为中心 2018-01-01

    摘要 全真丛林杭州玉皇山福星观在近代道教整体衰微的背景下逆势而上,名满江南。这与几代高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顺应时代要求,加强与地方社会互动。这主要...

  • [其它] 富好行德 财聚裕民——文财神范蠡信仰的当代启示 2018-01-01

    商圣陶朱公范蠡是道教财神庙(殿)供奉的文财神,他的人生成就和经商智慧备受历代推崇,2000余年来祭祀不辍、香火绵延。 关于范蠡的事迹,《史记》《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

  • [其它] 李约《道德真经新注》的“法自然”之说 2018-01-01

    内容提要 在唐代留存至今的多种《道德真经》的作品中,中唐时期的李约的《道德真经新注》亦是颇具特色的一种。由于在断句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观念,相应地在核心思想上,主要表现...

  • [其它] 《黄帝九鼎神丹经》源流辨正 2018-01-01

    摘要:黄帝九鼎丹是道教早期最重要的三种大丹法之一,《正统道藏》保存其两种文献,一为《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二为《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本文详细梳理了《九鼎丹经》的源...

  • [其它] 明版全本《茅山志》與明代茅山正一道 2018-01-01

    今人所熟知完整的《茅山志》有兩部,一為元代本,一為清代本。元本《茅山志》十五卷(後明《道藏》析為三十三卷),由茅山上清宗師劉大彬修定於元天曆三年(1330)。清本《茅山...

  • 首页
  • 上一页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下一页
  • 末页
  • 1923834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