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间乐器“牛头埙”,又称“泥哇呜”。 回族群众还有一种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埙,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箫”,是用黏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
羊角编钟是一种古代乐器,春秋至西汉流行于云南、广西等地。从云南出土的羊角编钟计21件,可分为三型,其中最古老者为楚雄万家坝M1号墓出土的羊角编钟,楚雄也可能是羊角编钟的...
芒筒,是苗、侗、水、瑶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又称地筒、莽筒、芦笙筒。苗语称果董、董 果木,意为筒筒芦笙。侗语称筒卜、咚的,意为大竹筒。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 管...
芒笛 芒笛,是岔芒人独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岔芒语称拉罗木、楞弄。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勐拉区南柯新寨一带。 由簧管、主管和共鸣筒三部分组成。管身竹制,...
云锣,又名云璈。打击乐器。唐宋两代的诗词中已有演奏云璈的描述。宋苏汉臣所绘《货郎图》、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绘有云锣(《中国音乐史图鉴》IV—...
西沙,汉译“腰铃”,以其围于腰间演奏而名之。它是满族萨满乐器中的另一种重要乐器,亦称“摇铃”(以扭腰摇晃演奏而名之)。我国东北许多地方史志中都有关于西沙的记载,譬如...
大筒萧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马场乡特有的民族乐器,此萧形体粗大,演奏时必须手脚共同按音孔,口、手、脚的动作要和谙统一,可谓演奏方式独特,在全国民族乐器中十分罕见。...
时报5月11日讯 “这是我们今年刚研发的新产品,专门针对小孩练习时所用的镲片,叫‘消音镲’,如果面市,肯定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青睐。”华声乐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丕岗指着...
5月8日,河南省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村民邢娜在给古琴试音。徐场村利用本地生产桐木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乐器制造业,全村共有40多家乐器生产企业,年产古筝、古琴、琵琶等乐器...
“果哈”也叫苗琴、牛腿琴、口水琴。本来,在苗语中果哈的发音是“给哈”(gi ha),相传东汉时就有了。因为果哈的琴身看上去特像撮瓢,所以才叫果哈(苗语音译:果,即嘎,是...
“精彩江苏”民乐团在演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畅):5月6日,“精彩江苏”民乐演奏团在津巴布韦国际学校和津巴布韦大学为当地观众与津巴布韦华人华侨带来了两场精彩的民...
二胡的持琴姿势是拉好二胡的基础,好的持琴姿势就像做房子一样打好地基那么重要。拉琴姿势是建立在持琴姿势上,才能有高质量的音出来。持琴姿势的重要性就呼之欲出了。 二胡的...
钟元新老人 在莆田常太镇常太村,有一位民间乐器制作高手。他,就是今年已85岁高龄的老人钟元新。 老钟家的墙壁上,悬挂着二胡、中胡、尺胡、四胡、三弦、八角琴等各种乐器。老...
陈独鳌不仅会拉二胡还会制作乐器,他手中的这把低胡便是花了一年时间来制作的。刘晓东 摄 “这是京胡,那是低胡,还有三弦、大筒……你看这把,长得像阮,其实叫月琴。”介绍...
引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穿越3000余年历史风霜,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随着2003年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社会认知度开始提升,尤其是近些年...
12月23日,跨界音乐人吴彤应“一席”之邀前往台北,做“笙歌”讲演,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台湾当地的文艺人士及媒体都闻风而来。吴彤将中国笙文化的传承演变与笙歌表演同时并...
古琴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头宽六寸,象征六合。琴尾四寸,象征四时。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
一个狩猎的史前人,手中舞动着石流星,石流星发出呜呜的哨音,这哨音深深地迷醉了他,他想到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陶土来仿做这种带孔的石头,这就是埙的雏形,我们的祖先制...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那时叫“奚琴”,我们习惯于叫“胡琴”,它用于声乐的伴奏和其它乐器的合奏。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发...
电影《钢的琴》里,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用钢铁造出了一架钢琴。 现实中,今年49岁的武汉男子张毅因为儿子喜欢古琴,于是用两年时间斫出三张古琴,并获名家认可。 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