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长存之道 作者: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三日乙丑...
清代义学的书院化 作者:张劲松(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五月廿九日辛亥 耶稣2022年6月27日 义学与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
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 作者:宋洪兵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一日癸亥 耶稣2022年7月9日 钦定四库全书文津阁抄本庄子注内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王夫之的经子关系论 作者:孙邦金 余辉(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七日己未 耶稣2022年7月5日 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
君子如何为学 作者:赵迎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十日壬戌 耶稣2022年7月8日 “君子”是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
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作者:朱诚如(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求是》2022/14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
家风建设与《民法典》的规范联结 作者:董文(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五日丁卯 耶稣2022年7月13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儒家义利双行思想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彰显 作者:赵滕(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六日戊辰 耶稣2022年7月14日 现实...
【孟琢】天地人中的“王”道秩序 ——谈《说文解字》对“王”的说解 作者:孟琢 来源:《文史知识》2022年第7期 在《说文解字》中,“王”是一个颇为重要的部首,也是一个引发了...
克己与成己 作者:徐建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十日壬戌 耶稣2022年7月8日 《传习录》记载,王阳明弟子萧惠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己私难克...
中国古代帝陵的保护传统 作者:朱津(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二十日壬申 耶稣2022年7月18日 【读史札记...
大暑:何以消烦暑?修得宁静心 来源:“至圣礼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廿四日丙子 耶稣2022年7月22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大暑,六月中。 暑,...
《尔雅》:是古代词典,也是吃货指南(子曰诗云) 作者:熊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七日己巳 耶稣2022年7月15日 不好好读古书,可能会食...
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 作者:曹海东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十五日丁卯 耶稣2022年7月13日 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称杂识、杂录、...
《诗》《书》《礼》《乐》是最早的教科书 作者:刘梦溪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八日庚申 耶稣2022年7月6日 六艺可以全提,可以合论,亦可分论...
“节气民俗,书院共享”大暑民俗文化共享体验 来源:“汶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廿四日丙子 耶稣2022年7月22日 此心只许彩云同 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长江文化视域下江南实学精神的历史演进 作者:朱光磊(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西历2021年9月17日 在中国传统中,...
孔子与周文化 作者:黄怀信 来源:《走进孔子》2022年第2期 关于孔子文化的渊源,很少有人细究。即或有究,最多也只是说他“学无常师”。事实究竟如何?搞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
《思归轩赋》与王阳明的乡愁 作者:张学松(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二十日壬申 ...
明代品官朝服探析 ——以孔府旧藏衍圣公朝服为例 作者:徐冉 来源:《文物天地》2021年第12期 明朝以恢复华夏衣冠为己任,在服饰建制之初既参考和吸纳了周、汉、唐、宋的部分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