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万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
文学 王阳明的文学成就也很高,但往往被其事功、哲学所掩盖。《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阳明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中《教条示龙场诸生》又入选香港中小学课本...
关学: 因讲学关中,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之实体,“气”之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他同时反对佛、道家关于“空”、...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无善...
朱熹少时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他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
朱熹将《论语》跟《孟子》,以及《礼记》一书中的两篇《大学》、《中庸》,合订为一部书,定名《四书》。《四书》遂与《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宋朝以后《四书》的地位逐...
朱熹自幼跟随父亲朱松及武夷三先生刘子、刘勉之、胡审习字,曾学曹孟德书,后攻钟繇楷书及颜真卿行草,一生临池不辍。朱熹的书法被誉为“汉魏风骨”及“韵度润逸”。下笔点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认为“理”、“气”不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根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
郑 玄 -- 综合学派的创始人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
胡道静先生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对朱熹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和成就也相当肯定的。他说:“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并对朱...
宋明理学在南宋时期,分化为“理学”和“心学”两个系统,陆九渊是“心学” 的创始人。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宋明时期,以研究儒学经典 “四书”、“五经”...
孔子三岁丧父,生母颜征被正妻施氏驱逐,带着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开始清贫的生活。孔子在青少年时期,就得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孔子后来有这样的总结:“吾少也贱,故多...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当时西夏常对西部边境侵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初,西夏入侵,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议和。朝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
作为一个“学者型官员”,他无疑是这一群体中最璀璨耀眼的明星之一。他是明朝第一个获准从祀孔庙供后人祭拜的贤哲,在明朝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自他之后能尊享这一崇高...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文化上的繁荣时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儒、释、道兼容并包,而以儒学作为政治的基础。兼容并包,是在魏晋南北朝玄学和佛学大流...
周敦颐衡阳故居爱莲堂。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学生,著名理学家朱熹的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从他的著作《太极图说》发展而来。 出身书香...
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发达的部分,其中“人性善恶”又是争论最激烈的议题,两千多年众说纷纭,诉讼不决。 人性讨论始于孔子,“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