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曹巍巍:成圣之机|孟子升格因素的多重考察 2022-11-11

    孟子被尊为“亚圣”,是儒家思想重要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在继承、阐发、创新儒家思想方面,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的“浩然之气”“大丈夫”精神,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塑造...

  • [其它] 吴中胜:古代家训文化源流探微 2022-11-11

    《颜氏家训》。资料图片 《颜氏家训》书影。资料图片 广西柳州柳江区穿山镇高平村,志愿者为村民书写家训家规。新华社发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书院,小学生们在听讲解...

  • [其它] 李景林:儒家心性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2-11-11

    程旺:李老师您好,很高兴借这次《走进孔子》的访谈机会对您进行访谈。您的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硕,在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等方面均有精湛研究,尤其是立足“教化”视域开展的...

  • [其它] 陈来:20世纪儒学的学术研究有哪些突出特征? 2022-11-11

    本文所讨论的20世纪的儒学研究,并不是要盘点或列举20世纪儒学研究的成果,或总结20世纪儒学研究的方法,或综述百年来儒学研究的成就与缺欠。而是希望把儒学的学术研究作为一个...

  • [其它] 安乐哲:儒家思想及其世界意义 2022-11-11

    我想提出一个观点: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指的是我们人类是非常伟大的,发明了各类科学技术。所以,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 [其它] 凌彤:儒学的分化与战国《诗》教的传承 2022-11-11

    《诗》在战国属于公共的知识资源,但儒家对于《诗》的推崇可谓是诸子之冠。就目前掌握的文献来看,儒家引《诗》的比例远远高于墨家、道家、法家等。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

  • [其它] 陈晓霞:创新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2022-11-11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变革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都呼唤着能与其相适应的创新性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现,要发挥好优...

  • [其它] 黎红雷:企业儒学对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 2022-11-11

    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在当代新儒商实践的基础上,企业儒学将古代儒家的治国理念转化为现代企业的治理智慧,从德以...

  • [其它] 王学典:若干年后,人们可能意识到本届尼山论坛的独特价值 2022-11-11

    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庆节前落下帷幕,如何评价这届论坛? 论坛闭幕前一个傍晚,泗水之滨,新月西沉,微光轻洒。笔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联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

  • [其它] 魏衍华 韦英:《孔子家语》与新时代“论语学”的建构 2022-11-11

    摘要: 《孔子家语》《论语》皆为孔门后学整理“孔子遗说”后的材料。《论语》是“孔子遗说”中“正实而切事”者,是孔子“遗言”的选编;《孔子家语》是其余材料的汇编,二者...

  • [其它] 范玉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 2022-11-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

  • [其它] 董璞中:孔子作为“先师”的意义 2022-11-11

    根据民国以来官方的选择,今天(西历九月二十八日)是孔子诞辰日。孔子的诞辰到底是哪天,至今学界还有不同观点,这是个学术上可以继续考据的问题。但是纪念孔子的诞辰,对于...

  • [其它] 荀子人性论的义理结构与“善”的起源 2022-11-11

    内容摘要:荀子的“性恶”论需要面对一个悖论:人类若无善因,“善”如何可伪呢?这个悖论涉及到荀子“性恶”论中“善”的起源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界提出了“心善”、“性...

  • [其它] 陈晓霞:浅谈孔子的整体养生 2022-11-11

    摘要: 孔子以天下施行“仁道”作为自己毕生的最高追求目标,以身心健康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保障,以礼义为核心,以整体养生的方法调理和养护身心健康,成为了当时的寿星...

  • [其它] 胡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2022-11-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并以一整段文字来阐述。这是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

  • [其它] 刘续兵:孔庙祭祀的文化意蕴 2022-11-11

    清初大儒顾亭林在《日知录》中说:“古人每事必祭其始之人,耕之祭先农也,桑之祭先蚕也,学之祭先师也,一也。”指出了孔庙祭祀所体现的文化根据。但其说也仅仅道出了部分内...

  • [其它] 冯时:人者怀仁,中华文明的“仁爱观”何以启示当下? 2022-11-11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对关心中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中外人士而言,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

  • [其它] 周庆安:文明对话新阶段,讲好中国故事该如何发“问”? 2022-11-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命题,成为中国新闻从业者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国际传播命题源自文艺复兴之后,随着威斯特...

  • [其它] 张全省:关中大儒李二曲的人格和思想之美 2022-11-11

    摘要: 李二曲是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为清初“三大儒”。李二曲一生的为人为学,体现出一代大儒人格和思...

  • [其它] 杨国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2022-11-11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哲学的东渐及中西哲学的相遇,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接触与互动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历史现象。以此为背景,中国哲学也开始获得世界性维度。世界哲学可以从不...

  • 首页
  • 上一页
  • 319
  • 320
  • 321
  • 322
  • 323
  • 324
  • 325
  • 326
  • 327
  • 328
  • 329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