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 [传统文学] “洞房”本意:最初并非指结婚新房 2017-12-05

    洞房花烛夜 (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们习惯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古人就“洞房”咏诗的佳作也不胜枚举。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君子有所思行》中咏道:“甲等高闼,洞房...

  • [传统文学] 才女熊澹仙:兰心蕙质 守信自愿嫁痴呆丈夫 2017-12-05

    熊澹仙诗选(资料图 图源网络) 清代诗文大家袁枚《随园诗话》:“熊澹仙女子不止通诗,词赋俱佳。以所天非解事者,故咏萤火云:“水面光初乱,风前影更轻。背灯兼背月,原不...

  • [传统文学] 神人秘传嵇康《广陵散》 2017-12-05

    嵇康与《广陵散》(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魏晋期间有七位文学名士,他们七人的共同特点是性格狂放不羁。因常聚于竹林下饮酒,故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中有...

  • [传统文学] 史上最情深二十五句古诗词 2017-12-05

    史上最情深二十五句古诗词(资料图 图源网络) 1、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

  • [传统文学] 四大名著如何“骂人” 2017-12-05

    《九品芝麻官》中的吵架王(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国人善骂,古已有之。在《论语》里,圣人孔子曾严厉地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史记》中范增就骂项羽是“竖子”。不...

  • [传统文学] “老佛爷”并非尊称:为太监背后对慈禧代称 2017-12-05

    慈禧(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清宫戏中我们经常听到“老佛爷”这个称呼,上至王公大臣下到太监宫女,见了慈禧太后都是齐声高呼“老佛爷吉祥”、“老佛爷万寿无疆”,“老佛爷”...

  • [传统文学] 古琴家成公亮:好玩之心与温和之气 2017-12-05

    成公亮病了。许是我尚未从失怙之痛中缓和过来,乍听到这个消息,竟有心疼的感觉。说起来,我与他并无太多交往,甚至他所居住的“秋籁居”亦从未造访过,但有限的几次相遇,已...

  • [传统文学] 千年至美莫如诗 2017-12-05

    千年之美莫如诗(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诗是最精美的语言,诗是最华美的乐章,诗是最绚美的画卷。诗是花前月下那一段最深情的缠绵,诗是天崩地裂间那一幕最勇敢的浪漫。诗有海到...

  • [传统文学] 夫妻相处之道最高境界 2017-12-05

    夫妻相处要相爱还要相敬(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老一辈的夫妻,明白夫妻之间的相处,要以恩义为基础,所以感情坚贞如铁,亘古不变。 在古代,女子对丈夫重礼重义,而男子对妻子一...

  • [传统文学] 艺境与道境:陶渊明“无弦琴”中神妙境界 2017-12-05

    《无弦琴》诗意图 (资料图 图源网络) 陶渊明“无弦琴”的故事是尽人皆知的,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津津乐道,视为风雅之举,脱俗之行。《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 潜不解音...

  • [传统文学] 为人子女必知:我们该如何避父母祖宗的名讳? 2017-12-05

    为人子女 我们该如何避父母祖宗的名讳?(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或许,我们曾遇到过下面的情景:与别人谈话时,别人提及我们父亲(或祖父)的名讳,我们心中会感到有些不自在,总...

  • [传统文学] 医儒不分家:古代文学作品隐藏趣味中医文化 2017-12-05

    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医儒不分家”,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大都略通岐黄之道;而悬壶济世的老郎中,也会附庸风雅...

  • [传统文学] 孔子:丧葬不是比阔 2017-12-05

    古墓中出土的陶俑(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有个词儿叫“始作俑者”,指开启了一种恶劣先例的人,一般只用于贬义。有位大学者品“三国”,说“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用得就...

  • [传统文学] 揭秘古代三十种趣味诗歌 2017-12-05

    古代趣味诗歌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同头诗(古代趣味诗歌一) 同头诗,就是每句诗的开头一字都相同,大致与独韵诗相对称。但独韵诗有的是每句末尾一字都相同,有的则只是用同字...

  • [传统文学] “悲秋”始祖 中国古代最有名美男之一:宋玉 2017-12-05

    宋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宋玉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男子之一。 “他才华超群,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宋会斌说,因此很多宋姓人都以他为傲。...

  • [传统文学] 富家女慷慨赠金 后落难得善报:《锁麟囊》 2017-12-05

    京剧《锁麟囊》剧照(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京剧《锁麟囊》盛名在外,我起初却并不以为意。 《锁麟囊》的故事,讲的是登州富家小姐薛湘灵与贫女赵守贞同日出嫁,在春秋亭躲雨,薛...

  • [传统文学] 我们为何要避孔子的“名讳”? 2017-12-05

    孔子 读过几年私塾的老辈人都知道,对于孔子的名(我们这里就不写出那个字了),是不可以直言不讳的,而要读作“某”。而今天,恐怕很多大学教授,也做不到这一点。有些是因为...

  • [传统文学] 苏轼最爱的一篇文章: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2017-12-05

    韩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李愿是韩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详。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冬,韩愈在长安等候调官,因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故借李愿归隐盘谷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

  • [传统文学] 做人最重要是做自己:漫说陈后山 2017-12-05

    陈师道 (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昨日出门,有落叶掉到脖子上,附沾在身,一直不觉。走到地铁屏蔽门前,才从镜子里看到。实在有缘,决定把它安放在《后山诗注补笺》里。上月搬家,...

  • [传统文学] 为何不信感情偏信“邪” 2017-12-05

    婚姻之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人喜欢用谐音来表示吉祥、爱慕之意,由来已久,传统的谐音,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显得厚重、有文化的意味,如“三羊(阳)开泰”、“东边日...

  • 首页
  • 上一页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下一页
  • 末页
  • 981942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