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冬季采挖。煮或蒸至透心,晒干。切片生用。 别名:黄姜、宝鼎香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味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
菖蒲,又名石菖蒲、野韭菜、香草等,菖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菖蒲其性温,味辛、苦,气芳香,归心、脾、胃经,具有醒神益智、通窍除痰、辟秽化浊、解毒驱邪的...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胧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
【拼音名】Chái Hú 【英文名】RADIX BUPLEURI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
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年少时曾多次被山东东平县医生钱乙从病危中拯救过来的河南许昌人阎季忠(又名孝忠),搜集整理有关钱乙诊治小儿疾病经验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在...
1962年,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受周总理之托,前去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行病。年逾花甲的苏加诺总统备受泌尿系结石的折磨,常感腹痛不适,小便排出不畅,肾造影显示左肾功能...
很多人都不知道,石榴皮对于筋骨感受风邪的人来说可是一味良药,还有止痢之功。比如《药性论》中记载它:“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 很多人...
佛手是一味常见的理气药,别名佛手柑、手柑,来源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佛手气香,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肺经,可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
【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Cuì Què Huā 【别名】小草乌(《植物名实图考》),猫眼花(《中药通报》(3)6:251,1957),鸡爪连(《吉林中草药》),百部草(《中...
黄山桃花峰下的深涧,有一块像桌面一样又平又大的岩石。相传,清朝初年,歙县名医程敬通曾在这里得到过“医书”。 程敬通当初并不是行医的,而是个穷秀才。那年科举落第后进了...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出自明人《莲生八戕》一书,其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样描述夏季特点:“夏三月,...
药王实有其人,姓邳名彤,安国人,他是东汉光武皇帝28位主将当中l个有名气的人。此人能文善武,精通药理,经常给人看病,看1个好1个,被称为药到病除的神医。 这年他为一个同僚...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观念,《黄帝内经》里就有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橘子以它酸甜的口感、清香的气味俘获了众人味蕾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药用...
远在晋代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甘草是味解毒良药,可以“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唐代药王孙思邈对甘草解毒之功,颇为赞赏,曾说甘草解百药毒,如汤沃雪。...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Cí Zhú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来源】 药材基源: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
王叔和(201~280 年),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博通经方,深究病源,虚怀若谷,医术精妙,名噪一时。32岁那年被选为魏国...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Kǔ Qiáo Tóu 【别名】荞叶七、荞麦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苦荞麦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tataricum(L.)...
珍珠不但是高级的装饰品,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很大的价值,是治疗和滋补合一的佳品。 说起珍珠,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东海里有颗夜明珠,夜间光芒四射,照得海上犹如白天,...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拼音名】Cánɡ Huí Xiānɡ 【英文名】Fruit of Caraway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葛缕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carvi L. 采收和储藏:7-...
范中林(1895-1989),四川郫县太和镇人,蜀中现代名医,曾师从潘竹均等名医。多年来潜心于《伤寒论》的研究, 善用经方,在掌握六经辨证规律治疗若千外感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