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反疗法 明朝有一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刻苦,勤奋好学。长大后,第一次赴考就考上了秀才,接籽又中了举人,紧接若又进士及第。喜讯频传,把个务农的父亲高兴得手舞足蹈,...
马一浮(1883-1967年),号湛翁,浙江绍兴人。思想家,著名国学大师,善诗工书。早年曾赴美国公干,到日本、德国留学,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新儒家三圣”。建国后,任浙江省文...
在金元四大家中,与张子和攻邪学针锋相对的是李东垣,他主张使用温补脾胃之法治疗各种疾病,后人称他为“补土派”。东垣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联系实际研读经典著作,常能提出...
公元221~263年的蜀汉时期,平昌令张翊着《花经》,沿用古代官衔等级将花卉也以“九品九命”等级品评。这是我国第一部花卉着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早记载山茶花的文献,可见当时人...
关于解剖,早在我国商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史书记载,在汉、宋两代先后有太...
概述: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别名:...
天麻是一味治疗眩晕病的药物,从植物分类学上说,它属于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说起植物,人们都会联想到,大多数都是依赖绿色而生存的。而天麻很奇怪,它并非绿色,浑身赤黄,...
生姜是一种几乎无人不识的调味品,但是说到生姜的药用价值甚至还有救命的作用,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相传大德元年(公元1289年)的夏天,一对年轻的农村夫妇抱着3岁的孩子进城探...
二至丸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药。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作用。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说起来,二至丸还有一段来历呢! 相传明末安徽地区有位叫...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属切诊。切诊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
宋代顾文荐《船窗夜话》载,新昌有一姓徐的妇女产后病危,家人请来名医陆日严诊治,待他赶到病人家,患者气已将绝,唯有胸膛微热,陆日严诊后考虑再三说:“此乃血闷之病,速...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Wèn Jīnɡ 【英文名】Bottle Brush Herb, Herb of Bottle Brush, Herb of Common horsetail, Herb of Field Horsetail 【别名】接续草、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
相传,清代名医吴鞠通一天在路边见一村妇面色苍白、昏倒在地。吴鞠通上前问其夫,得知这村妇连日来泄泻,今晨突然昏厥。经切诊,村妇四肢厥冷如冰,脉微细欲绝。吴鞠通当时未...
【拼音名】Dàn Zhú Yè 【英文名】HERBA LOPHATHERI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而且通晓中医药知识,著有《聊斋志异》一书。书中鹿衔草是...
1934-1936年,红军战略大转移。铁流滚滚,纵横14省,长驱二万五千里。顶枪林冒弹雨,爬雪山过草地,闯激流越关隘,破前堵甩后追………历时之长、行程之遥、境况之险、困难之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有滋补肝肾的功能。本方始见于宋·《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是当时著名儿科医生钱乙首先创制的。公元1079年钱乙被召到汴京,治好了太子...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雅称和佳话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苍生大医:唐代药王孙思邈少时因病学...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此物(王瓜)蔓生,叶似栝楼,圆无叉缺,子如栀子,生青熟赤,但无棱尔。根似葛,细而多糁。北间者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
一年的5、6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家村一带大闹饥荒。村民们无米下锅,用树皮草根充粮。家家哭哭啼啼,怨声载道。有家姓王的财主却高兴万分,乘机向村民们敲诈勒索,以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