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人文 佚名 参加讨论

    读书对我们来讲至少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为了汲取知识;第二是为了进行研究;第三是为了求得快乐。正因为如此,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信息怎么爆炸,我们永远需要读书。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阶段,读书的目的是不同的。认清自己的目的,才能找到准确有效的读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一)
    葛剑雄
    万卷书和万里路在古代和当今的涵义是不同的。对古人来说,读万卷书可能已经非常困难了。为什么呢?因为古时候知识和书籍的传播没有今天这么方便,而且没有公共图书馆。所以,中国古代很多学者都要想办法到有钱人、有书的人的家里去,唯一的要求就是去看书。东汉时,太学曾把一些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如《西平石经》,让大家可以直接看,或者从碑上抄下来。那时读书是很困难的事。
    另外,尽管我们国家印刷术比较发达,但是一直到清朝末年,绝大多数书都是雕版印刷,准确地说是模板印刷。比如今天我们一本书,用当时的模板印刷的话可能就是几大本书,所以那时的一卷书大概只有几万字,甚至几千字。在印刷术出现以前想要阅读就更困难了,比如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文字就写在竹片上面,所以现在一千字的文章相当于那时的许多书简。秦始皇为了表示自己的事必躬亲,规定自己每天要批多少斤重的公文,因为当时用的是竹简或木简。所以在古代要读万卷书是很不容易的,而这在今天就比较容易了。有些同学喜欢读小说,把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完,那没有万卷也有几千卷。如果我们再把互联网上每天的信息量加上,我看在座的各位也差不多“读书破万卷”了。以前有个成语叫学富五车,说人的学问大到什么程度呢?五辆车上的书都读完了。但那车不是今天的集装箱卡车或小轿车,而是牛车、马车,而且每本书的内容又没有现在多,那一辆车上也装不了多少书。
    另一方面,今天的信息量也不得了,不要说专业以外的,就是历史地理这种相对来说传播不是非常广泛的专业,每年新出版的书也来不及看。而且这几年随着信息爆炸,我们国内论文也是大爆炸。比如说现在复旦大学的硕士每人要发表一篇文章,博士要发表两篇,那么好几千个研究生每年要发表多少篇文章?全国呢?根本来不及看,所以有个别剽窃、抄袭也难以发现,这都要靠自律!
    读书对我们来讲至少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为了汲取知识;第二是为了进行研究;第三是为了求得快乐。正因为如此,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信息怎么爆炸,我们永远需要读书。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阶段,读书的目的是不同的。认清自己的目的,才能找到准确有效的读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已经进入大学了,以后有的可能还要继续读研究生,在硕士、博士阶段一定要明白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要针对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一个研究生,有一次我问他:“你最近在做什么?”他说:“老师,我真忙啊!我进了学校以后一刻没闲过,天天在图书馆。”我说:“那很好啊,你在看什么呢?”他说:“在图书馆,我发现我以前没看过的书真多啊,杂志也很多。我就埋在那里一直看呀!”我说:“完了,你明天不要去了。即便你每天去看,一辈子也看不完。”如果只把看书作为目的的话,复旦大学图书馆的书还有无数,你整天漫无目的地看有什么意义呢?看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说第一个是求知,就是通过书本了解原来我所不知道的信息,但即使从求知的角度讲你也需要知道知识的范围。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知识太丰富了,我们必须真正明白自己需要哪一方面的知识。“博”其实是相对的,不是指什么都知道。有的人跟我说好听话,你知识真是广博!其实我心里明白我知道的并不广,可是我为什么能给你一个广博的感觉,或者有的时候你讲了话我能搭上,甚至能发现其中的错误?这其实是读书的技巧问题。比如现在信息这么多,怎么办?我的方法就是如果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或我所在专业一种新观点出来了,我的任务就是大致地了解它是怎么回事。比如前几年,对于“纳米”这个外来词,尽管我不是这个学科的,但我要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以后人家说到纳米,第一唬不住我,第二我能分辨他说的是否有道理。所以求知也要分清主次,哪些只需浅尝辄止,哪些需要深入了解,要明白轻重缓急。比如基因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地理要研究人口流动,移民问题,就包含各个省为什么有自己的特色,南方人、北方人为什么有区别这些问题?如果仅仅依靠书本的话,最早的只能看到商朝的甲骨文,再早就没有文字了,所以仅仅依靠文字记载是不够的。但基因测试可以鉴定一个人,生物学做了这项基因测试,发现原来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基因是不同的,而且中间可以大致画出一条线。我们只要知道了这个结论,没必要知道基因测试的详细方法,就可以加以利用,来研究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
    我并不是说你不可以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感兴趣,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应抱着求知的态度,找到自己需要的书,控制自己把握不同知识的深度。在这一点上,学术界也是有责任的。比如有时同学们问我哪一科要看哪一本书,我答不上来。这是因为我们的整个学科还不够发达。学科发达的标志是什么?不是这一学科拥有多少大部头的著作,而是它应有适合社会各阶层、各专业的人读的系列书籍。比如英国的英语教学是一流的,这体现在它的教学体系上,也体现在它的教材上。如果是博士,有专门的教材;如果到英国一个月要学英语,它有一个月的教材;如果是老人,又有老人专用的教材。只要你有学习的要求,就能找到合适的教材,这就是学科发达的标志。我们现在要传播民族文化,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但假如现在一个外国人来中国三天,问你要一些适合他了解中国历史的材料,你有没有?中国现在很少有这样的学科有适合各类人看的教材,这与我们做学问的指导思想有关。我们往往只重视创造,不重视普及。重视创造是对的,但不意味着不重普及,只重提高;不重教育,只重研究。比如现在电视剧里不是乾隆皇帝、康熙皇帝,就是武士侠客,有些学者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样一来大众就无法也不愿去了解历史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想想大众从反面提出的问题,我白天辛辛苦苦打工,晚上回家还要看你多卷本的中国通史或者二十四史,不可能呀!全世界都是这样,生活需要娱乐。
    有一年,电视剧《商鞅》问我的意见,我说真正要了解商鞅的历史还真不容易:《史记·商君列传》是最基本的,《史记》中不到两千个字,完全按照历史你怎么能编出5集的电视剧来呢?而且电视剧第一要有爱情,第二要有凶杀,没有这些情节怎么能吸引观众呢?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娱乐的东西,但我们要有真正的、适合大众的历史读物或其他材料,我们缺少的恰恰是这种东西。正因为这样,上海文艺出版社有一套《话说中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销售效果,发行超过了一百万套。当然我也觉得这部书的缺点就是篇幅太大,一千块钱一大摞书,至少对贫困地区的读者来说不太合适吧?大家想当作礼物赠送一般也买不起呀!当然对他们的赞扬也不少,本来读正史很累,现在每天睡觉前看一个故事就可以了解历史,很实惠。
    那么那些高深的学问能不能用比较浅显的语言表达呢?可以。在西方的大学里,特别是研究生,教师经常要学生读一本书之后,写一个摘要出来,不同的书,摘要有不同的要求。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写摘要不难,但只用几百个字概括全书就要看你的本领了。所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之后举行了这样一个竞赛,要求用三千字,用大家看得懂的话把它写出来,最后获胜者把他写的交给爱因斯坦看,爱因斯坦也很满意。这是很难的,首先你要理解,其次还要求你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话把它写出来。
    总而言之,从求知的角度讲,我们要有准确的选择。而每门学科的工作者也有责任使该学科的知识有适合各类人学习的方式,每个学科都要做这样的普及工作。学问一旦普及到社会,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但是对于还没有普及的知识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选择。特别是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书。如果盲目找一些权威的,大部头的书去看,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会接受一些错误信息。
    你们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或个人的摸索,认准几本必读的书或几篇文章精读,有些是用来学知识的,有些是用来学方法的。有些方法讲出来没什么了不得,但你想想为什么你没想出来?举一个历史地理的例子,黄河在历史上是经常改道的,仅有记载的就有一千五百多次,历史上的黄河往北可以到天津,往南可以到淮河,甚至长江,但在复原河道时有的地方复原不出。顾颉刚先生看《山海经》,其中经常讲到某某水“若(入)以(黄)河”,他很奇怪为什么今天这些河入不了黄河呢?这些水还可以找到,所以他就把一条条水流的路线连起来,并根据这个办法把一条从河南一直到天津的黄河复原出来了。顾颉刚先生用的方法就是从文献中间接地得到的,他复原出来以后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们应带着求知的态度去读书,既学习知识,更要重点学习研究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