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文字训诂 闻道明理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那秋生 参加讨论

    闻道明理始于读书,文字是基本功。古人训诂字义,常有两种手段:一是形训释义法,在形体分解中析理;二是声训释义法,用同音字代替说理。
    古代诗文中的“佳人”,并非只是美女,其实也指君子。如果形训释义,所谓“佳”者,乃执圭之人也。《周礼•大宗伯》曰:“以青圭礼东方。”周王赐臣子每人一件玉圭,在朝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的一种礼器,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玉圭后来演变成群臣上朝时必须手执的笏板,意思为职责与规矩。所以说,佳人非仅美貌也,乃君子之美德也。例如《楚辞•九章》:“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二十四史里唐代李延寿《北史》中曰:“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这是一个惋惜万分的叹息语句,痛斥那些原本为志向高节或理想远大的人,后来自甘堕落的情形,意味着本来的良质美才被自己糟蹋了。其出典是更早的《晋书•陶侃传》:“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
    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经典《爱莲说》旧话重提,其中两个关键字就可以用声训释义法。“荷”者,和也,中和之理。周敦颐一身奇异之相:头戴道冠,即以道学为首;身穿僧服,是以佛法为中心;脚着儒履,乃以儒行为基。这正是一个理学大师的超然风骨啊!曾几何时,莲荷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象征了,其中含有关于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美妙比喻:朵朵粉红的莲花,象征遗世的道学;田田碧绿的荷叶,象征出世的佛学;支支白玉般的藕节,象征入世的儒学。濂溪先生赞美莲荷,可谓用心良苦,《爱莲说》中包含着多么形象而丰富的的文化意味啊。
    “莲”者,怜也,与爱同义。既自爱慎独,又爱人和众,此乃君子之道也。周敦颐一生为官清廉,洁身自好。他对后人的《遗嘱》说:“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饱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濂溪先生“出污泥而不染“的廉洁品格,为后世树起了一面不朽的旗帜。周敦颐关注民众疾苦,所到之处皆尽职而为,爱民之心俨然父母一般。故黄庭坚写下了《濂溪赞》,曰:“短于取名,而惠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濂溪先生这种“香远益清”的高尚风范,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