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讲坛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彭吉象教授在重庆大学的演讲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彭吉象 参加讨论

    演讲人:彭吉象 演讲地点:重庆大学 演讲时间:2015年10月
    
    彭吉象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越剧《梁祝》
    
    《哈姆雷特》剧照
        人类虽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其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就造成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大的不同,例如我们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人公几乎都死了,哈姆雷特自己死了,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害死了,然后叔父死了,母亲死了,未婚妻死了,他的岳父也死了,小舅子也死了,台上的人几乎都死光了,这就是西方的悲剧。中国的戏曲就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戏曲并不是没有悲剧,但是中国的戏曲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非常注重焦点透视,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也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是流行于2000多年前的民间歌谣,《楚辞》是屈原、宋玉创作的作品。而且《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都是抒情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的抒情。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包括了《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两部巨著,《特洛伊》便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也是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文化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主客分立”。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的,最早是上帝和人,到了文艺复兴以后,上帝没有那么重要了,就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正因为这样,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都是他们的体系,都是他们划分的。可以说西方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功不可没的。现在进入21世纪,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现在很多西方的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东方传统文化中去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禅宗美学是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来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其实就是讲和谐,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的思想是“入世”,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禅宗的思想是“遁世”。我们可以分别对“三家”各列举一位唐代的大诗人来说明。儒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道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禅宗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是典型的禅宗思想。
        下面我们就分别从“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两个方面来对这三位大诗人进行比较,从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三家美学各自有什么特点:
        儒家美学。杜甫的人生态度是“忧国忧民、正己正人”,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非常经典的儒家思想。儒家提倡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讲的就是人生的一个修养过程。第一是“修身”,就是先把自己的各方面修炼好,搞好自身修养,现在讲素质。第二是“齐家”,就是管理好家庭。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管理好一个大家庭在封建社会是很不容易的。在“齐家”基础上就要努力去“治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后就能“平天下”,也就是说治理好国家后才能去统一天下,这是儒家的追求。
        杜甫的诗歌完全体现了这种精神。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讲的是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杜甫自己的感受,典型的忧国忧民。甚至杜甫的其他诗歌,包括大家熟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是在忧国忧民。现在成都还有杜甫草堂,当时杜甫就住在里面,住在一个茅草屋里,有一天刮大风下大雨把他房顶的茅草给吹到河对岸去了,结果河对岸有一些小孩不懂事,就把这些茅草给抱回家去当柴火了。杜甫年纪老了,追也追不上,最后杜甫回来以后叹气道“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虽然狂风吹走茅草屋,个人贫困潦倒,但是这个时候,杜甫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己房子都没有了,还在忧国忧民。这就是儒家可贵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道家美学。道家提倡的是“出世”,提倡要到自然中去追求和谐。如果说儒家是人与社会的和谐,那么道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突出一个“道”字,如果在唐代找一位代表大诗人的话就是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仙”就是道家的(杜甫被称为“诗圣”,圣就是圣人,即儒家)。我们先来看李白的人生态度,李白崇尚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是人与自然和谐。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就一再提出人要到大自然中去,比如《逍遥游》,里面说“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与造化同流,与日月同辉,游乎四海之外”。说的就是要在大自然中得到心理和谐。例如李白的《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具有浓郁的道家色彩。此外,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的也很有哲理性,所以说李白是道家的代表。
        李白诗歌的风格就跟杜甫完全不一样了,杜甫诗歌十分严谨,中规中矩。李白诗歌的风格却是不拘一格,挥洒自如。比如李白的诗歌《蜀道难》,“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为什么举这个例子,请大家注意看这首诗,开头的“噫吁兮”是三个字,“危乎高哉”是四个字,“难于上青天”是五个字,后面还有七个字的,甚至还有十一个字的……可见,三个字、四个字、五个字、七个字、十一个字的都有,在别人看来这是毫无章法的,可是李白写出来后大家都叫好。只有李白才有这样的道家风范、挥洒自如,“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清代画家石涛语),如果换个人谁都不敢这样写的。
        禅宗美学。禅宗是典型的以心传心。应当说,“以心传心”这是禅宗最主要的一个精神。禅宗突出一个“心”字。禅宗主张“遁世”。道家的“出世”还需要先进去再出来,而禅宗的“遁世”就是说进都不要进去,绕开尘世,更加彻底。禅宗强调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即“人与人心和谐”。如果说对中国古代文学、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儒家,那么对中国绘画、书法来说,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禅宗。
        禅宗就是中国化的佛教,主要强调以心传心。如果选唐代的一个大诗人作禅宗美学代表的话就是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追求就是禅宗美学。王维既是大诗人、大画家,又是书法家、建筑艺术家,王维官职很高,曾任尚书右丞。早年丧妻,终身未娶。亦官亦隐,晚年隐居在辋川别墅。书上讲王维“退朝之后,焚香独座,以禅颂为事”,他的人生态度就是禅宗。王维诗歌的两大特点就是“禅意”和“画意”。比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说的是夜晚,山上非常宁静,远远仿佛能听到有人说话声音,到了山林里一看根本没有人,只看到月光照在青苔上。非常富有禅意和画意。还有一首叫《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乌,时鸣春涧中。”讲的是山间夜晚静得连桂花落地的声音仿佛都听得见,月亮从云层里出来把树上歇息的小鸟惊醒了,鸟儿鸣叫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这首更有禅意和画意。另外《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写自身,写真情,写实感,反映出王维此时此地此景的心境。
        以上讲的这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杜甫身上也有道家的东西,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东西,王维身上也有儒家甚至道家的东西。比如,王维进朝做官肯定要按儒家的方式行事,上朝是儒家,退朝是禅宗。所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三种美学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更侧重哪一种。另外,一直讲“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种美学、三种文化相互渗透。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果大家去过青岛崂山,就能发现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是在中国什么教派都能留下来。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其分支,但是谁也不占统治地位。
        再一个是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尤其是道家和禅宗。刚才讲了儒家是“入世”,但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往往作为他们精神的家园予以寄托。比如说中国画著名的“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清代“扬州八怪”全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家和禅宗里面尽情地遐想。而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很多知识分子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是20世纪德国的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名著《悲剧的诞生》,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就算人生是场梦,也要有滋有味地做完这场梦;就算人生是场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场悲剧”。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尼采自己就没有做完这场梦和演完这场剧,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自杀,因为他钻研越深入,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还有一个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是一个典型例子,茨威格就是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双双服毒自尽的,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而中国的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精神的家园,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我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概括总结成了六个字,“道、气、心、舞、悟、和”: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先讲第一个字“道”。意思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始终强调一种精神性,强调内在的意蕴,“不重形似而重神似”,西方绘画画得非常逼真,中国画不是强调逼真,而是强调传神。“画龙点睛”是一个传说中的故事,讲的是有人在墙上画了几条龙,但很多年了都不点眼睛,后来大家非要让他点上眼睛看看怎么回事,画家就把其中的两条龙的眼睛点了,突然狂风大作,两条龙都飞走了。虽然这是个传说,但是可以看出中国画非常讲究传神。尤其是意境,这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如果中国艺术只举一个范畴来讲的话我觉得就是“意境”。我们中国的唐诗宋词、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都需要去创造意境,意境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就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来表现人的情感。但是这个定义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给“意境”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补充:
        第一,若有若无的朦胧美。在表达意境的时候,往往不是把什么东西都画出来。如宋徽宗的《听琴图》,宋徽宗就非常强调若有若无的朦胧美。他认为书画作品首先要有意境,只有有了意境,这个书画作品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宋徽宗搞了个宫廷画院,养了很多画家,他在选画家的时候是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首先是命题作画,让你用一句诗来画画,有一年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结果绝大多数绘画都未能入选,其中有人画了一座庙在山上,这样的画根本就没有意境。有一些稍微好点的,在山间画了庙宇的一角,露出一个屋檐,稍好一点,有些意境。最后入选的一幅画上根本没有庙,画的只是一座山,山中有一条小溪流下来,一个光头小和尚正在打水。有和尚就有庙,而且是个小和尚下来挑水,说明和尚还挺多。这样“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就出来了,这是讲意境。又有一年出的题是《竹锁桥边卖酒家》,最后中选的一幅画,是画了一大片竹林,竹林深处飘出一个小旗,旗上写着一个“酒”字。有一年题出的比较难,题目叫《踏花归来马蹄香》。香味是画不出来的啊,结果入选的画中根本就看不到马,只看到一匹马的四个蹄子,在这匹马的蹄子旁边有两只蝴蝶在围着蹄子转。说明这匹马到郊外去了,踩着了花粉,回来以后蝴蝶就围着马蹄转,“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就画出来了。最难的一年的题目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入选的一幅画是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枕着一个棍子正在睡觉,两只蝴蝶在他的头上飞。为什么这幅画能入选呢?因为苏武是汉武帝派去出使匈奴的大使,苏武到了匈奴后就被匈奴王给扣留了并要他投降,不投降就把他杀了。但苏武坚决不投降,匈奴王后来也挺佩服他的,就让他去放羊,这一放就放了几十年。苏武是汉朝的大使,他走的时候汉武帝给了他一根节杖,这根节杖是根棍子,上面本来有很多毛,是大使的象征。因为几十年都过去了,上面的毛都掉光了,但是苏武还是拿着这根棍子,虽然我给你匈奴放羊,但我还是汉朝的大使。大家想想,苏武睡觉梦见什么?肯定是梦见故乡,梦见祖国,梦见自己的家园。这就是画中的意境。
        现在我们有很多文艺作品就没有什么意境了,特别是一些电影电视作品。我们现在一些艺术作品就是太直白,没有意境,生怕人家看不明白。我们要想应对这种情况就要积极改进我们的文艺创作方式,不要太直白。艺术应当是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的,但是,艺术的教育作用有它自身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是寓教于乐,“艺术的教育作用在娱乐作用里面”这是周总理讲的。二是以情感人,艺术要用情感去打动人,艺术最主要的是靠情感而不是靠说教。三是潜移默化,人们不会只看一部电影就成为爱国者或者好人,也不会因为看了一部电影就变成坏人,但是时间长久了就可以改变人。在这方面意境就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有限无限的超越美。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有限的,但是体现的意图无限。很多门类都是这样,如颐和园的园林风景里面有很多美学。世界上三大园林体系,中国是其中之一。三大园林体系是指:欧洲园林——以法国为代表,东方园林——以中国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园林——以埃及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的特点是几何式,如法国皇宫里的园林,都是圆形、菱形、方形等等。中国园林的特点是自然式,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阿拉伯园林的特点是在每个十字交叉口都有一个喷泉。中国园林又分两大体系。一个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还有景山、北海和承德的避暑山庄。另一个是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如苏州、无锡的园林,小巧玲珑,包括上海的城隍庙都是这种类型。颐和园已经很大了,但是园林艺术家还想扩大它的空间,就采用了“借景”“分景”“隔景”这三种建筑美学方法。“借景”就是把外面的景色借进来,例如你站在颐和园里,可以看见园外的玉泉山和香山,这是造园时有意把它们纳入视野。颐和园里面有一条长廊,虽然它可以给游人休闲,但是它有一个很重要的美学功能,就是“分景”。如果你在长廊里面从东往西走,左面是昆明湖,右面是万寿山,它把颐和园的风景分成湖区和山区。我们经常讲“游山玩水”,你在长廊里面就能体会到“游山玩水”的景致。还有一个是“隔景”,隔就是把它隔起来,在颐和园中有一个园中之园,叫谐趣园,这里面完全是江南小型园林的风光,包括亭台楼阁以及垂柳。让你在颐和园这种北方大型皇家园林里面欣赏到两种中国园林的风格,就是在有限的园林里面体现了无限的景色风光。
        再举一个文学的例子,说说有限和无限的美学。大家比较熟悉的唐代边塞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小诗里面除了有边塞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外,还讲到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讲的就是时间的无限,“念天地之悠悠”则讲了空间的无限,“独怆然而涕下”讲了人生的短暂和有限。短短四句诗,讲透了有限与无限,寓意深远!
        第三,不设不饰的自然美。不设不施就是不用化妆的自然美。宗白华先生说过,中国美学史上有两种美感延续到今天,一种是人工美,一种是自然美。人工美很多,比如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历代精雕细刻的玉器,一直延续到后来精心绘制的工笔画,以及我们戏曲的服装、脸谱,以及精美的唱词等,这些就是人工美的东西。自然美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的画,李白的诗歌等等都是自然美(杜甫的诗是人工美,而李白的是自然美,杜甫的诗很工整对仗,而李白的诗很随意)。两种美都很好,但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是自然美占了上风,尤其在书画界。意境就是要强调自然美。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境界。意境用在很多方面,我们传统艺术讲意境,现代艺术也同样用意境。比如电影是现代艺术,在好的影片里也要用意境。陈凯歌的成名作就是大家熟悉的《黄土地》,这部片子最典型的镜头就是:一个镜头里面十分之九是黄土,十分之一是蓝天,天边有几个小人拉着犁在耕地,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时候我们说《黄土地》里面真正的主角不是那些演员,而是黄土地和黄河。《黄土地》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他的这个思想如果用陈凯歌在《“黄土地”影片导演阐述》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此贫瘠的土地养育了如此伟大的民族”,这就是黄土地的精神。所以,《黄土地》就是通过意境来体现的。再比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影片虽然只是几个小故事串起来的,但是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就是因为意境。吴贻弓讲《城南旧事》的基调就是:不是讲故事,而是讲一种情绪或情感,也就是“淡淡的哀思”。大家知道,吴贻弓的《城南旧事》是根据台湾的一位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说改编的,这个作家以前住在北京城南,后来去了台湾,这是她六七十岁以后写的小说,然后吴贻弓导演又根据小说改编成了电影。“淡淡的哀思”就是说这位老人回忆自己的家乡、回忆自己的童年,是一种思乡之情,但是因为岁月的流逝,已经磨损变成了淡淡的哀思。吴贻弓的基调就是这种情绪线,他用了各种画面来体现。如影片开头一个镜头摇过来,画面里是蜿蜒曲折的长城,然后把镜头拉近,给烽火台一个特写,再把镜头拉近到上面的一棵在风中摇曳的小草,这样“淡淡的哀思”一下就表现出来了,根本不用一句话,也不要出现一个人,这在电影里面叫“空镜头”。“空镜头”是最能体现意境的。再如,这部影片里面出现的一口井,一共出现了四次,其实每次出现分别就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根本就不用语言来表达,春天柳条吐绿,夏天有蝉鸣,秋天树叶发黄,冬天井旁结冰,等等。最后他们要离开北京城的时候,镜头出现了香山红叶六次化入和化出,为什么?吴贻弓导演是把《西厢记》里的唱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表现出来,这就是意境,画面上根本不用人。所以《城南旧事》不但在国内受欢迎,而且在国际上还拿了大奖。意境不仅在电影中要运用,而且在电视上也在大量地运用。
        意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本节只是以“道”字为例,来给大家讲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部分内容,剩下的部分以后有机会再抽时间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本报记者陈鹏整理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