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2月13日电(记者蔡玉高、周润健)每逢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社会都流行“年关”的说法。“年关”到底从何而来?在不同时期又有着怎样不同的意思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给公众做出了解释。 王思潮介绍,关于“年关”的来历,社会上流传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最易被公众所接受。 这一说法是个传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来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诸如吃“年夜饭”、全家人守岁等过“年关”的办法。 王思潮表示,当然这只是传说。事实上,在古时,人们靠天吃饭,收成不好就要向地主借粮,年前得还,期限是年前,还不了就等于借两年。因而对于一些贫苦的群众来说,过年就象过关一样,过得了是万幸,过不了就得卖儿卖女或者逃荒。 王思潮说,发展到今天,“年关”的意思丰富了许多,甚至有“年关综合征”的说法。对于职场人而言,本来规划好的目标在这一年却未能实现,或是在工作中并不如意,“年关”就成了他们跳槽的时节。(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