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相生”与解怨——老子思想与东亚伦理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相生”与解怨——老子思想与东亚伦理
    [韩] 金德三
    1. 引子
    现今,我们的社会需要不断竞争。这种对竞争的需要,不知不觉地给社会带来了尖锐而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促进了人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份的竞争,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给人类带来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从古到今,人类为了改善和解决这种现象,不断地探索着智慧。然而,损己利人,舍我救他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利害关系的对象,一旦变成集体时,那集体中的个人由于社会责任感,要千方百计地取得胜利。比如说,国家足球队,代表国家出战时,队员对获胜的压力和负担远远超过了队员个人的利害得失。还有,我们的社会也要求他们必须获胜。这种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在迎接队员的飞机场上就已经表现得很直接。
    但问题是不可能谁都取得胜利。在另一方面,如果努力,使每一个人都获得胜利,那么胜利就会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胜利”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个“价值”问题,也就是说,是对胜利者的价值增值和通过竞争所得到的相互间的发展价值。但在现实社会这种价值,由于不正当的竞争,与其说追求相互间的发展价值,不如说由于赢家的得意和败者的失落反而减少了其发展价值。这种现象是,只注重结果,只看到最后胜利的结果。
    那么,对人类发展,对我们的发展,真正重要的价值又究竟是什么?现实的社会,不可能排除竞争,这样一来,排除竞争只谈论价值这本身就是脱离现实的空谈。那么,相互有竞争,但又可以促进相互发展的,其结果让对方都满意义竞争,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作者认为这就是“相生”之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相互竞争和对立,有时还有可能结仇,成为冤家。如果说这个时候,我们以“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冤家,那么这个社会就难以存在和平与安宁。社会与其找这种残酷的方式,不如找个相互解冤的成熟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所谓“解冤”。
    解冤不应该是以一方的牺牲为代价得到解决,而应该以双方和好的方式来解决。这种以对话为基础的和平恰恰又是建立美好的“和而不同”的社会的基石。但是我们的社会并不是往“和而不同”的方向发展,而是往有统一标准,但又不协调的,“同而不和”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时代的“协调问题”?在这儿,作者试图用老子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对高低,与其被某种价值标准所捆住,不如以相反相成的角度来塑造一个“高度”;又如对前后顺序,与其争先恐后,不如各显其长,来塑造个“长度”。就像这样,我们从几千年前,老子所强调的主张中,可以找到我们社会所必要的价值标准。
    2. 对“相生”的老子式解释
    “相生”作为一个广泛运用的话语,也常常出现在韩国报纸上。在这儿,先来解析“相生”这一词的基本含义;其后再来分析“相生”在“老子”当中是怎样使用的;最后来说明,以老子式解释“相生”又是什么,这个问题。
    “相生”从字面上分析是“相”和“生”。在这儿“相”表达相互的意思,“生”表达产生的意思。在古代“相生”一词广泛用于五行说。在“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中就有相生一词。随之又虽以“相生相克”来说明,金木水火土运行的协调和又不协调的关系。《孙子?势》中写到“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中也记载着“有无之相生也”。
    以上的“相生”之意,意味着事物在矛盾和转化中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这种“相生”之意,仅仅表示某种现象和某种程度。但近年来,人们更注重“相生”本身的意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甑山思想”中使用过的“相生”一词。《典经》1章中有以下记载:[1]
    “在先天,人和事物都排放在两极当中,但世间积冤充满三界,天地失去常道,发生各种灾祸,世间变得残酷。因此,我来整理天地之道,调和神命,解万古之恨,以相生之道建立后天的仙境,欲救世间众生。凡大小事都要用神道来解恨。如果先巩固道术,它将成为其框,人事自然而成。这就是三界公事。”
    这里所说的“相生”是超越先天的那种支配个人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人和神之间对立斗争的相克的原理,是具有革命性转化性质的原理。这种“相生”需要相互解恨的“解冤”。即为了相互相生,首先要解开彼此的怨恨和冤枉,从这种意义上说,“相生”是随解冤的积极实践而来的道,而且在此时才能建立仙境。
    反过来,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相生”之义是在很大程度上受“甑山思想”的影响,意味着最终彼此都会好。不是相互对立斗争给彼此造成伤害。而是相互解恨,彼此生存,彼此胜利。在这种意义上,社会用“WIN-WIN GAME”(胜—胜比赛)来解释“相生”。那么,以这种解释为基础,来分析老子的“相生观”吧。
    理解《老子》一书中的“相生”之意,大至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着眼于“相生”这两个字上,从《老子》中找出使用“相生”这一词的部分;其二是在我们一般使用的“相生”之意为基础上,从《老子》中找出“相生”这一词,并研究其意义。在此,作者以前者的方法为基础,渐进地用后者的方法来展开议论。
    前面所提到的马王堆汉墓中所发现的帛书甲本《老子·道经》中的“有无之相生也”的记录。在我们经常见到的王弼本中记载为“故有无〇相生〇”。这跟河上公本的记载是一致的。同时龙兴观本的记载也大致相同,记载为“故有无〇相生〇”。此外,在1993年发现的郭店竹简甲本中记载为“〇又亡之相生也”。《老子》一书,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版本中,有好几个版本,但“相生”之意味与现行王弼本2章的意义大致相同。这仅仅是把“相生”两字,立于其字,从《老子》中找出来而已。
    但是若再分析其意义,则是“有无相生”之意。这跟前面所提到的相互为好,相互共存,相互共赢的“相生”的一般之意,是并没有很大差距。在此,具体分析老子的“有无相生”之意义。这里所指的“有”和“无”与陈鼓应所指的一样。[2] 是指现象界的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与11章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所使用的“有”和“无”之意是相通的。但是在第一章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表现“道”的“有”“无”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能发现,其中多多少少也包含着1章中所说的“有”和“无”之意。即“有”因“无”,“无”因“有”而彼此相互存在;另一种意思是和高低相结合形成起伏,由长短相结合形成形状一样,“有”和“无”相互结合,形成超越于“有”和“无”之上的存在。例如,房间是由其中间空间的“无”和其构造物的“有”形成“房间”这一事物。容器也正是由其中间的无(空)和外形上的“有”而形成“容器”这一事物。[3] 同样,世间万物都由“有”和“无”的调和而存在。
    说起老子哲学,如果说社会中很多人都提倡“阳”,那么,老子则已经通过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了具有与阳有不同性能的“阴”的价值。在这个角度上,作为对只重视和提倡“阳”的社会的忠告,提倡人们认识到“阴”的价值。而且老子强调了“物极必反”的原始辩证法思想。这种主张弄不好会用宿命论来解释老子。被看作是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这种思维与态度是会使人变得消极而被动,对社会的不正和腐败,不是去改革,而是去认乎并适应。因此,在过去一段时间,人们对老子思想存在着消极而被动的思想的印象。对于因个人原因或社会原因受害的人和不得志的人来说老子哲学将会是宝贵的安慰。[4] 例如:“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5] 他们把这些话作为他们的处世哲学和他们的命运观,来克服他们的难关。在他们看来,老子只是主张“不争之德”,而且这对他们来说是老子思想的全部。[6] 老子的这种方法就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先把房子给拆掉;为了防止死亡,不愿活本身一样。但是仔细推敲老子的思想,便于知并非那么简单。
    他的“物极必反”的原始辩证法思想是通过对社会和自然的深悉洞察和思索之后得出的天下万物的运行法则。也正是事物“顺其自然”地运动的事物的运行法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运行法则连人类的人为的作用也控制。这是一种宏观理论。[7] 事物发展的总的方向,会依照那运行法则。但是调节和引导它的是人为的努力,因此,他在当时,以政治家的,积极的态度,对社会和现实进行持续的忠告。同样,在重视“阳”的当时社会,提到“阴”,并不是因为“阴”比“阳”重要。而是因为防止人们只知道一面,并只追求那一面。从这个角度,老子向当时的有钱人和有势力的人,进行不断地批判和督促了慈性。
    老子知道了“道”,并且以“道”为基础,欲解决和批判现实问题,这些主张,其实也就包含“阴”和“阳”相结合的过程中顺从“反者道之动”这一运行法则,即“相反相成”的老子的“相生”观。
    3.“相生”的老子式实践
    老子在社会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思想的哲学家。因此,老子的哲学有时被误视为克服患难的哲学。当然,老子哲学的一部分相对来说确实那样。因此,对于老子哲学,人们一直都是更注重其消极面,并且与庄子一起,把老子哲学视为“克服危机的哲学”。他的“相生”论同样也可被看成那种观点。这样也好,那样也好;这样也容忍,那样也容忍;也因此弱势的地位,贫穷者,则一直是贫穷者的。那种以弱者的牺牲为基础而维持的“相生”观。而且另一方面,又可以被视为就像前面所说的“物极必反”的思想那样,以“总有一天会自然地好起来”等想法来安慰自我,或者也可以被视为“我们的人生本来就如此”等理念来麻痹人的开拓困境的积极意志。
    但是,这些想法是简化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老子哲学的根本宗旨,试图过分容易,简单地理解老子的结果。至少老子做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看到的是超越以上所说的那些思想。他不仅强调克服现实的患难和痛苦。而且寻找其根源,试图解决其根本。他的话深刻反映了兵慌马乱的现实。结果,寻找根本性源泉的老子思想的终极归结点就是“道”。因此,“相生”的老子式实践要经过以下阶段:
    第一:通过对社会和历史的观察而得到的“道”的发现。
    第二:通过“道”的运用所得到的“相反相成”的相生观。
    第三:基于这种领悟所进行的对社会和现实的“相生”地批判,老子是通过这几种过程所形成的“相生”的实践,勾勒出了自己所希望的真正的人生。
    (1)道的自觉
    老子是出色的思辩哲学家。老子之所以能成为出色的思辩哲学家,跟他的职业和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老子,而且适用于所有的与思想相关的事情。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曾经说过:“所有时代的理论性思维是……根据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历史的产物。”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是春秋末期人。他是周易王室的史官。史官制度早在周代以前的夏殷时代已存在。“史”分类比较多,例如: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据《汉书艺文志》所写“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后来记事的成为《春秋》,记言(话)的成为《尚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周王朝在内的先秦时期,史官的职能很多。因而不能把“史官”简单地当成“只记录历史的官吏”。
    “史官”这一职,对很多书都只能保存在朝庭的当时来说,可以随时阅览群书,而且利用这个职位,可以更多地认识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在这基础上,他们整理和记录国家的各种大事,因而对世间的种种是非有着很深的洞察力。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理由,道家比任何别的学派都更深刻地洞察社会。他的这种职业性质和经过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政治混乱期的经历、使他的思辩更加成熟。
    老子所生活的古代是奴隶制逐渐消失,新的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时代。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铁器的普及。当时,由于铁器的普及,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因而很多奴隶被解放出来,自己耕种自己的土地得到自立。结果,这种变化,影响着政治体制的变化。从春秋初期的100—180个的诸侯国家到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减少到10几个诸侯国。其中势力比较强的有7个左右。在这种状况下,他们不断地战争,而且在这种大规模的战争中有很多人伤亡。
    根据记载,当时的战争次数也有1200多次。此外,当时因政治体制的变革和铁器的使用,经济和产业得到了急速的发展。而且在战争中,使用的杀伤性武器和军备也比以前时代多得多。春秋时代的战争,在数量上,由一次战争决定性质或者,战争性质上预防自己领域的战争比较多。而战国时期的战争是扩张自己领土的战争,其规模、范围、次数更多了。
    根据《史记》记载,老子长时间担任周围藏书馆史官,亲自经历了旧体制的没落和因周围王朝的衰退而变得更加混乱不堪的现实。因此,《老子》处处指出这种社会的急变和随之而起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把对历史、社会、自然的观察中所得到的东西,终究归结为“道”。这种“道”的原理和理解,看似让人费解,但是,这种“道”的原理和理解并不难理解。因为这种“道”是从我们自己的生活,社会以及宇宙万物中所得到的。
    其中一个就是自然的“常”即“一直就是如此”的常道,超越了我们人类社会所追求的近视眼式的即时的东西。这种常道,超越时空,在平常中所发现的世世代代的原则,在老子看来,这种道想极力不做某些事,但又什么都做。[8] 因此,道是“太一”,而且又是最高,它是包容一切的全知全能的存在。
    而且,不仅主张永远而恒常的天道,而且又强调人和社会的道,“天道、利人,而不害人。”[9] 把人道与天道相提并论,而且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10] 主张,人们在社会的事情当中,领悟天道之伟大,学习其天道,从而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结果,基于道的,他的相生观,却已预先包含着排除争斗的胜利。
    (2)道的运用
    老子对道的解释是如此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1] 其中,我们所要关注的是道的运动和使用。
    那么先看一下,道之“使用”。老子为什么说“弱是道之用呢?”而且老子所说的弱又究竟是指什么呢?我们重新来看一下老子哲学的基本特征。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弱”所指的意思中的一种就是如“低”、“弱”、“虑”、“静”、“柔”、“小”、“牝”等一样的天用之物。老子所讲的“弱”与老子所生活的当时时代要求和社会状况有着很大的距离。充满战争和混乱的当时状况下,积极的、强悍的东西显得更有生命力。而且百姓和群众也需要这种“强”。大家来想想吧!战争即将要发生,但坐在那么只讲那些“败气”的话,那么谁来确保我的生命安全?但是老子为什么提出像“低”、“弱”、“虚”、“静”、“柔”、“小”、“牝”等弱而再弱的东西呢?这就是老子哲学的最大的特征和绝妙。
    “道”怎么能有弱强之分,怎么能有高低之分呢?但在人间这些东西有着明确的区分,而且很多人更多地追求着“强”的东西。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因而把美的东西只想成美的[12],而不是其他的,这总与“道”有所不同。在“道”的立场上讲,美的东西或许可能成为不美的东西。[13] 同样道理,人间所说的“弱”的东西,不再是弱的,而很有可能成为强的东西。人们从不站在绝对的、永远的,唯一而又不变的[14]道的立场上想问题。反而,他们站在相对的,可变的价值判断的立场上,用永无止境的欲望的目光来看待社会。因此,这个社会难免有乱世之局。老子是想从人们所看不到的,与人们欲望所相反的“弱”中,寻找解决社会混乱的解决方法。因此,老子所讲的“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了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这样的思想到庄子以后很深刻发展。[15] 这跟老子所讲的“正言若反”一样[16],意味着“非弱之(包含着‘强’)弱”包含着“强”的成就。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7],“洼则盈”[18],“曲则全”[19],“后其身而身先”[20],“柔弱胜则强”[21]等字句中可以找到老子所主张的“弱”之强。正因为如此,“弱”的东西更适合于“道的运用”,也国如此可以说“弱者道之用”。
    对于“弱者变强”,老子不是主张用人间的竞争和斗争。因为老子主张“弱者”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社会中竞争和斗争所带来的反作用。老子虽讲“柔弱胜刚强”[22],但这里所指的“胜”并不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强者所胜。这里的胜,包含着相生,即排除斗争和分歧的,结束斗争和分歧的“相生”的胜利。因此战胜“强”的“弱”,并不成为“强”的东西,而是追随“反者道之动”的道走向“相反相成”。
    就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反者道之动”中的“反”有着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反”表示相对立的相反之意,另一种解释是“反”表示回归即“返”。[23] 总的来说,道的运动是通过相反的对立,回归最初。[24] “相反”一词以包含了对立之意。例如:与“弱”相反的是“强”,但“弱”的相反,并不是强,而是根本,而且只有在这时候,柔弱的东西才能战胜刚强的东西。只有在这个时候,人间的斗争和分歧才会终止。因此,弱者则胜,并不是指通过分裂,对立的方法所取得的胜利,而是指“相反相成”的相生的胜利。这是从分析回归根本的道的运动中所得到的。
    “弱”和“强”,这种反和正的对立,其中已包含了相成。我们通过“老子”2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中已知道了世间万物都在相互对立中形成的道理。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价值和存在是相对立的,而又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弱者变强”中的“强”不是原来状态下的“强”,而说明了已是新状态下的“强”。当然,“道”的运动并不像人类社会的斗争的竞争。[25] 而且那结果也不是包含错误“强”者的“弱者”。相反相成中包含,在人类看来是对立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东西。但老子所指的道,并不是通过“无、易、短、下”等之“反者”而形成的“有、难、长、高”。这种运动只不过是人类社会的运动。老子所希望的“道的运动”是包含“弱者”,且形成“生、成、较、倾、和、随”等的相生的“弱者”的运动。这种相生就是老子所讲的相生即正反相遇,而且正反都好,但又不是正只以正存在,反只以反存在的,各自超越正反的合二为一的相生。前者,蕴含着力量往正或往反倾斜的不安因素,但后者呈现着,合二为一的,追求共同目标的稳定的状态。当然,那种合成也可以成为反,但这种反与前者的反是不同的。这一现象,跟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严格地说,老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并不存在对立的真正结束。因此,怎样解决对立,在为最重要的关键。就像上述内容那样,老子为了终止无止境的斗争和对立,用“弱”的双重含义向世人解释道的运动。
    (3)基于相生的对社会批判
    老子是通过表现道的真理,来揭示生活之真面目。因此,老子极力鼓励人们寻道(批判人只看到事物的一面……)。[26] 老子是自己寻道,创道,它知道世间的变迁以及对峙它的方法,这点与一般人有的不同。
    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老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观始于“道”。人类社会的相生必须符合相互的道理。事物要遵循“道”。其后,需要相互的价值肯定。换句话说,这就是对王弼本2章中写到的“人们所说的善,并不是真正的善,美并不是真正的美”的唯一价值标准的“认识性的转变”。而且只有这样的转变,才能有所创造和造就。例如,由于有长和短,我们才能做出形状,由于有高和低,我们才能做出斜坡。
    事实上,自然界里并不是只存在美的东西和好的东西,而且也存在着与他们相反的,丑的东西和坏的东西。而且这两种东西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发展着。总的来说,这并不是阴阳的对立,而是阴阳的协调。
    在我们的社会,似乎太沉浸于世俗的常识和价值判断之中。我们认为,美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并不肯定那些丑陋的东西来自于美丽,又认为善良的东西就是善良的东西,也并不肯定那些邪恶来自于善良。老子的相生观,不仅承认对立主体的两种存在,而且也肯定对立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存在,以及对立主体相互协调所产生的新事物。相反相成两相生观,与其说的分前后的顺序的相生观,不如说是造就一个新的“长度”的相生观。
    话虽然这么说,这并不是指老子对社会的邪恶持默认的态度,对社会问题客观。在他认为,错误的东西应该受到惩罚,出现的问题应当解决。这是基于道的,形成相生观的基础,因而相互对应的东西,也要各自追求“道”。如果,这种东西方遵守道,它就失去了相生的“资格”。因此,老子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批判和告诫。相生并不仅仅是指你和我都变好的这种现象。只有你我都遵守道的本份,才能相互相生。如果不是那样,要不断改善。在这一方面,老子对当时社会进行了很多批判。在老子看来,有钱有势的人,挤出百姓的血汗,让自己丰衣足食。但他又认为,这些人正在失去很珍贵的东西。“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27]
    老子知道,社会处处存在矛盾,社会处处不断发生事故,但统治着关心的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怎样剥削史。而且,统治者表面上又巧妙的强调“孝”和“忠”。老子认为他们之所以强调“孝”和“忠”,是因为社会有那么混乱和腐败。即“国家混乱出现忠臣,家庭不合出现孝子”[28],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老子又严酷地批判,滥杀无辜,逼着百姓走投无路的现实。
    就像上述那样,老子并不是对社会的邪恶和问题袖手旁观,以及容忍。他逾越人类社会的过度的竞争和对立,从道的高度上,各自肯定“前后”“长短”的价值,以及其共同的目标。同时,老子又为了更好地展开基于道的相生观,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老子知道,物及必反的道理。他认为为了减少一个,首先要把他们扩充;为了衰败这个,首先得让它强胜;为了灭亡他,首先要让他建立起来;要想得到就要先付出。所以多欲的统治者和拥有权势和金钱的人们应该尽他们的本份,这就是追随“道”。但如果做出不符合道理的事,他们的一处的情况就会改变。
    还有,在交际、处世进行得很顺利,在这时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利益。这是因为不满足眼前的利益才不会失去功绩的基础。自称夸耀的人没有功劳,什么事都说对的人分不清是非,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管不了别人。老子说过:柔弱的事物胜过刚强的事物。所以我们知道只有处于柔弱、卑贱、具有慈性的人才能胜过,钢强的人,才能逐渐强大。老子还教会人们,自然而然地停滞,清静无为,他强调减少对物质的欲望。老子的相生观就是这样基于对社会的观察,因此,他才能提出通过认识的转变所形成的“相反相成的相生观”。
    4.引出的话
    几千年来,许多先行者一直坚持,在社会和现实当中呼吁人们施受、发慈悲、行仁义,即他们大部分人主张以宽容来解决怨恨。例如,儒家代表者孔子的“以德报怨,以德报德”[29] 就是解怨的一个现实的方法。但我们总觉得这些话总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在当今社会,虽然一般人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还是有很多人向往这种作法。这在现实社会中可行吗?我们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吧。
    爱不应是由穷者来施,而要由富则来施,只有这样才觉得爱更有价值。而且爱并不是由下而上,应是由上而下,只有这样爱才能获得生命,繁衍。这是有权有势者应当履行的权力和义务。但现实生活恰恰与这个正相反。在现实当中,穷者更理解和爱护富者,受害者理解和宽容施害者。当然其中也有从中得到精神满足的人。但看看周围的人,又看看现实,这种信任是太纯真了!当然,古圣人也谈过要爱护仇人。人们谁都能做到爱护对自己好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爱护仇人的。但是用“爱护仇人”的古训来照照我们的生活,总觉得有些缺憾。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呢”?是不是有权有势者为穷者施受呢?或许对有钱有势者来说,给穷人施些东西,显得很麻烦。施受对于富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于他们来说,到穷人那里去给他们施点爱,会让他们觉得麻烦而又危险。在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的社会中,强调“爱护仇人”的这种崇高的美德,似乎有点太离谱。我们社会之所以可以坚持到今天,是因为统治者的巧妙的统治和被统治者的单纯的服从,(当然失去这种平衡,就会引起革命)以及少数人的牺牲。虽然我们的社会如此黑暗,但我们得有信心,并且为了建立更好的社会要不懈努力。其中一点就是对老子的相生观的实现。
    为了相生,我们要相互解怨,即要形成相生的条件。老子也如此。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好地发展,为了你我的相生,老子对混浊的现实想了很多。所以他发现了宇宙的原理一道,而且深究其原理,梦想着人类和社会的相生。世界上没有贫穷、肮脏、丑陋的东西,只要它们尽了自己的道。所以道可以利用柔弱的东西。
    百姓和君主为了共同的相生,就要尽了自己的道。但当时的社会,被强者所支配和利用。因此,老子批判那些统治者,使得他们尽他们的本份。知道知足,总是知足,那么不会跟别人争吵了!所以他从来不跟别人争吵,因而别人也不跟他吵。所以他能成为天下人的指导者。[30] 但人们为了满足私欲,过份所取,所以百姓、社会、以及国家就会变得更加混乱。老子目睹了这一切,也看到了在这种混乱中死去的平民。“不是两个成为一个,则是独立的两个合二为一”,相生就是这样。因此基于道的人,相见,才能形成真正的生活。
    那么,今天的我们又如何呢?在我们的社会犯错误就要罚,有问题就要改正。就像老子把“道”置于中心,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应当把“法”置于首要地位。反过来想,我们的社会上“法”是,在本论文里说的《老子》的“道”一样。我们再看看我们的社会。2002年,韩国国民还不认为他们是真正的法制国家,还觉得法治离他们还遥远。看看报纸上登载的一件件大事,那些不信任渐渐减轻。首先,要抓住法治,无论地位高低、权力如何、财产多少,都要以公正、合理的统一标准一职行,即为了相生的实现,需要透明和公正。而且要根据这些公正、透明的标准来担保社会和国家的相生的发展。
    利用很长的一段篇幅,全面地认识了《老子》,对其中进行分析了。老子通过事物中存在的常道和人类的言行的比较,看到了其区别,而且不断地强调那些东西。他的这种作法和观点是对的。如果我们注意他的话,言行遵守其道,必然会减少失误。但是,任何思想家也解决不了一切问题,且对所有问题给予正确的判断。或许他的话在现实方面,有用性方面没有多大的价值,但是他的话给人提供了他人想不到的思考,这就是《老子》之价值所在。所谓哲学就是在精神空间塑造肉体的工程,而且它与现实同在。随之,在今天我们继续继承老子的思想,就是给我们提供了提高我们思维能力的哲学和思想的资源。
    注释:
    [1]《典经》大巡真理会编纂,大巡真理会出版部,1989年;“〈公事〉第一章,3。”
    [2]《老子註译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1996年,第65页。
    [3]《老子》11章(以下的文章生路《老子》书名,就写章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 我们,不能说这种思想对社会不好。在中国历史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思想之好处。例如,在政治上的混乱时期种的老百姓的生活,还有,退休以后的生活里。
    [5] 68章。
    [6] 在《老子》上出现的有关“不争之德”是如下:(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 参见《巨视中国史》,黄仁宇,1997年,韩国版。
    [8] 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9] 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0] 7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11] 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2] 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3] 2章:“斯恶已。”
    [14] 25章:“独立而不改。”
    [15]“无用之用”,“不谴是非”等。
    [16] 78章:“正言若反。”
    [17] 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8] 22章:“洼则盈。”
    [19] 22章:“曲则全。”
    [20] 7章:“后其身而身先。”
    [21] 36章:“柔弱胜刚强。”
    [22] 36章:“柔弱胜刚强。”
    [23] 1。相反;对立面,2。返。(参见,《老子註译及评介》第223页 - 第226页。)还有,在《老子校释》(朱谦之,中华书局,2000年,第165页)说:“反作返。又案反,复也。”还有,在《郭店竹简〈老子〉校读》(彭浩,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258页)说:“返也者,道〇僮”。
    [24] 参见,《老子註译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1996年,第223页 - 第226页。
    [25] 老子反对“斗争”和“竞争”,例如:(8章)夫唯不争,故无尤;(66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81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等。
    [26] 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7] 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28] 18章:“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
    [29]《论语·宪问》。
    [30] 66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参考资料:
    (一)中文本:
    1)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3
    2) 老子指归 严遵著、王德有点校,中华书局,1994
    3) 老子校释 朱谦之撰,中华书局, 1984
    4) 老子(全二册) 王弼、李约等,中华书局, 1998
    5) 帛书老子校注 高明撰,中华书局,1996
    6) 老子注译与评介 陈鼓应, 中华书局,1984
    7) 典经 大巡真理会,大巡真理会出版部,1989
    (二)韩文、日文,英文本:
    1) 老庄哲学讲义 金忠烈,Yemoon seowon,1997
    2) 德里达与老庄之读法 金亨孝,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4
    3)老子と庄子 武内义雄,岩波书店,1930
    What is Religion? Paul Tiliich,Harper.TorchBooks,1973
    What is Taoism? CREEL,Herrlee G,Chicago Univ Press,1974
    Disputers of the Tao A. C. Graham, Open Court, 1989
    
    2003年1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