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立志 让我与他都安顿!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薛仁明 参加讨论

    立志,让我与他都安顿!
    池上国中,是台东县池上乡唯一一所国中,教师平均年龄三十出头,薛仁明老师曾经任教于此,年轻老师们怀抱着对教育的热情,希望翻转偏乡孩子的命运。这是做老师的志愿,那么子路与颜回呢?他们的志向又是什么呢?
    
    台东县池上国中(图源:《一种说法》)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希望他最好的马车,用我们现在的状况就是最好的名牌轿车,最好的衣服借给朋友;因为以前穿裘衣相对来讲是比较难的,朋友把你搞坏了,你能够不遗憾。这个不遗憾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嘴巴的不遗憾,另外一个是心里面不遗憾。我们一般人嘴巴肯定都不遗憾,我们朋友把我们的车子搞坏了,他把它开回来的时候,我们十个有八个会讲:"没关系,没事,别放在心上。"等到他走了,我们心里面就骂得半死。
    那子路会不会心里面骂得半死?估计不会,可是子路他觉得他没办法完全不在意,也就是说他觉得应该能够完全不在意,可是实际上,他看到自己还有那么一丝丝在意,他觉得这个一丝丝的在意不应该是他做的,然后他就想,如果有一天,他能够把这么一丝丝的在意也能去掉、化掉的话,那就太爽了。
    他的最大的志向,是他自己脑袋里面认为的那个"应然",应该的那个样子,跟他实际上的这个"实然"能够变成是同一件事情。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应然"跟"实然"是统一的时候,这个人不仅不会有人格分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不会纠结。所以说到底就是当子路他讲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他自己想要让自己是彻底的一种清爽的状态。你不要老是觉得自己跟实际上的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你只要有那个距离,人就会是一种紧张的状态,人就是撕裂的状态,人就不舒服,基本上我觉得子路他最在意的是这么一件事情。
    
    国文课(图源:《一种说法》)
    《论语˙公冶长篇》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颜渊他是讲:"愿无伐善,无施劳。"什么叫无伐善?无伐善就是你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你心里面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我们用平常的俗话来讲就是,今天我们跟一个人发生冲突了,最常会蹦出来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我当初对你怎么样?”当初我对你怎么样这个事情,你现在会把它捞出来讲,因为什么?那是因为你自己很在意这个事情。也就是说,当初如果你没有对他那么好,你今天跟他发生冲突的时候,可能还不会那么激烈;恰恰是因为你当初对他那么好,而且你自己牢牢记住,现在心里面产生了反差,才让你觉得今天这个人特别可恨!所以让你跟他的冲突变得更激烈。换言之,你今天跟他冲突,这么激烈的一个核心原因,除了眼下的这个事情之外,更核心的是什么?是你心里面是有个疙瘩。你心里面的疙瘩是什么?是因为你当初曾经对他好过,你对他好过,你牢牢记住,这个叫伐善。
    那施劳,颜回说他愿"无施劳",无施劳是一样的,"劳"就是辛苦,我们做得这么辛苦,我们做到流汗,还让人嫌到流口水,我们讲这个话就是自己在施劳。也就是说,你以前的那些辛苦,你所有的付出,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讲,其实变成你的一个负担。今天颜回当他讲说:"愿无伐善,无施劳"的时候,我们对颜回这个人的印象是,无伐善这种事情,颜回即使不能说他做到百分之百,但是从我们外人的眼里来看,他肯定做了90%是没问题的。可是问题剩下的那么一小块做不到的部分,颜回他自己知道。也就是说,他的应然跟实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距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颜回跟子路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只不过他们两个是不同的生命型态,他在意的事情是不同的事情。可是所期待的最大的一个心愿,最大的志愿是什么?是:"人是统一的,人是清爽的。"就这件事情来讲,他其实是一致的。
    
    师生之间(图源:《一种说法》)
    《论语˙公冶长篇》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说愿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觉得可能最关键的就是那个"安"。朋友信之、人有互信,最后你才有一种"安";那年少的人被照顾了,他能"安",我们大人也能"安"。可是这三句话,跟前面两个人,子路、颜回讲的,它其实是一个先后的问题而已,因为你没有前面自己内在的统一,你要让别人安是安不了的。一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心愿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心愿、这种志愿,他很有可能会变成一种颠倒梦想,因为他没办法找到真正的落点。那个落点它必然要你自己已经可以或者比较接近这个状态时,我们才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时候孔子讲的这个话,我们就觉得这个心愿、这个理想、这个抱负,是可实现的。
    今天如果我们的一个志向,大到他实际上找不到任何一个点可以落实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问题当然不大,可是当你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越来越清楚他落实不了的时候,那你会不会变成虚无主义?你会不会变成愤世嫉俗?你会不会变成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觉得这一点要稍微分一下,因为这一点恰恰是一些比较有怀抱的、有理想的人,特别容易陷进去的一个误区。
    我觉得孔门师生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在这个理想的这个前提之下,他还能够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然后你听他所谈的这些理想,你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做的,那我觉得这种带着现实感的理想主义,我觉得这个是特别不容易的。
    主讲人简介:
    薛仁明,1968年生于高雄茄萣,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毕业,台湾知名文化学者林谷芳先生入门弟子。1993年起长居台东池上,关注生命修行与思想实践,以自身经历开启解读国学既熟悉又新鲜的视角。2009年,陆续于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及《联合报·联合副刊》发表专栏,近年来除写作外,于北京上海广州台北各地书院,定期开课讲述国学。
    
    薛仁明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