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娅妮 冬天一到,距离飘雪的日子自然就不远了。华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已在0度上下,万物萧瑟,感受着寒风的凛冽。于是,“小雪”节气就到来了。虽然说小雪这日未必下雪,但它代表了当时时节的普遍状态。 万物萧瑟(资料图 图源作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道理很简单,雨水遇到冷空气故而凝结成雪,但气温又尚未冷到极致,所以只能形成“小雪”。《群芳谱》中也有类似的解释:“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它将原因归结为“气寒”而“地寒未甚”,因此这个时节下的雪常常落到地面后便融化了,不会堆积长久。 冬日也常常是嘴上闲不住的时候,那么小雪时节有什么传统的“食俗”呢? 地寒未甚(资料图 图源作者)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可见小雪腌菜是较为普遍的习俗了。因为这个时节会有霜降的天气,被霜打过的菜比较软,而且偏低的温度也非常适合腌制咸菜之后的保存。腌黄瓜、腌酸菜……腌制完成以后可以马上吃,当然更多的是储存起来抵御冬天可能没有蔬菜的窘境。 有一些地区到了小雪也会迫不及待地开始腌肉了,腌肉的原因和腌菜类似,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可以保证腌制过程的环境,还能够将腌制好的肉储存很长的时间。将鲜肉加盐,放入花椒、茴香等香料,再晒干,最后还可以熏制。美味的香肠、腊肉就在几天后诞生了,吃起来肥而不腻,吃完后满口余香,用来下饭真是极好的选择。现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不需要在冬天贮存那么多食物了,但人们还是偏爱腌菜、腌肉的独特味道。 天气寒冷(资料图 图源作者) 南方地区在小雪时节还会吃糍粑。这也是古时候传下来的古老风俗了,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食物,最早是用来做祭祀食品的,有一句谚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就是十月祭祀牛神的时候用糍粑作为祭品;但也有说法是“碌碌烧”,指的是糍粑的做法,卷起糯米粉团的动作是像车辘那样滚动,同时还顺便能均匀地撒上芝麻、砂糖等配料。糍粑做好后,吃起来软糯可口,还能随意调配口味。比如说可以蘸上红糖浆吃,一口一个,甜意满满! 小雪时节,天气寒冷,但降水却不是很多,所以室内容易干燥。加上冬天天气很可能比较晦暗,人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他的《摄养论》中论道,十月“宜减辛苦,以养肾脏。无伤筋骨勿泄皮肤”。寥寥几句,便将这个时节情绪和身体上需要注意的方面都一一道出。要“养肾脏”就应该多食温补益肾食物,如休闲聊天的时候吃吃腰果、栗子、核桃等益肾果品;在这寒气逼人的时刻,如若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或者牛肉汤,想必令人顿时充满了幸福感。不过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也不能因为贪嘴吃太多了,如果不放心自己的控制力,可以在牛肉汤里加入萝卜,起到清火平衡的作用。 羊肉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这是诗人徐铉笔下的小雪时节。菊花凋零,覆水而去了,晚霞余晖映着鸿雁飞去,一日将尽,一年亦将尽了。这个时节在情绪上难免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叹老叹逝之情最易迸发。我们能感受到古人的悲伤情绪,但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像药王论著中所说,要避免辛苦劳累。这时或许可以学习诗人泡一壶茶,清热舒心;又或许可以温一壶酒,约三五好友,于小雪纷纷里饮酒促膝,岂不快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