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言行一致:孔子认为“做”比“说”要难得多!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弓难张 参加讨论

    文/弓难张
    语言(说)是人们与外界交流最主要的窗口,而行动(做)是践行语言表达的最佳方式,“说和做”如何有机地统一起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个大课题。
    
    言行一致(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能够根据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而决定是多说还是多做,是将“说和做”做到辩证统一的楷模,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臧克家先生的名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为我们勾勒出了闻一多先生是如何把握说和做的关系精髓。
    做了再说,做了不一定说
    这是作为著名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对说和做的理解和践行。诗人和学者更多的工作是读书研究,潜心学习文化搞创作,需要你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少说多做是必须的。
    闻一多先生从1930年到1932年,在国立青岛大学期间,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最后结出的硕果就是学术专著《唐诗杂论》。
    
    沉下心来,耐住寂寞(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正在别人感叹闻一多先生的成果时,先生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接着先生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在学术研究中,闻一多先生基本是只做不说,做了不一定说或者少说,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该说就说,说了就做
    作为民主斗士的闻一多先生,因为社会角色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言行,不单要做,也要说,说了更要做,言行高度统一。
    为了放手发动群众,唤醒更多国人参与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来,闻一多先生抓住各种场合在“说”,与人交流。
    
    该说就说,说了就做(资料图 图源网络)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社会各界悼念李公仆先生的大会上,闻一多先生做了《最后一次的讲演》,在随后的游行示威活动中,明知道危险重重,闻一多先生还是走在队伍的前列,最终惨遭特务杀害。
    该说就说,说了就做,闻一多先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践行着“说”和“做”言行一致的高度统一。
    言行一致
    其实,先哲孔子很早就注意到了言行一致的问题。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第十七》)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并不是反对人们说话反对交流,而是讨厌那些“巧言令色”只说不做的人,孔子认为“做”比“说”要难得多,他说老天不言,但它以行动支持着四季轮回万物生长。
    言行一致,做了可以不说,但说了就要做,这也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
    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可能多有不同,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则喜欢说话不停,这都没关系。关键是作为社会角色的我们,向闻一多先生及其他先贤们学习,牢记谨言慎行,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没把握的事情可以先做,做了不说;一旦承诺了别人的事就要尽己所能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这些好的操守会给人美好的印记,人与人之间也容易构成完美和谐的社会图景。但如果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或者说十分只做到五分,甚至更少,久而久之在别人眼中的社会信誉就急剧降低,人格也遭到贬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