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中秋夜下思 月是故乡明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文/曹雅欣
    中秋将至,月色渐白,我们就从杜甫的一首月下诗,缓步进入秋之夜。
    
    秋之夜(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杜甫这首诗中的名句适用性太广了,尤其适合各种“北漂”、出国等客居之人: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一场兵变和战乱,影响的何止是千家万户,更是一代千秋。对于杜甫来讲,安史之乱的影响就特别大,他的很多诗词中都可以看到战争带给他的慌乱、苦痛、离别、交困。所以说,能保有和平年代,就是千金不换的幸福。
    这首诗就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写着战乱中对自家弟弟的担忧与挂念。“舍(shè)弟”,是兄长在外人面前称呼家弟的一种谦称。
    在交通不便、道路险阻、通信不畅的情况下,亲人于离乱里相别,这种相别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所以此诗中,杜甫这种月夜下思念至亲的心情,是我们今人很难想象的——如果我们的一切网络、电话、电视、邮件全都要被切断几年,你该怎么联系一个身陷在灾难现场的人并确知他的安好呢?因此这诗里的杜甫,是怀着隐忧、恐惧、无可奈何的牵肠挂肚,徘徊冷夜中遥望月亮,期盼月亮可以指引远方的亲人走回到他面前。
    
    秋雁南飞(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戍鼓断人行”,是在说一种宵禁制度。在古代,特别是战乱、灾荒时期,都要实行宵禁令,晚上要敲“闭门鼓”,百姓禁止无故上街,早晨再敲“开门鼓”,恢复日常出行。宵禁主要是为了保障治安,违反宵禁令的人将受处罚。“戍鼓”,戍楼上的鼓声响起,就是宵禁开始的时刻。此时,夜夜闭户,万籁俱寂,更能听清雁鸣的声响,更能翻起心中的悸动,所以杜甫接下来就写,“秋边一雁声”,碧空遥远的一雁嘶鸣,点明了这是秋来雁去的季节,点出了这是大雁衔来思念的心情。
    雁,在中国文化中已经固化为秋思的代表,尤其是对故乡、对久别亲人的思念。因为大雁在秋天南归,喻示着对故土之思,由此引申为对故人之情、对亲人之思。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蒋捷的《虞美人》写“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如今,正因为我们的夜晚太热闹了,所以再也不容易听到雁鸣了,再也不容易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
    下面两句是最适宜在秋天引用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一句,是在说白露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意味着孟秋的结束、仲秋的开始。季节到了这个时候,气温降低、晨露增多,秋在五行里属白,所以用“白”来形容秋露,正是秋天里节气的特征用名。
    
    露从今夜白(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两句诗特别适于今天的游子来思人、思家、思国。秋天的天高云淡、气爽风清,使得秋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明亮最美丽的月,然而就是这样一轮美丽的明月,依然会让漂泊在外的旅居者看起来感觉不如家乡的月明亮、亲切。其实,长年在家的人,往往不望月,身边已经温暖充实热闹到平常无奇了,怎么会有那种静寂的心境去独自望月呢?望月,就是在一个人心中无着无落的孤独时刻,寄望给那一轮静月来遥遥呼应心底的声音啊。
    所以你看,李煜的《相见欢》里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范仲淹的《苏幕遮》里说,“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直到当今的歌曲,《望月》里还在唱“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望月,似乎是中国人的一张行为名片。你看,那伫立月下、凝望冷月的游子,他一定来自中国。
    他有一剪看似安静的背影,心中却在汹涌潮动,澎湃着来自故乡的声音。
    前面四句铺陈出了环境色、起奏出了环境音,后面四句就是写实叙事了:“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杜甫说,我的弟弟们都散落在天边,战火一起,屋已毁、家已无,死生各天涯。想要寄一封家书问安,却始终无法送达、更无音讯收悉。况且,战未休、兵未歇、居无定所、人无归处,写信又能寄向哪里,有信又能寄往何处呢?
    
    故乡的声音(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今天我们读这首五律,感觉最有分量、最能套用的,就是第二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哪怕读诗只记住一句,也已经是天大的受用。然而只单看这一句,愁思毕竟浅淡,凉意毕竟薄弱。
    这两句诗能构成一幅极强的画面感,在那画上,秋思远如水墨,氤氲着秋夜的气息。
    但若把后四句生离死别的实况添缀到画意里,才会知道,这画面哪里是空静闲远的一夜秋思、一页静画,而是战火隆隆下的冷月如霜、焦心如灼、悲雁如咽、生死如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