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存养第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朱高正 参加讨论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存养第二【完整版】
    一、日常生活中怎么存养自己的心?
    在上一集里面我们开始在讲存养,其实存养最重要的就是要此心净尽私欲,要把我们人的欲望扫得一干二净,而且要脚踏实地,不要停留在入耳出口,而是要真真正正脚踏实地地做到把所有的欲望扫得一干二净。
    好,我们来看下一条。
    下一条,就是李吁——程氏的弟子,就问,平常遇到事情的时候都知道操存——什么叫操存?这是孟子所讲的“操之则存,舍之则亡”嘛——然后,他就问他老师说,那如果没有事情的时候,我如何才能够存养得熟?
    明道先生就告诉他说,古时候的人,对耳朵他就用音乐;对这个眼睛,他就用各种的展礼、演礼的形式,至于你平常左右起居,你的“盘盂几杖”——什么叫盘盂几杖?我们吃饭的那个盘,菜盘,或者说吐痰的痰盂,或者我们用的桌子,或者我们撑的拐杖,上面都“有铭有戒”。什么叫“有铭有戒”?上面都刻有铭文,刻有一些箴戒,告诉我们你应该要怎么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所以“动息皆有所养”,随时随地,耳听得到的,眼看得到的,你随时接触到的,统统有铭有戒。他说现在这些都没了,只剩下用理义来养心而已。
    所以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现在对我们要存养的人来讲,最重要的莫过于“理、义”两个字而已,也就是说你随时随地要自省,说我这样做合于天理吗?合于道义吗?只要不合于天理、不合于道义的,我绝对不做,只要是天理道义所该做的,对我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做,这样你就可以使自己日渐入于圣域。
    所以,他在这里讲,我们现在要存养自己,最重要就是要靠理义两个字,理就是天理,义就是道义。这个天理和道义是不是就跟我们个人的私欲是相对立的?是吧?所以说,消极地来讲,就是要去人欲;积极地来讲,就是要存天理。但不管怎么讲,不要停留在入耳出口,要能够“入乎耳,存乎心”,而且要能够“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这是最重要的。
    二、心有所主 外邪不侵
    好,我们来看下一条。
    “吕与叔尝言”——这个吕与叔是谁?吕与叔就是吕大临,吕大临最早是跟着横渠先生的大弟子,那横渠先生去世之后,他就来跟程夫子学习。吕大临他曾经这样说:“患思虑多,不能驱除。”说我实在苦恼于思虑太杂,都驱除得不干净,程夫子怎么来开悟他呢?他在这儿举了两个很有名的例子,一个叫做“破屋中御寇”,另外一个就“虚器入水”的道理。
    什么叫“破屋中御寇”?他说,就像你在一个房屋里头,这个房屋的门也破了,窗户也破了,甚至连墙角都破了,这个叫破屋,你在这个破屋里面,怎么样来抵御盗寇呢?大家想想看,如果东边来了一个盗贼,你还没把他赶走之前,西边又来了一个,接着又是左右、前后,应接不暇了,为什么?因为你四面统统有漏洞嘛,所以盗贼就很容易进来,所以在这里,你根本没办法在这里面安安静静做你一屋之主的地位,位置坐不好的。
    他又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虚器入水”,像这个容器,容器如果是空着的话,水怎么倒它就怎么进。相反的,如果你在这个容器里头已经装满了水,其它的水还装得进来吗?
    所以说,明道先生跟吕大临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干吗?就在后面这一句话,他说:“盖中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自然无事。”什么意思?也就是你心中要有主。“心中要有主”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就是你心中要有个天理,要有个道义,对不对?你心中如果纯乎天理之极,你心中里面塞满着道义,别人怎么来诱惑,诱惑得动吗?如果你心中也没有天理,也没有道义,那我可以告诉大家,任何诱惑来,你的心就被拉走了,你怎么让心在这里?我们的心在我们的躯体之中,我们要笃信天理,笃信道义,这样的话,中有所主,心就实了,外患当然就不可能进来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明道先生讲这一句话,在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把这个私欲去除干净,另外一方面我们当然要借着学习经书,能够把圣人之道放到我们的心里头,成为我们心中的主,这样的话,外患、外邪自然就不能深入过来。
    三、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爱养精力
    好。下面一段话。
    下一条很重要。程门弟子有一个叫邢和叔的,邢和叔他本名叫邢恕。这个邢恕算是程门弟子里面很有才华,但是品德不是很好,后来非常地狼狈。但是因为他讲的话有道理,所以说在这里还是把它录了下来。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这告诉我们,有的人虽然道理讲得是头头是道,但是你讲得头头是道,但不能身体力行,还是不能进入圣域。所以说在这里,我们来看看他讲的,我们不以人废言。
    我们来看看,他说:“吾曹常须爱养精力,精力稍不足则倦,所临事皆勉强而无诚意。接宾客语言尚可见,况临大事乎?”
    什么意思?他说我们平常需要保存我们的精力,爱养我们的精力,就是什么呢?不要太过劳累,为什么?因为你精力稍微一不足,就疲倦了,当你一疲倦的时候,面临任何事情就会变得很勉强,而且缺少诚意。他说你“接宾客语言尚可见,况临大事乎”?就是说,你在很疲倦的时候,你会见宾客,在你的谈吐当中都已经可以感受得到你很勉强,没有诚意,想要赶快结束,那何况如果碰到大事怎么办呢?
    好,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这个养生之道,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人,如果你睡得饱、吃得好、精神爽朗,碰到事情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处理事情就会从容不迫,就有条不紊,会处理得很好。相反的,人如果在很匆匆忙忙、颠沛流离之间碰到什么事情,常常就草草率率,而且漏洞百出。邢恕在这里讲的,就是讲这种话,干嘛?也就是说他发现说我们人平常要爱养精力,什么叫爱养精力?也就是说你如果精神状态、身体状态不是很理想的话,你来处理事情缺乏耐心,就很容易毛躁,缺乏诚意,显得勉强,这样就处理不好。
    所以说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黄帝内经》在《上古天真论》里面有一段话很重要,也就是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说哎呀老师啊,古代的人都活到一百多岁,为什么现在的人才半百而已就已经不行啦?岐伯就告诉他说,上古之人懂得养生嘛,他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不妄作劳”,就是在这里最重要了。一般来讲,强力的劳动千万不要超过6个小时,一超过6个小时之后,我们人的免疫力就会急剧下降,那时候外邪就很容易入侵,所以说中午一定要午休一下,午休半个小时都好。你午休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要睡觉,不是!最重要就是说耳不听声、目不接物、心无杂念,也就是你在那里静坐,调息,什么都不要去想,这样休息半个小时之后,你自然而然就会神清气爽。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来处理事情,就会非常地妥当。
    所以说,我们人如果不爱养精力的话,那你想想看,跟人家见面的话,讲话匆匆忙忙,而且杂念很多,跟人家讲也不专心讲,让人家觉得你缺少诚意,何必呢?所以说,在存养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你一定要睡眠睡得足,精神随时保持心广体胖,然后从容不迫,这样来处理事情,你就会处理得妥当。不要常常弄得好像很紧张、很匆促的样子,那这样,事情怎么可能处理得好?
    所以说我在这里就举这个例子给大家看,有的小孩要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很紧张,我在这儿可以告诉大家,我从念初中的时候我就清楚了,考试的前一天,我绝不看书,考试的前一天我一定要好好泡个澡,放松,为什么?我们平常都有努力了嘛,考试的时候最重要就是要让自己的心情放松,让你能够把你平常的实力正常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了。我打个比方,像我要考高中的时候,我前一天还跑去看电影,当然不好意思让爸爸知道,让爸爸知道,老人家一定会操心的。所以说,我偷偷跑去看电影,考试考得很好啊。那相反的,你很紧张,你越紧张,当人一紧张的时候,你的实力就没办法发挥出来了,这就像什么呢?我在这儿告诉大家,这跟太极拳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太极拳它就是要在练的过程当中,把我们人的拙力全部都给去除掉,你拙力全部都放掉的时候,你那时候发出来的劲才有爆发劲,这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在这里,邢恕讲的这一句话,其实放在今天还是非常管用的。也就是说,你只有精力充足的时候,你平素的存养才能够显现得出来。你如果精力不好,你原来的存养在这种匆匆促促当中,你过去的存养都变成多余的。所以说,在存养的功夫里头也要加上这么一条,一定要睡眠充足,要心情愉快。大家想想看,你如果很紧张的话,你的实力就发挥不出来了,一定要从容不迫,在这从容不迫的条件之下,你才可以把你最好的状况表现出来,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四、接人待物 诚意是最重要的
    好,我们再继续来看。
    明道先生说:“学者全体此心。学虽未尽,若事物之来,不可不应。但随分限应之,虽不中,不远矣。”
    什么意思?明道先生告诉我们说,我们初学的人,一定要“全体此心”。什么叫“全体此心”?也就是说,这个“全”,就是要完备地来体悟我们的本心,这样大家清楚没有?什么叫做“本心”呢?“本心”就是心的本体,不夹杂任何的欲望,不夹杂任何的私欲。心的本体是什么?不就是我们这个明亮的德性吗?也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天理嘛。
    所以他说“学者全体此心”。“学虽未尽”,虽然我们的学养是有限的,我在这儿告诉大家,学怎么会有崖涘?学是无穷无尽的,对不对?所以说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学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任何事情来了,我们不得不要回应,你就随着你自己的学养所及来回应它就可以。他说,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好,但也不会差太多了,但重要的,你要“全体此心”。
    我打个比方,同样一件事情,比如说,现在要接待宾客,你找十岁的小孩来接待宾客,比如说要奉茶、要奉水果,只要他能“全体此心”,十岁的小孩也是可以端端正正地把茶端到客人的面前放好,请客人用茶,对不对?同样的,你十五岁的也可以这样做,你已经三十岁了也可以这样做,但你如果没有“全体此心”的话,你表面上是要端茶给客人喝,但是心里在想着别的事情,那我问你,你虽然三十岁了,你会比十岁的做得更好吗?不会更好。十岁他懂多少事情?他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远不如三十岁的呀,所以说,只要随着你的分限所及,也就是说随着你个人的年龄、历练、学养不同,你只要已经尽了力了,“虽不中亦不远矣”,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德行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强调一点,“德行为本,文艺为末”。你同样端了一杯茶给人家,诚意是最重要,至于说那些细节做得到不到位,只要你有那个诚意,人家感受得到就可以了。如果你随随便便就端了一杯茶给客人,让人家感受不到你的善意、你的敬意,那你何必多此一举呢?这是一样的道理。
    五、心中存诚敬 就可走遍天下
    我们再继续看,下一条,也是明道先生讲的。
    他说:“‘思无邪’,‘毋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有差者皆由不敬,不正也。
    这个“思无邪”,孔子讲的,“诗三百”,就是《诗经》有三百篇,“一言以蔽之”,一句话就把它总结了,就是什么?“思无邪”,也就是心无邪念。“毋不敬”,这个“毋不敬”就是告诉我们随时存养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个敬谨之心。只要你能够做到“思无邪”、“毋不敬”,只要把这两句话——“思无邪”是比较侧重在内的,“毋不敬”是比较侧重在外面的——你只要内“思无邪”,外看起来“毋不敬”,这样的话,你可以走遍天下。
    他说,如果会有什么问题的话,一定是由于不敬、不正引起的。你心思不正,外表不够恭谨,那就很容易让人家觉得你这个人修养不好。
    所以说,明道先生在讲存养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讲这个“敬”字。这个“敬”字,明道讲,然后接着伊川跟着讲下去,到朱夫子朱熹那里,他就用“敬”字来取代“静”字,就是以毋不敬的“敬”、诚敬的“敬”,来取代安静的“静”。朱夫子认为,诚敬的“敬”可以贯穿动静,你只偏重“静”那不行的,静中的“敬”跟动中的“敬”,你把它结合起来,所以说,你要“毋不敬”就是外在的,就是动。“思无邪”是内在的,这个敬字可以贯穿到内心里头,所以说,“思无邪”跟“毋不敬”这两句话,在存养里面何其地重要!
    六、欲速求效最伤德
    我们再继续来看。
    在这里,明道先生继续说,说“今志于义理而心不安乐者,何也?此则正是剩一个助之长。”这是在讲什么?孟子有讲“必有事焉而勿正”,他讲过“勿忘”“勿助”的问题,那在这里就讲“勿助”的问题,也就是说你不要揠苗助长,你不要太过做作。他说,今天既然已经准备要好好地奉行义理了,而心却不能够安乐,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你求速了,你欲速了,你想要快一点,这就是助长的毛病。
    他说心虽然是“操之则存,舍之则亡”,但是如果“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也就是说你碰到事情的时候,你对它有所期待,你有所期待就麻烦了,所以明道先生在这儿告诉我们,你这样涵养自己的时候,一定要从容不迫,你的学养还没到哪里,慢慢来,不要欲速求效。你本来这个应该要从现在开始,我立志这样做,可能要三个月才能做到的,你为什么一定要两天内就要做到呢?这就叫欲速求效,这个是最伤德的。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在养德的时候,这个“熟”很重要。什么叫“熟”?熟悉嘛,一定要积累一定的时间反复练习,弄到最后,真真正正自然而然毫不勉强,你怎么可以一下子从勉强就变成自然呢?那个叫做躐等而进,这就有违循序渐进之道,这就不对了。
    七、摒去闲思杂念 心才会灵秀
    我们再继续看。
    明道先生在澶州的时候,澶州就是今天的濮阳,河南的濮阳那里,他在那儿当县令。他那时候有一次为了要修一条桥,少了一条长梁,也就是长木。他那时候就向民间征求,看有没有这么长的木头,可以来做这个桥的主梁。以后,每一次进进出出的时候,看到好的树木,他都会多看一下,就起了计度之心。所以,因为他有这个经历,他就告诫学者,说我们“心不可有一事”。这是什么意思?他在澶州当县令,只因为要造作一道桥梁,少了一根长的梁木,就向民间广为搜求,当然不是很快才找到的。所以,以后即使这个桥早就做好了,他每次进进出出澶州,只要看到哪里有好的树木,都要多看两眼,说这个到底跟我要造的那一座桥的长梁比起来到底怎么样。这叫闲思杂虑。
    所以说明道先生是随时随地都在提醒自己的,他就告诫他的学生说,“心中不可有一事”,为什么?这就代表你的心不虚嘛!你已经有所挂虑,所以你常常心里面想着这个。我们心可贵就是因为它是虚灵的,你要让心越虚,它就越灵秀,你如果心里一下子想那个、一下子想这个,闲思杂虑太多,心怎么也灵不起来了。所以他告诫学生说“心不可有一事”,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在这儿跟大家讲,你如果心常常有这个有那个的话,你做事情会专心吗?专不了,会分散的。所以说有什么事,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把昨天的留到今天,你如果昨天的留到今天,那我可以告诉你,你可能连去年的都还留到今年。当你有这么多的闲思杂虑在那里,你处理什么事情会处理得好吗?所以说,今日事今日毕,处理完,你就不要再去放在心里头,不要去想它。人心的灵,为什么叫“灵”,你知道吗?就是说我不去想它,我需要它的时候,一想就出来了,这叫“灵”。你因为放不掉它,结果呢,你要处理的事情你也处理不好,心的灵秀就显现不出来了,何苦来哉?
    八、依照天理行事就万事顺遂
    下面,我们来看下面伊川讲的。
    伊川说:“人多思虑,不能自宁,只是做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于事,‘为人君止于仁’之类。”
    好,伊川说,人就是因为闲思杂虑太多,所以心就得不到安宁。心得不到安宁,他就作不了主了,为什么?都被那些闲思杂虑给干扰了,变成闲思杂虑成为主了,你如果把闲思杂虑统统清光呢?虚啦!我们的心只要一清虚,心的本性,那种灵秀的本性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他说,你如果想要让我们的心能够做得了主,那就要“止于事”。什么叫“止于事”?就像艮卦一样嘛,哪一件事情该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叫“止于事”,绝对不加我们个人的私欲在里头。比如说,他就说,“为人君止于仁”,你做人家的领导,你就要有仁慈之心,为什么?因为你为人君就是有权力的人,有权力的人你如果没有一颗仁心的话,那你就变成暴君了,你越有权力的人你就越要慎重用你的权力,因为权力滥用的话,那后果堪忧。所以说,没有仁德的人来当领导,那真是灾难。对不对?
    所以说,伊川就举了例子了,他说像当年大舜,他把四凶给除死。他说这四凶——这四凶是指谁?就指像欢兜、鲧这些人——这四凶已经做了坏事,恶贯满盈,舜只是因为他们做了坏事,所以把他处决,这跟舜有什么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这四大恶人不要做坏事的话,舜就不会去处决他了。舜处决他跟舜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是替天行道嘛。所以说我举个例,像有人犯了重大的杀人罪,法官就判他死刑,这跟法官有关系吗?法官只不过执行公理而已嘛,并不是法官去杀他,法官是代表人民群众、代表国法判他死刑,就好像说刽子手处决他,说刽子手杀他吗?不是,刽子手是执行公务而已,跟刽子手本身无关。所以同样的道理,舜决定要把这四大恶人处决跟舜无关,他只是执行天理而已。
    伊川说:“人不止于事,只是揽他事,不能使物各付物。”什么意思?说如果人不能止于事的话——什么叫止于事?就是这件事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如果不能让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话,那就变成“揽他事”了,本来该这样你不让它这样,这不是揽事是什么?这样就不能“使物各付物”。什么叫“使物各付物”?就是使每件东西,让它按照每件东西该处理的方法来处理。他做了坏事本来就该受到处罚,你就让他受处罚;做了好事,该受到奖赏你就让他受到奖赏,这叫“物各付物”,绝不搀杂任何个人的喜怒好恶放在里头。
    他说“物各付物”,也就是每件东西都按照那一件东西所应遵循的法则去做,这叫做“役物”,也就是你能够去驾驭这些东西。如果“为物所役,则是役于物”,如果你被外物来驾驭你,你就被外物驾驭了。这样大家听懂了吗?也就是说我们让每件东西,《诗经》不是讲“有物有则”吗?你让物各付物的话,让每个事情都按照它自己的法则去走,这样你就能够驾驭这些东西了。如果你被这个外物所驾驭,那就倒过来了,你并不能去驾驭物,反而被物所驾驭了,所以他这儿引用《诗经》的话,“有物必有则,须是止于事”。
    大家看看,《诗经》讲“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每件东西,每件事情,都有它自己的内在的理路,我们就要让每件事情按照它内在的理路去发展,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让它按照自己的内在理路去发展,这样我们就能驾驭这些东西了。你如果不尊重它的内在理路,反而用你的私欲去干涉,这样就叫“揽事”,这就不能使“物各付物”,所以说,我们在讲存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九、涵养一颗诚心 自然能够感动人
    接着我们来看看,这一句话是明道讲的,他说:“不能动人,只是诚不至。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
    什么意思?“不能动人”,也就是你不能去感动别人,只是因为你的真诚还没做到位。大家想想看,人家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说,你要记住,你之所以不能感动天下万民,就是因为你的真诚还没做到位。只要你真诚做到位的话,你自然而然能够感动人。为什么?真诚之所以做到位就能感动人,就是因为你可以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在我的处境,你还能做得比我这样更好吗?这就是他能动人的地方。
    所以,大家再看看,他说“于事厌倦,皆是无诚处”——你对一件事情感到厌倦,我在这里问大家,天下那么多事,到最后还是要人来处理,不是由人来处理是谁处理?所以说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如果对什么事情觉得厌倦,那就代表说你没有诚意,你没有耐心,为什么会厌倦呢?只有几个可能:第一个,你那时候疲倦了,你累了;另外一种,杂物太多了,你处理不来了,就只有这两种可能。
    所以说存养对我们人来重要就在这里,平时就是要能够从容不迫,把自己的心性养得好的话,任何事情来,我就能够“物各付物”,再多的事情,我也指挥若定。我打个比方嘛,像伊川就讲过这样的话,你看,有的人就叫他带十个人去当兵,叫他带十个人去作战,他十个人都管不了。韩信呢?韩信带兵厉害,多多益善,说,哎呀,恨不得几十万人都让我带,为什么?他有方法,他懂得“物各付物”。
    所以说,在这里,大家记住,我们为人处事,涵养对我们来讲太重要了。你存养得好,你做什么事就会从容不迫,自然而然,所作所为就能够得心应手,合情入理,自然就能够打动人心,大家自然就服你,是不是?
    十、怎样才能做自己“心”的主人?
    好,我们再来看。
    明道在这里说:“心要在腔子里。只外面有些罅隙,便走了。”
    什么意思?他说,我们人的心要在腔子里。所谓“腔子”,就是指在我们这个身躯里头,这一句话不就也是针对孟子讲的那一句话吗?“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是什么意思?要把那个放失掉的本心找回来,找回来放到哪里?当然是放到我们的身体里头,让我们这个心能够成为我们躯体的主宰,这叫做“心要在腔子里”。
    他说只要外面有一些漏洞,便走了。这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只要你外面有一些漏洞——什么叫“漏洞”?就是有些欲望,外物的诱惑,只要有一点漏洞的话,他马上就被勾引出去了,就跑掉了。所以你心要在腔子里,随时随地,知道心是作为我一身之主,我没有闲思杂虑,我没有私欲,是吧?什么事情来,我这个心——我们讲句老实话,心它是可以应万事的,任何事情来,心都有办法回应。你要让心的功用充分地发挥,不要让闲思杂虑干扰你的本心。
    接着,明道说“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
    大家看到吗?他说,我们人的这个心,你要让它保持着非常地活泼,要活泼泼的,什么叫活泼泼的?活泼泼就是虚灵。你如果老是被闲思杂虑缠得喘不过气来,能虚灵吗?都已经变死掉了。所以说我们闲思杂虑全部要清掉,欲望要清掉,你要让我们的心随时都保持着活泼泼的。像刚才我们讲过的,那时候为了要造一条桥,少了一条长梁,以后每经过一个地方,看到有树木长得高一点,就在想这个,这叫闲思杂虑,那你心怎么活泼泼的?一下子这个被钩住了,一下那个被钩住了,心永远活不起来。
    所以明道说,“人心常要活”,如果这样的话它就“周流无穷”,对吧?而“不滞于一隅”,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角落。所以你要让心真真正正能够灵秀起来,就要让它活泼泼的,不要让它被这些闲思杂虑把它给绑住了。
    十一、阳明学与程朱理学牴牾的两大关键
    所以明道先生又继续讲,说:“敬胜百邪”。
    这个“敬胜百邪”,我在这儿跟大家讲一个题外话,王阳明他之所以能够发展出他的阳明学,主要突破口就是针对朱子对《大学》古本——也就是在《礼记》第四十二篇的《大学》——他把它调整了顺序,他批评朱熹调整了《大学》的顺序。我在这儿告诉大家,其实不是朱熹去调整《大学》的顺序,朱熹自己在《四书章句集注》里面写得很清楚,他《大学》的章句是按照两位程夫子的意思来调整的。
    那我在这里进一步要告诉大家,其实两位程夫子最早认为《大学》有脱漏的,就是明道先生,所以说明道就改正了《大学》的版本。后来明道去世之后,他的弟弟伊川又按照哥哥的意思,把《大学》的章句做进一步调整。然后朱熹,因为他们(二程)调整这个都没有出书,所以朱熹在写这个《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就把《大学》细致地调整——按照两位程夫子的意思调整,然后还给它补了一个《格物致知补传》。
    那阳明就批评朱熹《格物致知补传》,他怎么可以给人家补这个?他还批评朱熹说你怎么知道这里少了一段,那里应该要移到前面,哪里要移到后面?其实我在这里跟大家讲,阳明自己认为他的学问是承自周敦颐、程颢这条线来的,他认为朱熹的学问是承自于伊川那里来的。程颢就是明道,阳明从来就没有交代,阳明难道不知道吗?我不相信——因为阳明从来没有交代,你说你的学问是来自于明道,那最早说《大学》文字有脱漏的是明道,第一个调整《大学》顺序的也是明道,你怎么没有讲?大家有没有看到?好玩吧?
    再来,我继续跟大家讲,阳明在《传习录》里面也特别提到,他的原文在《传习录》里面是这样讲的:“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说“正谓以诚意为主”,所以不需要添“敬”字,他认为“敬”就包括在诚里头了。我在这里就告诉大家,明道在这里讲“敬胜百邪”,他在这里讲“敬”字,其实最早把“敬”提出来的就是程颢,伊川是根据哥哥的话继续去讲“敬”,朱熹也是循着这个路向发展下去的。那你阳明说“不须添‘敬’字”,其实“敬”字就是他自以为的,他从程颢那里继承过来,就是程颢的主张。这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所以,“敬胜百邪”,我在这儿告诉大家,在《近思录》里头,被摘录的四个字就当一条的,寥寥无几。伊川被摘录四个字一条的,就是“学原于思”四个字。那“学原于思”,因为孔子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伊川把它讲“学原于思”,等于把思的重要性更加地凸显。但毕竟“学”跟“思”的关系孔子已经处理过了。那在这里,明道讲的“敬胜百邪”,也就是只要我们心中有敬的话,百邪统统不能入。
    所以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这个“敬”字是明道先讲的,伊川跟朱熹是把它发扬光大,所以阳明有时候讲这些话,其实有时候讲过头。你看《大学》章句是明道先认为有脱漏,是明道先去改正调整《大学》的章句的,朱熹只不过是按照明道、伊川兄弟的意思去做而已。同样讲这个“敬”字,阳明说“不须添‘敬’字”,但是这个“敬”就是明道提出来的,伊川跟朱熹去发挥而已。就像“天理”两个字也是明道讲的,说天理这两个字是他们自己体贴出来的,所以说我在这儿举这个例给大家看。所以明道讲“敬胜百邪”是从哪里来的?下一条就有了。
    十二、主敬存一 上达天德
    下一条讲“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仁也。”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就是仁。这“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是来自于《易传》里面的一句话,那放在这里,明道讲我们对自己的涵养就是以“敬”为主,那处理事物就要用“义”,也就是把事物都处理得得宜,不过也不及,这叫做义。所以说,敬、义挟持,就可以上达天德嘛。所以敬是指内,义是指外,这是针对《易经》里面《文言传》,针对坤卦来解释的,就是敬义、敬义,两个字。
    接着下一条,也是四个字:“涵养吾一”。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一”了吧,这里的“一”就是什么?“涵养吾一”,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个“一”按照我们在上一集里面已经提过了,第一条,就是濂溪先生讲的,“一”就是什么?无欲。无欲是什么?无欲就是天理嘛,一心一意都在天理上。“涵养吾一”就是一心一意都在天理上,不夹杂任何的人欲之私。所以这是“涵养吾一”。
    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在宋明理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叫做什么呀?叫做“主一”嘛。敬就是“主一”,这个“主一”就是主一个天理,就是无欲的意思,所以说,大家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其实讲句实话,我们在存养这一卷里头讲的要“涵养吾一”,也就是说你没事的时候一心都要在天理上,要把所有的闲思杂虑、个人的利害通通摒除在外,只是要求自己毫无私欲,一心都在天理上、在道义上用功,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伊川就讲得很清楚了,说什么叫敬?敬就是“主一”,只要你主一,那就是敬了。所以“主一”这个“一”是什么?“一”就是天理,你如果不“一”的话,就有“二”,就有“三”,以至于无穷,那就是欲望。
    十三、儒家和佛、道最大的不同
    好。再来下面这一条很重要。他说:“敬则自虚静,不可把虚静唤做敬。”什么意思?明道不是讲了“敬胜百邪”吗?敬就是主一,所以说,只要你能静的话,因为你一心都在天理上,完全都没有闲思杂虑,没有这些私欲,你自然就虚灵而安静了。所以,这就是只要你能静,静就是“主一”,一心都在天理上,那你就能够虚静。
    但是,有的人只追求虚静,他说虚静不可唤作敬,你只是虚静而已——我在这儿告诉大家,伊川就讲了,司马子微,就是司马承祯,唐朝的一个道士,叫司马子微,他就写了一本书叫《坐忘论》,《坐忘论》这一本书对道教后来的内丹产生深远的影响。程夫子就说所谓的“坐忘”不就叫“坐驰”吗?什么叫“坐驰”?就是飘到九霄云外去了,心就是空的了。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心就是空了,那个不叫坐忘,叫坐驰,飞走了,心跑掉了。这就是儒学跟释、老最大的不同,因为佛家讲的就是要空嘛,道家讲道法自然,它要讲虚无,但我在这儿告诉大家,我们心要什么?要持敬,要有天理放在里头,不是空的,不是无,这是最大的不同。
    所以说,你要敬,就可以虚静,但是你虚静不一定是敬。我问你,像佛教,佛教不是也叫人家静坐吗?静坐是什么?就讲空,冥想,是吧?道教也讲静坐,但道教静坐是什么?它就把意念集中在呼吸而已,就只集中在呼吸而已,其实你只集中在呼吸,那儒学讲的是什么?我静坐,我静坐的时候一心是在天理上,我要求就是以敬来作我整个身体的主宰,这一点是最大不同的地方。
    所以说,我们来看看,在这里面,伊川就讲到这一句话了,说,以前啊,有人,其实这个是指谁?就指老子,老子提到要“绝圣弃智”嘛。他说你要摒去所有的思虑,担心说这些闲思杂虑会使我们昏乱,他要坐禅入定,他要求“绝圣弃智”。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绝圣弃智”,你如果把天理由斗争给丢掉了,那我们人还是人吗?这一点是大大的不同。
    我在这里就是要告诉大家,“绝圣弃智”,佛和道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它把所有的全部都抛光了,我们儒学不这样的——我什么都可抛,就是天理不可抛,一定要有这么一个存天理、去人欲,我去掉是闲思杂虑,去掉人欲,但是天理不能抛。天理在这里,敬嘛,敬就是主一,主一就是一心在天理上,所谓一心在天理上,就是了无私欲的意思。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收看!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