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读书写文章切记不可贪多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朱高正 参加讨论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为学大要第二 之一:读书写文章切记不可贪多
    现在我要继续跟大家讲“为学大要”。在“为学大要”里面,伊川在答复他的学生里面,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大家不妨来看看。
    他在答复他的学生朱长文的时候提到,有人喜欢摇笔杆子写文章,伊川在这里是要告诉他的学生说,写文章一定要你真的心中有一种感觉我不吐不快的时候你才能写,你不要无病呻吟。写文章,你一定要写出来,能够真的对于世道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看看他怎么说的,他对他的学生说:“圣贤之言不得已也。”也就是说,大家看看,好像古圣先贤留下不少的文字下来,伊川说人家古圣先贤留下这些文字是不得已的。为什么不得已呢?他说:“盖有是言则是理明,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圣贤之言,虽欲已,得乎?然其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什么意思?他说,圣贤他写东西,他是因为有讲这些话,这些道理才会清楚。如果他不讲这些话的话,那天下的道理就会有所不足了。这个就像我们耕种的农具,古代的圣人不是做了耒耜,要来耕田用的吗?还有各种的陶冶器具,如果这些不发明出来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不方便。所以他说,圣贤虽然想不讲话,可以吗?所以说,圣人虽然写了东西、讲了话,但是他们讲的话是包尽了天下的道理,但也非常地简约。他在这里讲什么?也就是圣人不讲废话。我们后世之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喜欢摇笔杆子。
    伊川怎么批评?他说:“后之人始执卷,则以文章为先。”他说后来的人才刚刚开始“执卷”,就是读书而已,才刚刚开始在读书,他就急着要写文章了,他说:“平生所为,动多于圣人。”所以说,他一辈子所写下来的文章,随便算一算都比圣人多。
    
    程伊川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然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阙,乃无用之赘言也。”伊川说,一般人所写的这些东西,写了,但对于道理也没有什么帮助;就算他没写,道理也没有欠缺一点点,都是没有用的赘言。
    “不止赘而已,既不得其要,则离真失正,反害于道必矣。”说不只是累赘而已,而且他写得不得要领,所以说“离真失道”,也就偏离了正道,偏离了真实。所以说,他不但对这个“道”没有帮助,对弘道没有帮助,还有害。
    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不要那么喜欢作文章。我大概从大学的时候就自己要求,要是这篇文章三年内有人写得出来,我就不写了,给别人家写就好。我自己要求,写任何一篇文章,一定是三年内没有人写得出来,没有人敢写,我才写。所以说,大家要自己有这样一个期许,这样写出来,你下笔才会慎重。所以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书不必读得多,要读得精。你如果说书读得一大堆,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书,你看了几吨的书有意义吗?有意义的书,你只要通一经,终身受益无穷。同样的道理,文章有用的写个两篇,比无用的写个一大堆,要有意义得多!
    所以伊川讲的这些话非常受用,他刚才讲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人家圣贤之所以会留下一些东西,那些东西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弘扬大道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虽然是必要,而且他讲的这些包含这么大的道理,但都非常简约,不会拖泥带水一大堆,所以我们要读书不要贪多,同样写东西也不要贪多,要扎扎实实——我心中真的有话不说会很痛苦,在这种情形之下,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才会有好文章;无缘无故,只是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去写文章,那些都不能留之长远的。所以说,大家不要把写文章当作是一种爱好,写文章“文以载道”,如果对弘扬大道没有帮助,你写那么多文章干什么呀?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