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晋如说儒》第十一讲之四:礼的本质不在形式 下一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是鲁人,鲁国的人,有一种说法说他也是孔子的弟子,但是这种说法缺乏更加强有力的证据支撑,当然也是很有可能的。 林放就问孔子,我们大家平时都在守礼啊,我们都在演礼、学礼,老师或者说老先生您也一直在强调“礼”它重要的价值,那么我现在想知道,礼的本质是什么?礼的根本是什么? “大哉问”震惊孔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非常感慨,说你问得很了不起,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刻。礼,与其做得很奢侈,不如做得符合自己的力量,因为要想把礼做足是需要花钱的。在周朝以前,是夏商两个朝代。商两个朝代,尤其是商朝,后世称之为叫做“质家”,周朝后世称之为叫“文家”。质家的特点就是强调我所做的一切,我都是顺应自然,我不加文饰。而周朝它是文家,它强调的是我所做的一切的举措,我都要经过修饰,所以在礼的方面,就会做得很到位,有时候到位得过头。因为一般人都认为说,礼数不周全是不对的,宁愿我们要把这个礼数做足了,哪怕做得过头了。就像我们现在商场上也有一种礼仪,就是你作为一个商务人士,你在接电话的时候,不管接到谁的电话,你至少要在电话的那头表现出一种过分的热情,对方听着才会觉得比较地亲切。所以古代也一样,有很多人就会认为说我们必须要把礼做足,甚至于做得过头,这个由此就产生了很多与自己的经济力量不相匹配的一些礼。 那孔子就认为说,这些是没有意义的,礼的本质它在于敬,在于尊敬。所以你只要有这颗尊敬之心,你宁愿不要在财力、物力上消耗太多,简朴一点,但是你把这个尊敬之心给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好,下面再说丧,本身来说礼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场合。但是呢,因为丧礼是儒家特别注重的一种礼节,所以,丧礼就单独拿出来说。所以由此它单独拿出来说了,前面的礼就是除了丧礼以外的那些常礼。 “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个“易”,前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解释是普遍的解释,解释成“和易”。这种解释我认为不太通,因为它不符合这句话的语气。我更加倾向于另一种解释,就是这个“易”是一个通假字,通“具”,“具体”的“具”。意思就是说丧礼与其说,把丧礼当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得到位。你按照它的程序,特别严格地苛严地做到位,还不如表现出发自内心地伤痛。所以真正的丧,家里面也有长辈去世了,他会很痛苦,他痛苦的时候完全有可能就是很多细节的东西照顾不到,根本就想不起来,考虑不到。但这个时候孔子告诉你,这是没有问题的,你与其说你是一个凉薄的人,你的心里面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哀泣,你去把所有的程序特别认真地走一遍,那你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不是礼的根本。我们礼的目的不是这样,礼的目的是要让你的内心真正地去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去缅怀。 所以孔子感慨,林放是一个天分很高的人,林放懂得了我不但要守礼,我还要追问一下,这个礼背后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守礼。 (作者:徐晋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