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何谓致曲? 儒家也很清楚,“其次致曲”,强调了我们一般人能做到——“曲”。“曲”是什么?就是“部分”。“曲能有诚”,比如说领导一个公司,在这个地方你有诚心,仔细研究你,研究我们。我们做人,我们的德行,我们的事业相统一,成己成物。如果仔细去认真地全心全意地去做这个事情,就能够有“行”,一定会有行迹出现。有了行就“著”,有了行以后,我们说“著名”是什么?就开始产生效果了,有点外在效果,再大就是“名”了。“名”了就能够影响别人“动”。“动”了就能够带动“变化”。“变”和“化”就是深度不同,实际上是儒家在这个修辞上,变和化分开说,就是变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引起别人的变化。我们做不了圣人,做个贤人总可以吧?在某些方面,我们把自己的人性力量兑现到事业当中去,正心诚意地去做这个事情。对人正心诚意,对事业正心诚意,你部分这样做的时候,有了这种努力,有了这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有了“人一己百”的这种精神,你必然要露行迹,露了行迹就会影响,就会产生“著”,产生“明”,就会引动,就是带动别人,起变,起化。 “变”在中国古代就是从这变到哪儿。“化”有点性质上的东西,我们说这是一个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由旧事物产生新事物叫“化”,一个空间、时间的转移叫“变”,所以它是有深度不同的,所以“至诚能化”。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理解它,如果遇到一个敬业的、做人正派的人,他能在这个范围内带动这个事业发展。北大过去是什么?京师大学堂,维新变法的时候设这么一个学校,那里边尽是些贵族子弟在那上学,抽大烟,上课不去听课的,净一帮这样的人们。你看蔡元培来到了北大以后,蔡元培是一个正人君子,人格很高尚,他接受过西式的那种熏陶,所以兼容并蓄,讲究这种,北大迅速地就上去了。这就是“致曲”。 腾讯儒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主讲人简介: 李山教授是启功先生嫡传弟子。199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