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8、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19、成败相因,理不常泰。——《南史·宋本纪》 译文: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资料图 图源网络) 20、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徐勉传》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21、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背着木柴去救火,扬起沸水来止沸,用残暴来代替残暴,与原来的混乱同出一辙,其后果之严重是很难测的,这样下去,继前朝而为君的,给后代还有什么可显示的呢? 22、居官当廉正自守,毋黩货以丧身败家。——《元史·刘斌传》 译文:当官的人应该廉洁公正,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要因为贪财而丧身败家。 23、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4、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郝经传》 译文:(用兵之道在出奇制胜):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如同山丘一样不可震撼,分散的时候又如风雨一样无处不在,行动可以像闪电一样迅速,动作可以像鹰鹘一样凶猛。 25、朝廷行事苟不自正,何以正天下?——《金史·世宗上》 译文:朝廷里的人自己行事都不正,怎么要求天下的人行为端正呢? 26、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 译文: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笔)也写不完罪恶;放尽东海之水也无法流完恶行!(罪大恶极)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资料图 图源网络) 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8、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29、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译文: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30、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译文: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节选整理自丨“国风圈”(微信ID:zggdwxw)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