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两枚唐代鎏金铜钱中隐含的历史奥秘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文物报 newdu 参加讨论

    图一
    

    图二
    原题:浅谈两枚唐代鎏金铜钱
    1986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工商银行家属楼工地发掘时,发现了一座盛唐晚期的韩忠节墓,在出土的文物中,其中有两枚十分珍贵的通体鎏金铜钱。其中一枚为开元通宝,素背、直径2.5厘米、穿0.7厘米、内外廓厚0.12厘米、重4.3克。它为早期开元钱,初铸钱内外廓精整峻深,“元”字第二笔左挑,背带月牙纹,通体鎏金(图一)。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废五铢改造的钱,同时,废除了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行并流行长达六七百年的“五铢钱”。“开元通宝”当时也有读作“开通元宝”的,不过经考证,应读作“开元通宝”为是。“开元通宝”钱的铸行,标志着自汉武帝以后六七百年间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五珠钱”退出了流通领域。“开元通宝”钱的“开元”一词,具有“开国”、“开辟新纪元”的吉祥含义,改变了过去以纪重钱文为主的特点。“通宝”即为通行宝货之义。由于“开元通宝”当时也有读作“开通元宝”。由此,“通宝”、“元宝”之词成为唐以后货币的最主要钱文。可以说,“开元通宝”钱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不仅如此,当时的钱币还冠以当时年号,如出土的另一枚乾封泉宝,就是铸造于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年号。它直径2.6厘米,穿0.7厘米,内外廓厚0.11厘米,重4.08克。文字形制接近于开元钱,钱背与钱面四字对应处为四朵阴刻变体莲瓣纹,通体鎏金(图二)。乾封泉宝发行于乾封元年五月,是唐代第一个正式发行的年号钱。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乾封元年封岳之后,又改铸新钱。”文曰乾封泉宝,经一寸,重二铢六分,仍与旧钱并行,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发行乾封钱的本意是想遏制民间对钱币的私铸行为,谁知反而使得物价飞涨,新钱的发行导致“谷帛腾贵,商贾不行”,遂于第二年正月予以废止。由此看来,乾封钱的发行不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引起通货膨胀,经济动荡,事后唐高宗曾下诏自责:“采乾封之号,改铸新钱,静而思之,将为不可”,并下令收回新钱,予以储存。其实,这种在不增加钱币内在含量得情况下,随意扩大单位面额的做法,必然造成货币贬值,结果以失败告终。
    这两枚鎏金铜钱上的“开元通宝”、“乾封泉宝”八个大字是由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他的字端庄古朴、雍容娴雅,可谓“于平定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这是钱文有书人姓名在史上的第一次记录,这个记录,即说明唐代开通元宝钱是一件重大事件,又是因受尊重书家的影响,才郑重写上史册的。欧阳用隶书书写钱文,是唐代钱文都使用隶书的开端,后世铸钱,钱文依然承袭了这种风韵。
    从目前掌握的有关资料来看,鎏金开元通宝出土较多,而鎏金乾封泉宝极少,特别是像这种背部阴刻莲瓣花纹的乾封钱更罕见,它可能与佛教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不仅受到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大力提倡,同时人民大众在饱受战乱之苦后,也希望在求神拜佛中得到解脱,加上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就为佛教普及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是佛教和佛教文化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由此,到唐代时佛教进入了一个鼎盛期。当高宗还是太子时,他为了给母亲文德皇后“荐福”,即下令修建大慈恩寺,并度僧300人。寺建成后,他效法太宗撰写经《序》,可见他对佛教推崇的一片诚心。到唐高宗时已出现了大量的佛教象征物,而莲花作为佛教的典型象征物之一,在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中经常出现,在中国和日本流传很广的《妙法莲花》就是以莲花命名的。就连大小寺庙里佛和菩萨的雕塑也大都离不开莲花,或是高坐莲花宝座之上,或是手拈莲花微微凝思,因此,刻有莲花瓣纹的乾封泉宝更多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
    那么,鎏金开元、乾封钱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他有可能是被朝廷作为赏赐之用的,赏赐在历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它是统治者笼络人心得惯用手段,《通鉴·唐纪》部分也有关于赐钱的多次记载。从韩中节墓的志文中我们得知,其“先祖历任官职”,他曾任“河东道支度营田铸钱判官”之职,后“辞赏归于乡邑”。由此,我们认为,韩中节出任铸钱判官时,因功受到皇上赏赐,这两枚鎏金钱可能由此而来。
    虽然这两枚鎏金钱币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但它们对研究唐代货币制度,经济状况及民俗学等有着重要意义。1992年10月20日由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定为一级文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