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程夫人:苏门光耀 她居首功(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作家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轼曾记录过母亲两件事,其一是“不发宿藏”,其二是“不残鸟雀”。两件事足以看到一个普通妇女的伟大之处,也足以看到程夫人对苏轼的影响。
    苏家在眉山纱縠行先是租房居住。有一天,两个婢女熨衣物时,脚陷进了地里。一看,深达数尺的洞里有一个乌木板,下面盖着一个瓮。程夫人马上叫人把这个洞填了。
    这个瓮里有东西,发出一种声音,像人的咳嗽声,持续一年之久。人们都以为是前人藏下的金银财宝,想挖。程夫人的侄子程之问就很想挖。当苏家搬家之后,之问就去寻宝了,挖了一丈多深,却没有找到那个瓮。
    这件事有点神奇:不想得到的人遇上了宝藏,想得到的人怎么也得不到。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说类似的事。冥冥之中好像印证着那个真理:天不助恶,善有善报。
    多年以后,苏轼在凤翔为官。住所外一棵古柳下,下雪时有一尺见方的地方居然不积雪。天晴之后,那地方隆起数寸。苏轼猜想当是古人埋藏丹药的地方,好奇,想挖开看看。妻子王弗说:如果婆婆在的话,肯定不会挖的。苏轼便觉有愧,作罢。
    这就是程夫人言传身教的结果。有人说,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制约着孩子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一个例证呢?
    苏轼还回忆到,儿时的书堂前竹柏杂花丛生,众鸟在树上筑窝。母亲厌恶杀生,严禁小孩和仆人们捕鸟。几年当中,那些鸟的窝就筑得很低了,低头就能看见。
    有一种桐花凤,四五天就飞来一次。这种鸟羽毛特别珍贵罕见,而且易驯化,不畏惧人。乡里人看见苏家这一番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奇观,大为惊异。苏轼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人以诚信对鸟,鸟就以诚信对人。人若以虎豹之心对人,则人不如鸟也。
    程夫人教育子女不能见利忘义,而且要有仁人之心。程夫人厌恶杀生,对苏轼有很大影响。苏轼历来不喜杀生,在后来特别艰苦的贬谪生涯中,更是不杀生。
    
    程夫人蜡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钱塘人喜欢杀鹅,日屠百鹅。有一天晚上苏轼从湖上回去,经过屠户门前听见群鹅哀号,如泣如诉,心中凄然,大为不忍。想要买下那些鹅,又无处安置,只好作罢。这件事让苏轼一直不能释怀。他想,如果天下的人都像王羲之那样爱鹅就好了。
    徐州城外有专门杀狗的。活狗被杀,当众剥皮,苏轼亦大不忍。他引用孔子的话说:“弊帷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死马死狗都要掩埋,不忍吃它们的肉,怎么能杀活狗呢?
    看见暴露的尸骨,苏轼总是哀痛不已,将之掩埋。在徐州,在惠州,他都作有祭枯骨文,始终掩埋之,且哀悼之。非仁者不能为此也。
    苏轼和夫人王弗、王闰之等人都有放生之举。放生是苏家的传统。程夫人在这个薪火相传的过程中,承前启后,成为苏家不可或缺的人物。
    再讲述一件事:程夫人嫁到苏家时,苏轼的曾祖母宋氏还在。宋氏多病,年老之后性格怪异。家人过堂下发出声音,她就会严厉斥责。唯独程夫人能让她满意,她一见程夫人就高兴。
    程夫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字:孝。她对曾祖母无微不至,精心侍候,自然会赢得老人家的喜爱,赢得众人的礼赞。孝,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而言,对夫家的父母长辈亦然。孝心源于仁心,程夫人不光是古代仁爱的典范,也是当代仁爱的楷模。
    
    三苏祠程夫人教子雕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程夫人1057年4月去世,年仅四十八岁。此事来得突然,老苏于前一年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两个儿子刚刚才考中进士,准备将这一惊人喜讯捎回川中,谁知噩耗就传来了。程夫人至死不知儿子双双考中的消息,实为一憾!
    程夫人早逝与苏洵有关,与苏八娘有关,与娘家有关。起因是八娘嫁到程家受到虐待。苏洵与夫人本有三个女儿,前两个都夭折了。八娘是幼女,长于苏轼。
    据苏洵《自尤》诗自叙:“女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民间传说苏东坡有个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当是苏八娘之误。这苏八娘能读书,能做诗,很有才华。十六岁嫁到程家,十八岁病死。
    在苏洵看来,如果程家不虐待八娘,八娘是不可能早死的。这件事情让苏洵极为愤怒。苏洵召集乡人,在族谱亭下当众揭露程家的无耻行径,并宣布苏家与程家从此断绝一切往来。
    八娘的公公程浚是程夫人的亲哥哥。苏洵宣布程浚是无耻之徒,要与程家断绝往来,对程夫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出嫁从夫,她必须按丈夫的意思做。从此不与娘家往来,就是要她割舍一种亲情,这对谁来说都难。
    女儿因程家而死,她已经悲痛万分了。她对哥哥对娘家不可能没有怨气,无从诉说。从此不与娘家人往来,这种痛苦,亦非常人能承受。八娘死于1052年,仅仅五年之后,程夫人就去了。
    这五年,当是她一生最难熬的日子,熬不过,就撒手而去了;这五年,老苏一门心思教子,不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材誓不罢休,对她的关心想来也有限了。
    他本人也在拼命读书写作,心中装着天下。三个男人大约都忽略了这个伤心愁苦的女人,她只能自我解压。为了让他们放心读书,她还得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她承担着全家的重担,心中还压着一座大山,哪里还能长久地支撑?
    老苏归来,屋空人去,哭不见人。《祭亡妻文》写得很沉痛,很伤悲,负疚之情满纸。他将妻子安葬之后,决定死后与妻同穴。1066年老苏去世,与夫人同葬今眉山土地乡苏公墓。
    苏家子弟,三十年后才与程家有往来。苏轼与姐夫程之才则在四十二年之后释怨。当时苏轼被贬在惠州,宰相章惇派程之才提刑广东,本想利用两家结怨之事让苏轼生不如死,谁知年老的程之才有意要化解两家怨气,与苏轼携手交好。
    二人往来密切,诗酒唱酬,书信频繁。程夫人于九泉之下可含笑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