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代音韵不尽相同,故不同时期的吟诵风格各异。古代,对于读书方式的要求极为严谨,并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诵唸经文的。 在书院学馆以及自家书斋唸书时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最基本规矩是双手捧书、二目平视、正襟危坐,这也是学馆中的最底限度的标准读书姿势。 在诵唸古文时,往往还要按照句逗声腔节奏微微摇头,面部表情平和严肃,这也是近代贬义酸书生的“摇头摆尾”。其实此种摇头摆尾正是发自内心的音乐节奏,也是读古书的一种文化礼仪,按照此种读书礼仪自会有通古解义的感觉,即便一时不懂文中实际含义亦可从文字的四声阴阳中感应善恶。 这也是中国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好字眼儿一定是有好声音来体现的,坏字眼儿肯定是不好听的声音。例如:“善”、“福”、“好”、“高”、“大”、“天”、“阳”等字都是歌之美妙的声腔,而“恶”、“祸”、“坏”、“低”、“小”、“地”、“阴”等字却是不好拖腔作歌的声腔。 因此,在蒙童时期的学生们不必要细解古文内容,只要凭借音乐记忆吟诵诗词,随着解字功力的提高自然化解。如此使学生理解的古文是在书香中熏陶启发而得,并不是西化科学教育的解剖式分析比较。 读书讲究正襟危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坐在书斋或学馆中诵唸古文有群唸、独唸、领唸、对唸四种方式,这与吟诵诗词的区别就是有标准的腔调和节奏规律,但又不像西方声乐那样的众人一声。 通常是由塾师先生用“醒木”在书桌上敲击节奏,使大家准确无误地诵唸出文字声腔。“醒木”是一块一寸八长、八分宽、九分高的硬木,也叫“惊堂木”,是书馆中塾师先生弹压学生的镇物。除此之外还有一对戒尺,是如镇尺一样的硬木,除了用来体罚学生打手外,也是用来敲击节奏传授读书的镇物。这与西体教学中的教鞭是一样道理,但在尺寸及教学的规矩上赋予了极为深刻的内涵。 群唸形式是指学生们一起合唸一段诗词,由塾师先生用“醒木”开题后以戒尺敲击节奏引领。一般先由塾师先生敲击“醒木”诵唸第一句起调,学生们随之群唸时再用戒尺点板。 独唸形式是指学生一人独唸一首诗词,也是由塾师先生用“醒木”开题后以戒尺敲击节奏引领。独唸无需塾师先生诵唸第一句起调,但学生诵唸的节奏要按照塾师先生的引领行腔,如果节奏不准也会视为诵唸失误如同不及格。 领唸形式是指塾师先生传授学生,每示范唸一句,学生们学唸一句。 对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塾师先生唸上句,学生们回答下句。而每每在起唸的时候,无论在古书中的那一句,学生们都要对答如流,如果反应迟钝亦视为不及格。 另一种形式则是学生们之间进行,由塾师先生监督掌控。 此种对唸形式还可延伸成为开讲,就是无论提到诗词中的那一句,答对者要以自己的理解破题开讲,再由塾师先生评点指导。 以上这些读书诵唸形式必须要正襟危坐地进行,无论有什么慷慨言辞还是才思敏捷的滔滔宏论,绝对不许飞扬浮躁,始终保持中正平和的书卷气。 (原载2014年商务印书馆《国子监官韵诵唸·孝经》 ,作者:张卫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