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漫话清代宫廷昆曲:乾隆过年祭灶亲自打鼓唱戏(5)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张卫东博客 张卫东 参加讨论

    
    《草桥关》剧照(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四、裁撤民籍艺人后对北京戏曲变迁的影响
    再说这些被裁撤的艺人回转江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有个别玩意儿好的或者在北京住了好几辈儿,江南的原籍也没有家,也没有祖茔了的这些人,上奏给昇平署主管的太监,说在北京住了好几代了,祖籍没有人了,能不能恩赏我留京。皇上说恩赏了,可以留京了,才能留京。留京以后你干什么职业,是唱戏的还唱戏,如果另谋其他生路就得到允许,允许你做什么,你要是旗人的话,那当然就不允许你做生意,做买卖。如果不是旗人,那你才可以另谋生路。因此,滞留在北京两三代以上的南方昆曲艺人,或者是随着徽班来的那些人,他们就流落在民间戏班,起初他们都很惭愧改唱其它剧种,但是为了生存也只好除了唱昆腔外再唱一些时调儿小戏儿,也是因为有这些内廷艺人的不断渗透于北京民间戏班,而乱弹杂调却从俗调逐渐受他们影响变得从形式上雅化起来啦!慢慢地这种腔调在北京民间就兴起来啦!
    最初内廷管这些戏叫“侉戏”,所谓“侉”就是指腔调儿和吐字儿不是正音而演。“侉戏”在当时是指乱弹、梆子等地方戏,但是为了依附于正声还要由昆腔戏支撑门面。北京民间戏班的状况就比较复杂,早期的昆曲至少要占五分之三,其它五分之二才是所谓的梆子、乱弹类的侉戏。其实徽班在北京也不是独立的一个徽班,这些艺人之间也相互搭班合作,最初所唱的剧种大部分也都是昆曲。由于宫廷的一些昆腔艺人流入民间,并把内廷的一些昆腔戏带到民间,而此时北京民间的昆腔应该是还有一点繁荣的趋势。这个繁荣主要是跟政府保护有关系,当时在北京城里不准唱秦腔和一些其它地方小戏。但是,这些艺人唱昆腔,要不上座儿,赚不着钱怎么办?他们就把当时乱弹的腔调用昆腔的形式唱,现在我们还能见到《草桥关》、《八阵图》、《天水关》、《盘丝洞》等昆腔俗本戏,这些戏多是为了迎合当时观众的欣赏习惯,由演员套用昆曲牌子演唱唱俗词。再有就是徽班还带过来的一个调子叫“吹腔”,这种声腔实际应属小曲类的一种腔调,可是因为用昆腔曲笛伴奏,给人的感觉还是像昆曲,即便在当代人民还认为“吹腔”是昆曲。就是这些昆曲化的地方戏形式,在北京也应该维持了一段时期。还有一些就是一些民间逗乐性质的高腔戏,而这种高腔已经不是早年的那种古老腔调,因其唱腔发挥个人演唱的嗓音特点,演唱用随意的节奏以及活泼潇洒的表演而受北京观众欢迎,它还把昆曲细腻演唱的成份吸收进来并加以发挥,这种新的演唱方式也取材于昆曲的“水磨调”称谓叫“水磨高腔”。
    这时候,在北京的戏曲舞台就呈现出这么一种局面,南边的苏州昆曲艺人进不了京,北京滞留下来的这些艺人不断传承,使得昆曲与高腔合流继续繁衍,在后来因无力维持而传到北京郊区各地以及河北直隶一带。这种局面维持了大概有三、四十年后,以西皮、二黄调子来演唱的腔调逐渐风靡北京城。实际西皮、二黄的腔调也早就出现了,只是当时曾被遏制住了,就是不准用京胡来伴奏。因为当时的观众听着胡琴声音觉得扎耳朵,觉得这个声音听着不舒服,所以改用笛子来吹奏西皮、二黄戏——这就是昆曲化的乱弹戏——把形式又变成雅化的,演的内容又是俗化的。这些戏大部分是咸丰末年曾流入内廷,但在同治年间在宫中演唱时又有所节制。
    在内廷关于演唱的档案记载上,道光帝最爱看《瞎子拜年》、《小妹子》等时调小曲儿戏。在咸丰继位后还专门为了看《小妹子》而请民间教习传授,这时已经是内廷不用民籍教习近30年啦!可见当时在北京民间还滞留着当年南府时代裁撤的老艺人。道光、咸丰这两朝是中国王朝统治时期的末路时期,儒家正统文化不能维持这个千疮百孔的朝廷,再加上他们父子所处的时代使得在政治面前无奈,欣赏这些逗乐的小戏用来排解处理政务中的愁烦也是人之常情。
    道光帝裁撤民籍艺人改设昇平署,不再选南方籍的昆曲伶人进北京,这是对北京昆曲流传的致命伤害。因为昆曲在北京的根儿是依靠苏州,当时就指着这些南方的伶人来演唱传承,北京没有南方昆曲艺人传播而形成孤岛。在民间也没有大批的昆曲艺人到北京搭班唱戏,这是因为洪杨之乱血洗苏州并将南京、扬州等地控制多年,再加大运河因黄河改道而终止直航北京,致使在数十年里民间的昆曲伶人也不能来北京啦!虽然在咸丰年间也曾分别有两三批民间昆曲艺人被内廷录用,但这时的乱弹戏已成为一股儿不可阻挡的势力。此时还有传北京城的民间戏班到内廷演出的先例,除了昆腔外还以皮黄、秦腔梆子等剧种堂而皇之地上演于宫廷,后世的执政者因其文化才情所致,对民间这些新兴剧种不再如嘉庆、道光朝时代的敌对态度。而这一时期滞留在北京城的徽班艺人却是因祸得福了,除了吸收了昆曲艺人曾经把西皮、二黄的腔调用竹笛伴奏而形成昆曲化的演出,表演方面利用昆腔和高腔原有形式并加以发挥,西皮、二黄等声腔在北京城站稳脚跟儿后,又恢复以胡琴伴奏而更加大了唱腔的震慑力度,所以使得皮黄腔慢慢在北京形成为大众认可的戏曲,逐渐取代了京腔的名分,悄然成为“京腔大戏”啦!
    (2013年载于商务印书馆《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
    (原题:漫画清代宫廷昆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