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圣人说的话 都被后人给误解了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历史大学堂丨ID:oldmanno 舟子 参加讨论

    文/舟子
    “读圣贤书,要虔诚,但不要迷信,也不要妄揣”
    圣贤只所以被称为圣贤,在于他们广博的知识、伟大的思想、高贵的人格、圣洁的灵魂、超凡入圣的道德境界、继往开来的卓著功业。他们与日月同辉,光耀千秋,惠及万世。
    先说至圣孔子。孔子因痛心于礼坏乐崩,惶惶然碾转于列国之间,志在辅佐王室,致君尧舜,为政以德,恢复周礼。还万民以安乐,冶天下成大同。国学大师柳翼谋这样评价孔子:“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宋儒朱熹曾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圣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再说亚圣孟子。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道尽满腔仁慈;一句“舍生而取义也”铸就多少华夏儿女峥峥铁骨……
    追思圣人,我们只能高山仰止,顶礼膜拜!圣贤的灵魂依附于他们各自的著作当中。读圣贤书,我们唯有以虔诚的心态,方能贴近圣贤,实现心与心的对接,完成灵魂与灵魂的交融。唯其如此,经年累月过后,我们方能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提升道德,完善自我,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而缩小自身与圣贤的差距——是为“见贤思齐”。所以,读圣贤书,我们首先要虔诚。要虔诚,但不要迷信。
    我们的虔诚是付诸圣贤自身,而对其书中的言论我们却不能过于迷信。
    下面摘出孟子的一句话做个例子。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的本意无疑是劝戒世人要平等待人,不要自以为是,自我炫耀,动不动就摆出老师的架式,居高临下,像训斥自己弟子一样训斥别人。显然,孟子这里的“师”,是指一种置自身于他人之上的姿态,而绝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称谓。
    千余年之后,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姓韦的后生苦苦相求,要拜柳宗元为师。柳百般推托,坚辞不纳。为此柳给韦写了一封回信。在这封回信当中,柳就引用了孟子的这句话。下面我们来看看柳当时是怎么说的。
    
    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资料图 图源网络)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第二节: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把孟的这句拿来作为自己拒绝收徒的理由,是柳不明白此“师”非彼“师”、曲解了圣人之本意么?当然不可能是。我们当然也不能因此就以柳为是,以孟为非。那柳为何还要拿孟这句话来为自己挡箭呢?我们把这段话摘开来一句一句地细看。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把这两句话放在一块儿,好像就有了因果关系:只因有了孟子的这句圣人之言,才导致魏晋以来,人们就更加不尊奉老师了。也好像是柳把这一言论一实例并列着用,各自独立作为论据。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因果还是并列,此处不做妄断,继续往下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