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八角鼓”有三种含义,一为乐器,再是一种演唱体系,还有就是表演团体。 乐器八角鼓对于满洲八旗子弟看来是“道”而不是“器”,是要把手中拿的八角鼓要作为圣器对待,讲究置鼓姿势要“怀中抱月”,不能随意用八角鼓作为道具或卖弄弹打八角鼓表演。 目前,还没有在内廷文档中找到记载始创制造八角鼓的年代,关于这些文档记录可能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焚毁。 从各类笔记或历代八角鼓票友们口耳相传中得到一种普遍说法,八角鼓是始制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因京旗军中传唱宝小岔编的脆唱(即岔曲),回朝后乾隆帝命京中八旗子弟排练演唱胜利凯歌,并让“掌仪司”专门制作随凯歌乐器,即今日之“八角鼓”。 其实北京八角鼓明代有之,明人沈榜在反映北京民俗的历史资料书籍《宛署杂记》中就曾记载:“刘雄八角鼓绝:刘初善击鼓,轻重疾徐,随人意作声,或以杂丝竹管弦之间,节奏曲合,更其清响。”我们根据一些现存的图文资料,可以得知明代八角鼓打法是一边拍一边打的载歌载舞方式。 清初北京内廷另有一种行鼓,这种鼓如同锅盖一般,是“卤薄”仪仗中的打击乐器。《清史稿·乐志》中记载:“行鼓,一名陀罗鼓,木匡冒革,上大下小,匡绘饰如龙鼓,金环四,贯以黄绒绳,行则跨于马上,陈则置于家。”其中的“木匡”应为“木框”,而“匡绘如龙鼓”的“匡”字也为“框”。曾有阿桂征金川行军时京旗将士击鼓唱曲记载,奏凯还朝时仪仗所用的也是此种行鼓。后来乾隆帝允许京中八旗子弟演唱凯歌,因在室内演唱岔曲故以此行鼓改制而今的“八角鼓”。 从以上资料来看八角鼓,这件打击乐器应是参照了前代以及其它民族的手鼓化合成。如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等诸多少数民族用的手鼓名为“达甫”,是圆形的木框蒙蟒皮,框壁加有铜环,其鼓大小如行鼓。再如云南白族人民常用的手鼓与八角鼓最为相近,外面蒙羊皮并绘制五彩太极图案,以下坠彩绸为手持力点,是边击打边歌舞。 “八旗”是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关外首创的户籍制度,是为了军事编制而专门制定。八旗的人丁战时为军作战,平时渔猎垦田生产。三百丁称为一“牛录”,设“佐领”,五牛录为一“甲喇”,设“参领”,五甲喇为一“护丁”,设“都统”,称为“固山额贞”。一固山,就是一旗。这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开始设四正旗,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镶旗,为满洲八旗。明崇祯八年(1635年),老王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又分设蒙古八旗,崇祯十六年(1642年)再分设汉军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各分镶黄、正黄、正白、镶白、正兰、镶兰、正红、镶红。镶黄旗为皇帝爱新觉罗氏,而正黄、正白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其它为下五旗。 张卫东先生右手捋穗左手持八角鼓击节演唱(1994年5月1日) 八角鼓的含义是由八角八面为八旗,七面各有一副小铜镲,其中加一个小铜片,一面内有一柱,贴柱也是三个小铜片,这些铜镲与铜片就是所谓的满、蒙、汉三旗,镲与铜片的总数意谓为二十四个固山。外面蒙的蟒皮为江山一统,中柱为独霸干戈。鼓下系有丝绦编制如意盘长挂有双穗,意味左右两翼。颜色代表旗种,始制双穗为一杏黄,一鹅黄,象征镶黄旗和正黄旗。其他各旗人用的八角鼓穗,颜色都与本旗的旗帜颜色相同。 乾隆帝钦命制作的八角鼓具有京中“八旗”和“左右两翼”的含义无可厚非,但因此鼓出身确实比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故还有诸多不同传说。如八角代表八卦,八角组合的圆形为无极图,圆中有方方中见圆乃四五行四象,中间立柱乃中央戊己土,二十四面小铜镲代表二十四个节气,双穗代表五谷丰登、麦秀双穗。 八角鼓表演是一人打八角鼓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唱。早年八角鼓子弟票友大都能弹能唱,一人自弹自唱叫“单弦”,一唱一弹者叫“牌子曲”(或杂牌子曲)。也有人把牌子曲叫单弦,认为是只有单独一把三弦伴奏。因为演唱者打八角鼓,有人就把唱牌子曲的演员叫唱“八角鼓”的。现在这个曲种,不论是自弹自唱,还是单人执鼓演唱,或是更多人演唱统称“单弦牌子曲”。 演唱岔曲、腰截、牌子曲、琴腔、码头调等曲种必须以八角鼓击节伴奏,除了这些曲种以外八角鼓体系的表演还有联珠快书、拆唱牌子曲、梅花调、硬书、手影戏法、哄哏、双簧、拆唱牌子戏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