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郭齐勇谈现代三圣:梁漱溟、熊十力与马一浮(4)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光明网 郭齐勇 参加讨论

    三先生的精神世界
    梁、熊、马三先生之间有密切交往,他们的弟子间也有密切交往,成为一个学术群落。他们三人为人的风格不同。马先生圆融,极有修养。熊先生孤傲,脾气急躁。梁先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位先生求真,忌俗,鞭笞奴隶性格,主张不集一途,不尚众宠,空诸依傍,独立不苟。
    三先生确是独行孤往、敢背人流的文化巨人,尽管复兴国学的志向因时势所限不可终遂,但他们尽了自己的责任!在“文革”的狂风暴雨中,梁先生仍能静下心来写《儒佛异同论》、《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并声明你们可以批林,但不能批孔,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们围攻他,他掷地有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这是何等的气节操守!
    熊、马、梁三先生被弟子们称为“三圣”。弟子们自称“圣人之徒”。三先生相互关心,密切联络,心心相印,息息相关。他们的朋友、学生,往往是共同的,相互流动的。他们以民间书院(如梁先生的勉仁书院、马先生的复性书院)为依托,或谨以信义相维系。三圣及其弟子,构成了某种“文化共同体”,在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以弘扬中国文化为职志。道义在师生的激励、践履中,在艰危境地的相互扶掖中,深深扎下根来。在这种团体(哪怕是松散的)中,在师友与师生关系中,人们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学问,更多的是智慧、德行、友情。他们是保留我国传统人文教育特征的文化殿军。
    作为现代大儒,熊、马、梁三先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活的精神。同时,他们又各有个性特征。诚如徐复观所说,“熊先生规模宏大,马先生义理精纯,梁先生践履笃实。”
    三圣中只有梁先生熬过了文革。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到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文化讲习班,聆听了梁先生的第一讲。他一上台就说,“我60年前就说过,未来的世界文化很可能是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复兴,我今天仍然坚持这一看法。”当时把我们的心弦震得直响。
    三先生的全部工作,简要地说,就是面对西学的冲击,在中国文化价值系统崩坏的时代,重建儒学的本体论,重建人的道德自我,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并且身体力行。他们打破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二元对立的绝对主义,开辟了中国文化复兴的精神方向。
    郭齐勇:湖北武汉人,1947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及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现为ISCP副执行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是国家级教学名师。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郭齐勇自选集》《文化学概论》等。
    (本版文字与图片,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