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诗词天地公众号 佚名 参加讨论

    文/佚名
    
    《惊梦》:古典戏曲中最令人感佩、发人深思的儿女风情戏
    春光无限好,宛似旧梦中。《惊梦》作为古典戏曲中最令人感佩、发人深思的儿女风情戏,整体浸润着浪漫主义的伤感之美、追求之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这出戏写出了对美和爱的发现和拥抱,也是《牡丹亭》中最亮丽和动人的奇葩。
    有人说,一切能够享受正常的青春和感情的少女是难于理解杜丽娘由梦而死,而又因情复生背后的情感力度的,一切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色、领受天地恩赐的青年是不会面对春光产生杜丽娘这样强烈的生命冲动的。而青春版《牡丹亭》,将古与今连接,将生与死相通,使得现代社会与过往封建社会的情思与困惑气息与共。于是,现代人能够根据汤显祖提供的情境,设身处地地感受杜丽娘曾有的烂漫青春年华,想象那如花般容颜陷落在漆黑的深渊里,便也因此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情。自古以来都一脉相传、气息相通。
    
    对杜丽娘来说,这次游园简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仪式
    【游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年已及笄”,却未成佳配,青春的苦闷以及精神的空虚困扰着她少女的心。终于,在丫头春香的怂恿下杜丽娘决定跨进后花园。她选择良辰吉日,精心打扮,【步步娇】“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对杜丽娘来说,这次游园简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仪式。待到进入园中,她轻步慢踏,美目四盼,园中的这些花,这些草,这些鸟鸣,是那样的平常,但都在杜丽娘心中激起了青春的感应,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杜丽娘游园,是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怡然融合的过程。人和自然,在一片勃勃生机中互相感应着。【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諠,则怕羞花闭月花愁颤。”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一种人生体验的自我表述,也是拥抱自然的情感总结。然而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她发觉自己的生命与眼前灿烂而又易凋的春花是那么相像。她奇怪地感受到,在这姹紫嫣红的春色中,自己竟然产生了需要寻找一个“折桂之夫”,与之“早成佳配”的强烈愿望。美好的春光启蒙了她的思想,她的青春觉醒了: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这两个发现,一个是对自然风光、烂漫春色的发现,而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发现:便是对自己的发现。连堂堂圣人也没有避讳男女间的恋情,甚至还用在洲渚间互相呼叫、追逐的雎鸠来比拟,杜丽娘为什么不能产生这样的联想呢:“关关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她想起了古代的女子寻求佳配的各种故事,她感叹自己的美貌无人欣赏,“颜色如花”,却“命如一叶”,感叹自己数十年来“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她竟然在孔圣人编定的《诗经》中读到了坦率地表述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房舍后面看到了不加掩饰的春光!封建礼教的重重教条和闺房回廊的重重门槛在这里几乎构成了同一种意象,而杜丽娘在后花园窥见的一线春光,如同石破天惊的一道裂缝,成为打开她情感世界的天窗。她惊恐地看到,有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天地。这种发现,在现代人看来是那样平常,但对生活在浓郁的理学气氛中的杜丽娘来说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足以使她出生入死,穿越冥间。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