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顾农:略谈四书五经(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华读书报 顾农 参加讨论

    二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过去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从元朝起就是科举考试出作文(八股文)题和判卷的依据。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其中也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问答谈话,还有他的弟子们之间的问答谈话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也有简单的叙事。记录这些言行的不止一人,最后的编定大约在战国的初期。
    《论语》的中心人物是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孔子最可靠的言论主要集中在这里,了解原始儒家思想应以读《论语》为主。
    
    四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据《汉书·艺文志》,《论语》最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20篇)、齐论(22篇,多出《问王》《知道》两篇)和古论(21篇,这里有两个《子张》篇),西汉末年的张禹加以整理,他以鲁论为主,兼取齐论,形成所谓张侯论,仍作20篇,这就是今本《论语》之所从出。郑玄注释《论语》,以张侯论为主,兼顾齐论、古论,从残存的郑氏《论语注》中还可以略略窥见三种本子的异同。《论语》的注本有收入《十三经注疏》的何晏集解、邢昺疏;而过去影响最大的是朱熹的集注,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清朝人刘宝楠、恭冕父子有《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有《论语集释》、杨树达有《论语疏证》,材料都非常丰富。初学者可以从杨伯峻《论语译注》一书进入。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古代文献整理专家,具有极大的影响。旧时代的知识分子没有不熟读《论语》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曾经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至今仍然有相当大的力量。
    《论语》中许多话后来成了格言,例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等等。孔子又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哲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雍容和雅,感慨很深,流露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很有开宗立派的气象。
    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二号代表人物,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一书是他晚年与弟子共同编纂而成的,凡七篇,各篇又再分上下两部分。其中心思想是性善论与仁政论。与《论语》相似,此书仍为语录体,各篇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一篇之内的各则也没有什么联系;不同之处则在比较长,对话比较多,文章的风格比较统一。此书旧有后汉赵岐注,在《十三经注疏》中。又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清人焦循《孟子正义》,近人杨伯峻《孟子译注》最便初学。
    《论语》中也有对话,但分量只占三分之一,而单人语录则占三分之二;《孟子》里对话要多得多,这样就便于使问题的讨论走向深入。例如《论语》中有“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述而》)只提出论点,没有展开;而《孟子·告子下》中则有详细的讨论,说明为什么“人皆可为尧舜”。《万章》篇几乎全是辩论。《滕文公上》许行章、《公孙丑上》四十不动心章、《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章等,都是洋洋大篇,与专题论文相近。
    孟子以雄辩著称,曾经自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文章极有气势,充满感情色彩。孟子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同情,对执政者的贪婪残暴非常愤慨,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明确地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孟子》行文铺张扬厉,喜欢用排偶句有关,锋芒毕露,痛快淋漓,时露尖刻,咄咄逼人;他又长于譬喻,多用寓言。据李炳英《孟子文选》统计,在全书261章中有93章用了159个比喻。著名的如形容老百姓希望得到明君为“大旱之望云霓”,形容手段与目的之背离为“缘木求鱼”,形容见小不见大为“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形容取重弃轻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此等等。书中的寓言有20多则,大抵简洁明快而不失优美动人,著名的如揠苗助长(《公孙丑上》)、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等等,后来都成了成语。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特别重视,专门挑出来加以发挥和强调。《大学》旧说是孔子的高足弟子曾参写的,以“仁爱之道”为中心,提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为三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条目——这样,关于道德修养的途径、方法、目的都讲到了。《中庸》旧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写的,其中集中发挥孔子的中庸论,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则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承认世界上有矛盾,主张用“致中和”的办法防止激化,采取非对抗的恰当的方法来处理,从而达到平衡与和谐,无过无不及,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中庸》里讲的这一“心法”既是儒家的道德信条和人生准则,也是处理所有问题的总原则和基本方法。现在有《大学中庸译注》(王文锦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一书,可作为入门的读本。
    《三字经》里有一段专讲“四书”:“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这样的顺口溜很容易记住,是编得好的。
    朱自清先生说:
    这四种书到了朱子(熹)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程颐、程颢)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穿起来了。
    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讲洒扫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领会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经典常谈·“四书”》,《朱自清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2页)
    现在如欲了解儒家的“道统”,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约还是最合适的读物;而朱自清先生这本《经典常谈》,则是至今最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之一,此书除了收入全集者外,还有多种单行本。最近《中华读书报》正在连载“怎样读经典”,各篇都说得非常简明扼要,也可以好好学习和参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